冀教版三年級品德與社會上冊教案全集
學生:(略)
老師:家人為什么都喜歡她呢?大家討論一下,然后說一說。
學生:(略)
老師:小紅在家里,幫助家人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用這種方式表達了對家人的愛,這種做法好嗎?
學生:(略)
老師:我們在家又是怎么做的呢?你是用什么方式來表達對家人的愛呢?
學生:(略)
(讓同學們欣賞視頻“我愛爸爸媽媽”、“媽媽洗腳”;圖片“幫媽媽扇扇子”、“照顧媽媽”、“遞上一杯茶”;給同學們講文本資源中的故事“黃香為父扇席溫被”等。)
老師:用這些方式是表達對家人的愛,孝親敬長也是愛家人的表現。(過渡)
三、孝親敬長(板書)
老師:下面大家拿出一張紙,寫出你爸爸媽媽的生日是哪一天?
學生:(略)
老師:可以看到,大部分同學能夠記住爸爸媽媽的生日,大家回去可以問問自己的父母,他們是否能記住你的生日?上次,爸爸媽媽過生日時,你是怎么做的呢?
學生:(略)
老師:我們來看看下面這位同學小雨是怎么做的?大家打開課本第二十六頁,我們來看一看,然后說一說。
學生:(略)
老師:小雨為什么自己做起了家務呢?為什么用自己的零花錢給爸爸買生日蛋糕呢?大家討論一下,然后說一說。
學生:(略)
老師:這些都表現了小雨是個孝親敬長得好孩子,當然孝親敬長的表達方式有好多,這需要我們自己去想,去做。大家下面想一想:以后你會怎么做呢?大家討論一下,然后說一說。
學生:(略)
(讓同學們欣賞視頻“小烏鴉愛媽媽”;圖片“幫媽媽捶背”、“給媽媽洗腳”;還可講文本資源中“我為家庭添歡樂”的故事。)
老師:我希望大家以后能夠做一個尊敬、關心、孝敬父母長輩的好孩子,大家能不能呢?
學生:(略)
【課堂小結】
通過這節課的學習,大家體會到了家庭成員之間的親情,懂得了應該尊敬、關心、孝敬父母長輩,還明白了應該以什么樣的方式表達對家人的愛。
第二課 我是家庭一員
學習目標
(一)知識目標
1.了解家庭的主要情況,知道自己是家庭中的一員,懂得承擔家務勞動是自己的責任。
2.了解什么是健康的生活方式,怎樣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二)能力目標
教育學生懂得為家人分憂,注重培養自己的生活自理能力,主動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事,養成愛勞動的好習慣。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1.熟悉并了解自己的家庭及家庭中的每一位成員,愿意為父母分擔辛苦和家務,關心家長,愿意參加家務勞動;當好父母的小幫手,盡到一個家庭小成員的責任。
2.知道良好的生活習慣的重要和自覺糾正自己不良的生活習慣,培養對自己生命負責任的態度以及勤儉節約的美德。
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
教育學生懂得為家人分憂;引導學生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教學難點
使學生愿意為父母分擔辛苦和家務以及明白怎樣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學習準備
1.教師首先要了解學生的各種各樣的家庭情況,特別是特殊的家庭情況,以便做個別指導。
2.學生向家中長輩了解家庭的情況,如:了解家族成員,父輩、祖輩等家人生日,家鄉的故事與傳說;記錄家務勞動的內容,拍攝一些家務勞動的照片,或家庭大掃除前后變化的照片等;一張家庭勞動記錄卡,資料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