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桃子教學設計
師:同樣多、一樣的、分平了都是一個意思,在數學王國里還有一個詞語叫做平均分。這樣分很公平,每只小猴都分到了4個桃子。我們看看小猴會怎樣?(課件顯示:每只小猴子抱著4個桃子,高興得跳起來。)
(二)把18個桃子分給三只小猴,每只小猴分到的同樣多。
1、導入:兩只猴把分給自己的4個桃子高高興興地領回去了,別的猴子可著急了。我們接著把剩下的兩堆桃子分一分吧!
2、分一分,體會分法的多樣化:
師: 18個桃子要分給聞訊趕來的3只猴子(課件出示),怎么分才能讓3只小猴都滿意,為什么?(同樣多)現在請同學們用小木棒來代替桃子,分一分。組長扮演孫悟空分桃子,其他3名同學扮演小猴。
學生小組合作動手分一分,師巡視,并作個別指導。
師:哪個組愿意上來分一分?(四人小組走上講臺, 孫悟空扮演者負責分,向同學介紹分的方法。)
總結:平均分的時候有很多方法。
(三)把12個桃子平均分給四只小猴。
1、導入:猴哥三抱著桃子蹦蹦跳跳地走開了。又來了四只小猴眼巴巴地瞅著最后一堆桃兒。
2、圈一圈,平分桃子。
師:剛才大家用小棒代替桃來分。如果一時找不到小棒或其他實物代替桃,怎么辦?其實,大家還有一個本領--畫圖。現在,請每位同學都在本子上畫12個小圓圈代表12個桃兒,然后試一試能不能用圈一圈的方法來表示分桃的過程及結果。
(獨立思考,并匯報各種畫法。)第一種畫法:
把桃子4個圈在一起,,也就是每只猴子都能從圈里分到一個桃子,圈了三次,一共得到3個桃。
第二種畫法:
把桃子3個圈在一起,因為有12個桃,我們有4只小猴,想到乘法口訣,“三四十二”,所以每只小猴一次就能分3個桃。
師給予表揚。
評析:
教學方式方法有創造性,靈活多樣,符合孩子們的認知特點,能面向全體學生,做到因材施教,能夠激發和調動學生的學習欲望,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課堂活動中來。
三、實踐與運用
(一)拼奧運五環形
(放flash動漫:福娃盼奧運)出示五環旗。
師:誰認識這是什么標志?(奧運會會旗)2008年北京奧運會剛剛閉幕。我國奧運健兒取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績。高興嗎?這是我們每個中國人的驕傲和自豪。
師:我們再來看奧運會會旗,它是由幾個圓環組成的?老師這有一些圓環,讓我們把它們拼成奧運五環吧。
出示習題: 可以拼成()個。學生獨立完成,集體反饋。
(二) 分筷子(數學書33頁第一題)
師:我們學會了“平均分”,其實在日常生活中經常能找到好多“平均分”的問題。出示有()雙筷子。
師:這里有幾雙筷子呢?要想很快知道有幾雙筷子,你用什么方法?(學生獨立做,集體訂正。)
(三)整理鉛筆
(課件顯示:擺放雜亂的14枝鉛筆及2個鉛筆盒。)看著這些擺放亂七八糟的鉛筆,你有什么想法?(把它們收起來,放進鉛筆盒。)
師:我們平時就應該養成這樣的好習慣。那么,平均每盒放幾枝呢?你們能解決這個問題嗎?請用你喜歡的方法試一試。(學生獨立做,集體反饋。)
(四) 課件出示33頁第5題:
師:小明家有一個美麗的小花園,一天早晨,花園里飛來了一群勤勞的小蜜蜂,快來數一數,一共多少只小蜜蜂?(16只)后來飛走了一半,一半是幾只?還剩幾只呢?(8只)飛走的和剩下的(師生齊)一樣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