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桃子》教學設計
師小結:剛才這幾個小朋友的分法各不相同,有的是一個一個的分、有的是兩個兩個的分,還有的是每只猴子先分1個桃子,再分3個桃子。不管怎么分,都是把8個桃子分給兩只猴子,每只猴子分到4個桃子。
師:猴媽媽覺得小朋友分得太公平了,就按這樣的方法分給2只小猴子,小猴子又有什么反應呢?
3、課件展示(三):兩只小猴子每人分4個桃子,都非常的開心。
師:它們為什么會都很高興呢?
生:兩只猴子分的同樣多,這樣分很公平。
老師隨機板書:
同樣多、一樣多。
【設計意圖:體會平均分與隨意分的區別,感受平均分的必要性。在這里,老師學生已經感受到了平均分的分法,就是每份分的一樣多、同樣多。】
三、創設小猴子請客的情境,感受平均分的過程、方法和含義。(15分鐘左右)
活動一:小貓分魚
1、師:小猴子吃到了桃子非常的開心,邀請小貓來做客,并且準備了又肥又鮮的小魚。小猴子接受了分桃子的教訓,要給每只小貓分的小魚同樣多。(課件顯示:4只小貓和12條小魚,學生觀察并理解圖意。)請小朋友和它們一起來分小魚。
小組活動要求:把12條小魚分給4只小貓,怎樣分每只小貓得到的魚是同樣多的呢?先獨立思考,然后在小組內交流一下如何分的同樣多,在合作動手去分魚!完成后請一小組上臺來展示。
【設計意圖:學生活動是為教學來服務的,是教學的一個手段,為了克服為活動而活動的形式,必須設計有任務的學習活動,對于二年級的學生來說,活動任務明確,活動過程中目標指向性就強,完成任務的效率就高。】
2、展示學生分的過程和結果,這里可以給學生一個選擇,可以用卡片展示分的過程和結果,如果電腦操作熟練的小組可以在電腦上演示。
這里在匯報的時候,可能出現多種分法,如一條一條的分、兩條的分,還有的可能是三條三條的分。還有可能會運用乘法口訣:三四十二來進行平均分(這時應該表揚,用乘法口訣只用一次就完成任務了,分的真夠快的)
【設計意圖:在學生匯報的時候,需要演示,可以是小組的一名代表,也可以是兩個小組成員,一個操作,一個解說。這是培養學生的小組合作意識的一個良好機會。】
4、小結:像這樣每只小猴子分的桃一樣多、每只小貓分的魚同樣多,這種分的方法就叫——平均分。也就是說:把一些物體,每份分的同樣多,就是平均分。
【設計意圖:在學生經歷了平均分的過程后,就可以幫助學生進一步明確:把一些物體,每份分的同樣多,就是平均分。完成由操作經驗到表象認識的過渡。】
5、聯系生活,舉例說說平均分。
【設計意圖:讓學生舉例說說那些分法是平均分,加強學生對平均分的理解!】
活動二:小狗分骨頭
好客的小猴把小狗也請來了!
1、課件顯示:三只小狗和排列整齊的18根骨頭。
師:有多少根骨頭?
生:橫著數每排有9根骨頭,有2排,我們可以用乘法計算,二九十八,一共18根骨頭。
師:誰來說一說這次小猴要把18根骨頭怎樣分給3只小狗?
生:把18根骨頭平均分給3只小狗。
師:18根骨頭平均分給3只小狗,每只小狗分到幾根骨頭?請同學們在課本32頁的最下面,用自己喜歡的方法來表示平均分的過程。
2、學生動手分骨頭,并在小組內交流是如何平均分的。
3、展示學生平均分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