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鄉的變化真大呀》教學案例
(3)錄像:老房子和新大樓
錄像展示:黃石現在還有一片老城區,那里的老房子特別有韻味,聽奶奶說,他們原來就住在那樣的房子里,特別小,光線也不充足,但是現在,我們家已經搬到了頤陽花苑,小區環境好,房子又高又漂亮,墻壁上貼著閃光的瓷磚,我的房間和奶奶的房間隔廳相望,爸爸媽媽的臥室后面是廚房,每天放學回家后,那里都會發出誘人的飯香。小區里還有健身廣場,可以讓我們去鍛煉身體。
(三)變化的利弊
1、從同學的交流中,大家都感受到了身邊變化的可喜,的確,我們的周圍變化得美麗、富饒了。但是,有人說:“變化也給我們帶來了一些煩惱。汽車多了,空氣差了;樓房多了,綠地少了……”(課件出示)
2、你們同意這種說法嗎?我們來辯論一下:
家鄉的變化是不是也給我們帶來了煩惱?(課件出示)
正方:家鄉的變化是給我們帶來了煩惱。
反方:家鄉的變化不是給我們帶來煩惱。
3、學生辯論。
通過剛才同學們精彩的辯論,我們知道,家鄉在發展變化過程中,帶給我們許許多多的便利,叫人欣喜,催人振奮;同時我們也看到,家鄉在變化過程中也給我們一些不利的因素,叫人憂慮,令人遺憾。那么怎么樣把那些不利的因素轉化為有利的資源,使我們的家鄉更加完美呢?這個問題要靠我們全體同學去努力啊。你能想想辦法嗎?
(四)出謀劃策
為了讓我們身邊又有可喜的變化,但是又消除一些不利因素,我們應該怎么做呢?學生們各抒己見,想到“無車日”,種植盆栽,提倡出門步行或乘坐公交車,呼吁工廠不排放污水等等。
(五)課外延伸
布置作業:以小組為單位,班級內成立“監督小隊”,以我們身邊的“衣”、“食”、“住”、“行”為切入點,在自己身邊發現這些變化給人們帶來的弊端,糾正人們的錯誤做法。
六、教學反思
1、以兒童的現實生活作為基點重組教材
本課教材主要是基于學生的生活展開的,學生的生活是豐富多彩和動態進行的,本課內容以現實為背景,因此,在實施本課教學時,我將學生的現實生活作為教學的出發點,讓學生到自己的“身邊”去尋找“變化”,教師在這一過程中充當的只是一個輔助作用。
2、關注學生言行的有效延續
本課的教學目標是學生能用辯證的觀點來看待家鄉的變化真大呀,并不一味地沉浸在變化的可喜中,同時也要看到變化所帶給人們的煩惱和破壞,在課堂中想出種種對策后,如何在課后有效地實施才是改變現實的最好對策,因此在課堂結束時布置“監督小隊”的任務,目的也是為了讓學生在日后的言行種透露著這堂課留下的痕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