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級數學上冊期末知識點整理人教版
一、長度單位(米和厘米)和角
1、認識厘米和米,體會它們的實際意義。初步建立1厘米、1米的長度觀念。知道1米=100厘米。
測量較短物體通常用厘米作單位,較長物體通常用米作單位。
2、會用刻度尺量物體的長度(限整厘米)。從0刻度開始的(0-5是5厘米),以及從中間刻度開始的(1-5是4厘米)。
測量時:把尺的“0”刻度對準物體的左端,再看物體的右端對這幾,對著幾就是幾厘米。
3、認識線段(特點:直的,兩個端點,長度一定,),會用刻度尺量和畫線段的長度(限整厘米)。畫線段時要注意最后寫上線段的長度。
4、初步認識角,并且能夠辨認。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稱(一個頂點,兩條邊),會正確畫角。角的畫法:從一個點起,用尺子向不同的方向畫兩條邊,就畫成一個角。
5、認識直角,會畫直角標記。會用三角板判斷一個角是不是直角,會用三角板畫直角(課本41頁圖例)。
6、知道:一個角的大小與邊的長短無關。只和兩條邊張開的寬度有關。
二、100以內的筆算加法和減法
1、不進位加法和進位加法
用豎式計算兩位數加法時: ①相同數位對齊,加號寫在下面的數前面。
②從個位加起。③如果個位滿10,向十位進1。
2、不退位減法和退位減法
用豎式計算兩位數減法時: ①相同數位對齊,減號寫在下面的數前面。
②從個位減起。③如果個位不夠減,從十位退1當10再減,計算時十位要記得減去退掉的1。
注意筆算時的書寫,橫線要用尺子,應用題里面盡量從演草紙或者卷子的算式旁邊列豎式計算,如果是口算出得數的,檢查的時候也一定要用筆算檢驗。務必保證要筆算得結果。
3、“多幾”、“少幾”的應用
(1)在具體情境中,理解“比某數多幾或少幾”的實際問題。
(2)能正確列式解決相應的實際問題。
求“一個已知數”比“另一個已知數”多多少、少多少?用減法計算,用“比”字兩邊的較大數減去較小數。
多幾、少幾已經知道的問題,求未知數時,未知數比誰少幾,就用誰減去幾;未知數比誰多幾,就用誰加上幾。
4、加減法的估算
方法:四舍五入,個位小于5的少看,個位等于或大于5的多看,看成最為接近的整十或整百數。
注:當問題里出現“大約”兩個字時,就需要估算。
三、表內乘法
1、乘法的初步認識
(1)體會學習乘法的必要性。初步體會乘法運算的意義,體會乘法和加法之間的聯系與區別。乘法是加法的簡便運算。
乘法是求幾個相同加數的和的簡便運算。
(2)會把相同加數的連加算式改寫為乘法算式,知道讀法(2×3讀作2乘3)、寫法(相同加數×個數或個數×相同加數都可以),知道乘法表示幾個幾相加(一定要結合圖意來看是幾個幾),知道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稱及含義(因數×因數=積)。加法寫成乘法時,加法的和與乘法的積相同。
2、乘法口訣
熟記所有乘法口訣(單句背誦也要熟練,對口訣即可)。乘法口訣是計算乘法的基礎,要求熟練的運用乘法口訣進行計算。在復習時既要注意全面,同時要注意有所側重,如7-9的乘法口訣,數目較大,可多做練習。
3、解決問題
(1)看圖,寫乘加、乘減算式時:
乘加:先把相同的部分用乘法表示,再加上不相同的部分。
乘減:先把每一份都算成相同的,寫成乘法,然后再把多算進去的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