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思想品德上冊知識要點(人教版)
提示:⑴甲同學說話禮貌、態度親和、舉止文雅;乙同學說話盛氣凌人、態度生硬、舉止粗魯。 ⑵甲同學行為給售貨員的是尊重、友好、與人為善的感受;乙同學給售貨員的是傲慢、輕視、冷淡 的感受,給她造成心理的傷害。甲同學的行為使自己與售貨員的交往目的順利實現;乙同學的行為 妨礙了與售貨員的交往,為交往目的的實現設置了障礙。 6.⑴這個客人為什么會感到慚愧?⑵服務員的微笑服務給我們什么啟發?(見教材第80 頁) 提示:⑴這個客人為自己的無知和對服務員的無禮而感到慚愧。⑵服務員的微笑服務,不只是 言行的彬彬有禮,更是內心對客人的尊重和寬容;不只是順利交往的“見面禮” ,更是消除障礙的 “潤滑劑” 。 7.你怎樣看待以下節日的禮儀習俗?(見教材第 87 頁) 春節的傳統習俗:掃塵、貼春聯、貼福字、貼年畫、守歲、放鞭炮等。評價:有利于生活衛生, 能營造溫馨、喜慶、祥和的節日氣氛,鞏固發展親情、友情。端午節的傳統習俗:吃粽子、喝雄黃 酒、賽龍舟。評價:激發人們愛國、愛家的情懷,推動開展積極向上的文體活動。中秋節的傳統習 俗:賞月、吃月餅。評價:中秋夜晚,皓月當空,秋風送爽。全家人聚在一起,賞月、吃月餅,以 寄托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對遠方親人的思念。 8.假如你遇到下列情形,你會怎樣做?為什么?⑴你有一本好資料,同學向你借⑵。期中考試前, 學習非常緊張,有同學經常讓你給他解答問題。班干部要改選,你也想參加競選。 (見教材第 91 頁) 提示:⑴將數學復習用書借給同學,同時要求他閱讀完及時歸還。這樣,不僅滿足了同學的需 求,不影響自己的學習使用,而且還可以將同學確定為競爭對手,激發自己的潛能,提高自己的學 習水平。⑵耐心解答同學的問題。因為自己從中不僅可以復習知識,還可以發現學習中的疑問,更 能及時的幫助同學,建立和發展良好的同學關系。我會積極準備參加班干部競選。這樣,既能培養 自己敢于競爭的品質,又能在競選過程中學習其他同學的長處,取長補短,完善自己。 9.⑴劉國梁和孔令輝是怎樣對待競爭的?對你有什么啟示?⑵比賽必然傷和氣嗎?⑶怎樣才能既 不傷和氣,又達到比賽目的?(見教材第 92 頁) 提示:⑴劉國梁和孔令輝相信自己,敢于競爭,歡迎對方超越自己。同時他們又能保持良好的 競爭心態,勝不驕,敗不餒,積極合作。啟示:良好的競爭意識是公平競爭和友好合作的必要前提。 ⑵比賽不一定傷和氣。比賽傷不傷和氣,主要取決于比賽雙方的心態和修養。⑶只有保持良好的心 態,消除不良競爭意識,在競爭中本著公平競爭的原則遵守道德法律,才能做到既不傷和氣,又達 到比賽的目的。 10.⑴湯姆幫助競爭對手的結果是什么?⑵談談合作的重要性。 (見教材第 93 頁) 提示:⑴湯姆把自己的優良品種分給鄰居,避免了優良品種的退化,更有利于自己贏得南瓜大 賽的勝利。⑵社會生活中,誰都不可能脫離集體而單獨存在,因為個人的力量畢竟是有限的。我們 只有與他人合作,才能有面對困難的勇氣和戰勝困難的力量,達到個人和群體之間共同的目的。 11.⑴八 5 班同學在合作中競爭的成功經驗,對你有什么啟發?⑵我們在創建優秀班集體的過程中, 如何處理同學間的競爭關系?(見教材第 96 頁) 提示:⑴只有正確對待彼此之間的競爭,加強合作交流,才能取長補短、共同進步⑵。要善于 發現其他同學身上的優點,尊重對手,虛心向對手學習,這樣才能在合作中互幫互學,互相提高。 12.⑴請你為在試驗中取得成功出主意。 ⑵這個試驗對我們有什么啟發?(見教材第 97 頁) 提示:⑴參與試驗的四位被試者按照事先確定的次序將各人手中的紙圓錐迅速拉出即可成功。 ⑵只有在合作中競爭,競爭中合作,才能使合作的各方獲得成功。 13.⑴張英的家人和鄰居為什么會轉變態度?⑵寬容為什么有如此大的力量?(見教材第 101 頁) 提示:⑴因為張英的寬容和大度感化和影響了自己的家人,而張英家人的 寬容和大度又感化 和影響了鄰居。⑵因為寬容包含著理解,有了理解,就會有諒解和同情。多一份理解,就少一分誤 解,少一分怨恨,多一份融洽。寬容能使對方從中吸取教訓,重新審視自己的行為,寬容能使自己 遠離煩惱、仇視,體驗心靈的安寧和滿足。善于寬容,利人利己。 14.⑴小培為什么要向小亮道歉?⑵小亮處理問題的方式對你有什么啟發?(見教材第103 頁) 提示:⑴因為小培誤解了小亮。⑵在生活中,當我們受到別人的誤解,我們應真誠的寬容別人 的過失,寬厚待人,與人為善。同時,對別人的“對不起”也要真誠的接納。15.(見教材第103---104 頁) 提示:雙方大吵大鬧,甚至大打出手,嚴重影響公共汽車上的秩序。 一方真誠的道歉感化了 另一方,雙方互相寬容。 缺乏文明意識,不懂得互相寬容和諒解,應該受到批評和譴責。行為文 明,有良好的道德修養,善于諒解和寬容,值得我們學習。⑴⑵⑵⑶⑷???? 16.(見教材 106 頁) ⑴同學疏遠小喬的主要原因是什么?⑵想得到別人的關照,應該如何對待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