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第六周教育活動方案
2. 看照片,講講自己小時候的事情:
(1) 教師挑選幾張父母照顧孩子的照片,如:喂寶寶吃奶、幫寶寶換尿布、哄寶寶睡覺、扶著寶寶學走路等,請幼兒講講父母是怎樣把自己養大的。
3. 夸父母,感謝爸爸媽媽:
——“你覺得爸爸媽媽辛苦嗎?”
“現在我們長大了,應該怎樣關心和感謝爸爸媽媽呢?”
活動二:
名稱:五官歌(音樂游戲)
活動目標:
1.熟悉音樂旋律,能配合音樂指認五官的位置。
2.學習有節奏地唱準歌曲,喜歡和老師一起做音樂問答游戲。
活動重點:知道自己的長大離不開父母。
活動難點:知道旋律,能唱準歌曲。
活動準備:
1.音樂錄音磁帶。
2.請一名大班幼兒與教師配合對唱并表演。
活動過程:
1.復習游戲,聽口令指五官:
(1)教師即興說出五官的名稱,并不斷地變換口令,逐步加快速度,幼兒聽完口令立即用手指點五官,如:教師說“眼睛”,幼兒就用手指自己的眼睛。
2. 幼兒欣賞教師和大班幼兒表演的游戲:
(1)在音樂的伴奏下,教師和大班幼兒合作表演游戲:
——“我們現在做的游戲和剛才大家一起做的游戲一樣嗎?哪里不一樣?”
(2)再次欣賞表演,幼兒拍打節奏。
3. 幼兒學習音樂游戲:
(1)請全班幼兒跟著大班幼兒和教師對唱,邊唱邊拍手,手口同步。
(2) 師生一起做音樂游戲,唱到“在這里”時,用手指點五官的位置。
(3)提醒幼兒注意唱準3 3 2 2 | 1- -‖
活動三:
圖書室
組織幼兒去圖書室,告訴幼兒圖書應一頁一頁的翻。
下午活動一:
兒歌:拉大鋸
活動目標:
1、 運用聽說有游戲的方式學習兒歌,并發準“j、x的音。
2、感受與同伴合作的快樂。
活動準備:
事先與配班教師進行兩人合作的拉大鋸游戲:(第一、二句)手拉手前后晃動身體,(第三句)用手指著對方,(第四句)拍手。
活動過程:
1、教師表演,引導幼兒整體感知兒歌。
兩位教師手拉手表演“拉大鋸”,邊隨著節奏朗誦兒歌(三遍)。
引導幼兒為進行表演的教師鼓掌叫好,邊拍手邊自然地跟著朗誦兒歌。
教師:老師玩了什么游戲?好玩嗎?在姥姥家門前干了什么?
2、通過自然模仿學習兒歌。
引導幼兒與身邊的同伴結伴,邊玩“拉大鋸”游戲邊念兒歌。
引導幼兒與身邊的同伴坐在地上結伴,邊玩“拉大鋸”游戲邊念兒歌。
3、換詞仿編兒歌。
引導幼兒將兒歌中的“姥姥”改成自己喜歡的“爺爺、奶奶”等詞,再次在快樂中游戲,念兒歌。
幼兒來到外面的場地上,兩兩結伴邊做游戲邊念兒歌。
兒歌:
拉大鋸
拉大鋸,扯大鋸;
姥姥家門前唱大戲。
你也去,我也去;
大家一起去看戲。
活動二:
草坪游戲:吹泡泡
要求幼兒能和同伴相互合作,正確傾聽教師的指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