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向與位置——看望老人》教學設計、反思及評析
〖教學目標〗
1. 在知道地圖上方向的基礎上,學會看簡單的路線圖,發展空間觀念。
2.體驗數學與現實生活的密切聯系,滲透尊敬老人的傳統美德教育。
〖教材分析〗
本節課是教材第五單元“方向與位置”中的第3課時,是在學生學會辨認東、南、西、北四個方向,知道地圖上方向的基礎上,學會看簡單的路線圖,進一步鞏固看圖辨認方向的知識。使學生學會看簡單的路線圖是本節課的重點,也是難點。突破此重難點的關鍵是教師不要把這部分內容作為知識點講給學生,而要為學生創設現實的活動情境,讓學生在親自體驗中理解和認識。
〖學校及學生狀況分析〗
二年級學生用上、下、左、右、前、后描述物體的相對位置是比較容易的,但要正確辨認現實生活中東、南、西、北這四個方向,會看簡單的路線圖對他們來說則具有一定難度。因此,教學時要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和認知特點設計與學生生活密切聯系的活動情境,為學生提供思考與合作交流的空間,增加探索、體驗的機會,讓學生在生動具體的情境中認識和理解知識。
〖課堂實錄〗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師:(出示課文情境圖) 星期天,小紅、小剛和小明三位樂于助人的好同學相約去敬老院看望老人。瞧,他們都已經從自己家里出發了。請同學們看看圖,動動腦筋想一想,他們要怎么走才能到達敬老院?
(二)合作交流,自主探究
師:請同學們認真觀察,看一看,想一想小紅、小明、小剛怎么走才能到達敬老院? 獨立完成書上的“填一填”,并在小組內進行交流。(教師巡視指導。)
師:哪個小組選代表匯報一下你們組的完成情況?
生1:小紅向西走60米到敬老院。
生2:小明向北走20米,再向東走50米到敬老院。
生3:小剛向西走30米,再向北走50米到敬老院。
師:剛才的“填一填”同學們完成得很不錯,下面請同學們分小組再說幾個問題:
(1)誰家離敬老院最遠?誰家離敬老院最近?
(2)看望老人后他們怎樣才能回到自己的家?
師:同學們在小組里說得很認真,現在我們全班交流。
生4:小剛家離敬老院最遠,要先走30米,再走50米,一共80米。小紅家離敬老院最近,才60米。
生5:看望老人后,小紅向東走60米就能到家。
生6:小剛先向南走50米,再向東走30米就能回家。
生7:出了敬老院后門,小明要先向西走50米,再向南走20米才能到家。
師:同學們都很聰明,替小紅、小明、小剛找到了回家的路線,接下來我們的同學也來親自走一走。
(在教室里選擇幾個不同的位置,請同學從自己的座位走到指定位置,并說一說走的方向和走了幾步。)
(三)拓展知識,應用鞏固
1. 做第62頁練一練的第1題(屏幕出示題目及圖)。
師:從圖上可知道每一小段路的距離是多少?
生: 10米。
師:你能找到游樂場的位置嗎?按要求填在書上。
(用實物投影儀展示學生標的情況。)
師:你是怎樣找到游樂場位置的?
生:商場的東面也就是商場的右面,所以往右數6格就找到游樂場的位置了。
師:如果在商場西面20米的地方建一個停車廠,你們能用○標出它的位置嗎?
(學生獨立完成,教師用投影儀展示學生標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