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桃子》教學設計
【設計意圖:這是一個獨立活動,對于分法不做統一要求,可以是用小棒代替、可以用畫圈、連線的方法,這是繼前兩個操作活動的提升,一個自我提高運用的活動,目的考察學生能否運用平均分的最佳方法來分物體】
4、小結:讓學生說說自己所理解的平均分。
【設計意圖:通過對于平均分的三次活動的體驗,讓學生用語言表達出來對于平均分的理解,培養學生的語言歸納、總結的能力。這里不做很高要求,只要能說出“平均分就是每份分地“一樣多、同樣多”就可以。】
四、解決問題。(10分鐘左右)
師:今天同學們收獲特別多,在幫助小動物們解決問題的同時,學會了平均分東西,你們真能干!老師這兒也有一些問題(分筷子、分鉛筆、分氣球、組五環圖),你們愿意幫助我解決這些問題嗎?看一看都有哪些問題呢?
課件課本33頁:試一試。
要求:用圈一圈、連一連、或利用學具分一分,自己選擇方法,獨立完成1、2、3題結果。
學生獨立做,后匯報。
經歷分東西的過程,并動手填寫內容解決簡單的問題。(注意提醒學生看清楚練習的要求)
【設計意圖:讓學生進一步體會平均分的過程】
【可以用課件演示。】
單獨出示:把9個氣球分給4個小朋友,平均每人分到幾個,還剩幾個?
先放手給學生獨立去完成,在引導學生剩下的1個氣球還能再分嗎?為什么?引導學生發現有余數的除法問題)
【設計意圖:教師設計“把9個氣球分給4個小朋友”的活動,有意識地打破了學生的思維定式,促使學生深入思考,進而提高了用數學的能力。同時也為學習有余數的除法做了鋪墊】
五、總結。(3分鐘左右)
這節課你有什么收獲?學會了哪些內容?
這節課中,你覺得自己表現最出色的是什么地方?
在學習過程中,你碰到過困難嗎?你是如何對待的?
【設計意圖:讓學生來談一下收獲,可以培養學生的歸納總結能力。在課的末尾讓學生來評價學生,培養學生去欣賞別人的意識。】
六、應用與實踐。同學們學的真棒,回家有爸爸、媽媽做一些平均分東西的游戲。
【設計意圖:把課堂的內容延伸到課外,能更好的鞏固學習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