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教版六年級品德與社會下冊全冊教案3
信奉伊斯蘭教的國家忌諱用豬作為商標。
交際上的忌諱
拉丁美洲國家最忌諱送人手帕,因為手帕和眼淚連在一起,那是不祥之物。阿拉伯國家,一忌初次見面就送禮;二忌用酒類作禮品;三忌見面問及父母、愛人及子女的事。毛里求斯人忌別人摸自己的手,見面時只要點頭示意就行了。把裝飾有菊花的禮物送給日本人,送禮者會被認為放肆。因為菊花是日本天皇的象征,不可濫用。切勿送小刀給拉丁美洲人,否則對方以為要和他絕交。
各國風土人情
在國際交往中,常常會接觸到許多不同國家的人以及他們的風俗習慣,如果對有關世界各國的風土人情加以了解,就會在交往中避免許多尷尬和誤解。
以下分地區加以介紹:
1、歐洲:
歐洲與美國的禮俗有許多是相同的,但相對來說,歐洲人比美國人保守,因而對禮節更加注重。在美國一些被認為稍有失禮的舉止(如嚼口香糖、手插在口袋里談話、腿隨便地蹺在家具上、拍后背等等),歐洲人則認為是極端的惡習。歐洲人稱呼對方避免直呼其名而省略其姓,要在長期交往后才能這樣做。一些有學位和學術頭銜的人,希望你在稱呼他們時 , 冠之以這些頭銜,以示尊敬。除了歐洲的南部和東部地區,握手是標準的問候形式,但那只是輕輕地一碰,絕不像美國人那樣,握手時胳膊上下擺動,甚至帶動肩膀,在所有的商務會晤及大多數的私人交往中互換名片從禮儀上講,是非常必要的。另外約會必須準時,在北歐國家尤其如此,在飯桌上抽煙是令人生厭的,即使要抽也要等到上酒或咖啡的時候。送禮物最好是鮮花,它既適當又受歡迎。在衣著上,在辦公室、飯店及大街上仍有很多人穿西服,婦女在工作單位及在講究衣著的飯店里,不穿長褲,只著裙裝。
英國:在交往中,情感極少得到表露,禮節受到極端的重視。人們見面稱呼時,即使在熟人之間,大多數頭銜也要被冠在名字的前面。最好的辦法是先聽別人是怎樣稱呼你的,然后仿之以稱呼別人。交談時,不要說有關君主制的閑話,也不要談宗教。不能以 “ 你是干什么的 ” 做為談論的開始,那被認為是個人私事,不宜進行討論。
法國:法國人一般比較拘泥于形式并且很保守,當地人對其他人所說的話語總持挑剔態度,在法國赴約要準時,不然會被認為是缺乏禮貌的表現。法國人極少上門作客,除非是在主人的盛情之下,如果去別人家作客,要為女主人帶一些花或巧克力之類的小禮品,以示你的謝意。在法國,平時談話時不要以個人、政治或錢作為話題,那樣會引起別人的反感。
意大利:意大利人在路上見面一般是握手或簡單打個招呼,稱呼大學畢業生要加上他們通用的頭銜。進行商業會晤要提前安排,但不一定準時,因為在社會活動中,準時并不被認為是意大利人的美德。意大利人熱情好客,如果你被人邀請,則不能拒絕,那樣做是不禮貌的。午餐在一天中是最豐盛的一餐,時間一般持續兩三個小時,在意大利,互相贈送商務性禮物也是很普遍的。意大利人交談的話題一般有足球、家庭事務、公司事務以及當地新聞等,避免談美式足球和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