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第六周教育活動方案
周五
晨間活動:室內:桌面玩具(小木珠)
室外: 推小車、跳圈、飛碟
晨會:教育幼兒要勤剪指甲、勤洗頭。
上午活動:
名稱:
五只猴子蹦蹦跳
活動目標:1.體驗手指游戲的快樂。
2.鍛煉手眼協調能力。
活動重點:體驗游戲的快樂。
活動難點:能模仿并學會手指游戲。
活動準備:幼兒用書《五只猴子蹦蹦跳》。
活動過程:
1. 教師演示:
——“今天我們來做一個有趣的手指游戲,名字叫《五只猴子蹦蹦跳》”。
教師邊念兒歌邊演示。
2. 學說兒歌:
(1)幼兒跟著念兒歌。
(2)模仿老師做手指游戲。
(3)教師來回地在幼兒中邊觀察邊指導。
附:兒歌
五只猴子蹦蹦跳
五只猴子蹦蹦跳,
一直猴子摔一跤,撲通,
還剩幾只?
四只猴子蹦蹦跳,
兩只猴子摔一跤,撲通,
還剩幾只?
兩只猴子蹦蹦跳,
兩只猴子摔一跤,撲通,
還剩幾只?
活動三:
科學發現室
組織幼兒去科學發現室,告訴幼兒要愛護里面的玩具,不損壞。
下午活動一:
健康:臉上的朋友
活動目標:1、知道每個人的臉上都有眼、耳、口、鼻等器官。
2、能根據指令迅速指出眼、耳、口、鼻、頭等部位。
3、積極游戲,愿意關心自己的身體。
活動準備:1、每位幼兒一面小鏡子。
2、教師手繪五官圖。(活動前遮蓋五官)
活動過程:1、教師和幼兒共同玩游戲“鼻子、鼻子、眼睛”。
教師:請小朋友和我一起玩個游戲,名稱叫做“鼻子、鼻子、眼睛”。
教師說明游戲的玩法:游戲開始時,教師念“鼻子、鼻子”時,食指點在自己的鼻子上,當說到最后“眼睛”時,手指在換成點指相應的部位。教師可以將“眼睛”換成其他部位。
教師和幼兒共同游戲,教師注意觀察幼兒所指的部位是否正確。
2、教師和幼兒共同觀察面部,說出大致的形狀。
教師:你們剛才點指的部位都在哪里呢?請小朋友們拿鏡子照照我們的小臉,看看臉上都有些什么?
教師啟發幼兒用鏡子著著自己的五官,說出它們的名稱。幼兒每說出一種,教師便和幼兒一起看看、摸摸。
3、出示五官圖,引導幼兒討論五官的位置。
教師:在這個圓圓的臉上少了什么?它應該在什么地方?
幼兒每說出一種,教師便出示相應器官的圖片,放在臉譜上。
教師和幼兒以欣賞兒歌做小結。
兒歌:
五官歌
小小鼻子本領大,長在臉的最中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