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級《6的乘法口訣》教案和反思(通用4篇)
二年級《6的乘法口訣》教案和反思 篇1
教學目標 :
1.理解每一句6的乘法口訣的意義,初步熟記6的乘法口訣,能用乘法口訣進行簡單計算。
2. 通過觀察、分析6的乘法口訣,初步培養學生發現簡單規律的能力。
3. 讓學生在具體情境中感受乘法口訣形成的過程。能通過合作、交流編制乘法口訣,且能利用乘法口訣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4. 通過編制乘法口訣,初步學會運用類推的方法學習新知識,并養成合作、交流的學習習慣。
教學重點 :理解6的乘法口訣的意義及在交流、合作中整理口訣的過程。
教學難點 :對口訣的記憶;在解答問題時,學會分析數量關系。
課前準備 :口算題卡
教學過程: 一、 創設情境。
1. 課前留用六塊三角形拼圖的作業,展示作品。其中,有六人貼的是小魚。今天,我們就來學習《6的乘法口訣》
二、編寫口訣:
1. 貼黑板上,一幅圖是幾塊三角形?二副圖呢?……六幅呢?將結果填在書上格子里。
2. 說一說你是怎么填的。
3. 一格表示一個6,你能用乘法算式表示嗎?2格表示多少?你能用乘法算式表示嗎?3格、6格呢?在書上寫算式。
4.看著算式編口訣,寫書上。
三、 記憶口訣:1. 仔細觀察6的乘法口訣,你發現了什么?
(1) 乘法算式中的兩個因數是口訣前2個數,積是最后一個數。
。2) 兩個因數,小的在前面。
(3) 口訣從“一六”開始,第一個數字每次增加1。
(4) 提問:為什么會相差6?相鄰兩句口訣得數相差幾?
2. 讀一讀6的乘法口訣,并記一記。
3. 師生問答,同桌問答。(對口令游戲)
五、 鞏固提高
1.書上做一做,練習題十四。
2.數螞蟻游戲。
查閱了很多教學資料,又參考了 趙啟泰老師講解的有關《7的乘法口訣》一課的教學流程的安排,制定了“教師在課堂中組織指導學生同伴互助、自主管理的研究”展示課題后,我在“校課題實驗教師展示課”大賽中,比較成功地執教了《6的乘法口訣》。
本節課中,我主要采用了拼、看、填、式、編、背、用七個教學流程。主要是讓學生用六個三角形獨立在家拼出美麗的圖案,——在課堂上展示給大家看。從中選出了六條小魚圖,讓同學們看著圖填表格!獙砀窠Y果,寫算式——看乘法算式編口訣——看口訣填算式——對口令、背口訣——利用口訣作計算、數螞蟻。我開展三次同伴互助學習的過程,分別在寫算式、編口訣和背口訣。基本實現了我課題研究的目標:孩子正在學會自主管理自己的學習。
這個既是精心設計又是意外出現的上課形式體現了以下優點:
1、教師根據學生的特點對教材進行了創造,將拼擺作為作業提前留回家完成,既節省了課上時間,又發散了學生的思維,引起了學生濃厚的興趣。
2、課堂給了學生一個寬廣的發散思維的空間,讓學生在同伴互助中合作編口訣、背口訣,從而發現每一句口訣的含義。而且,還將練習題變成了數螞蟻的游戲,孩子在“一只螞蟻六條腿,兩只螞蟻十二條腿……”的游戲中,提高口訣的應用和記憶,達到了“寓教于樂”的效果!
3、在設計上,有些環節設計的跨度比較大,能讓學生大膽猜想,使學生能主動地去發現、探索、體驗,在能力的培養上取得了較大的收獲。知識的獲得完全依靠學生,主體地位比較突出,同時也注意到學生的觀察和學習方法的培養,如口訣幾句等,很好的體現了課改的新理念。師生之間的親和力也比較強。
本課中也存在以下問題:
1、要更有效開展“教師在課堂中組織指導學生同伴互助、自主管理的研究”課題,教師的評價語言要到位。本節課中,在編口訣和背口訣的同桌互相交流中,教師的評價語言欠缺,沒有提到調控作用。
2、擺小棒的活動,進行的效果不強。課上只讓學生拼擺兩個由六個小棒拼出的圖案,然后同桌互看共四個,相繼說出口訣。只練習了一六、二六和四六三句口訣,完全可以更多一些。
二年級《6的乘法口訣》教案和反思 篇2
新課程改革最根本的是要求教師改變課堂教學形式,就數學學科而言,就是要變傳統的計算應用教學為一種新型的數學教育。施瓦布:“如果讓學生學習科學的方法,那么有什么學習比能過積極地投入到探究過程中去更好呢?”因此我在沒計時力求改變原有單一,被動的學習方式,建構和形成有利于發揮學生主體性的多樣化的學習方式,促進學生主動地,富有個性的學習。比如:在小組合作交流時,通過動手擺一擺(骰子),數一數,算一算的形式,得到6的乘法口訣,充分體現了學生的主動的學生。真正地讓每一位學生參與整個學習過程中。讓學生"學會"學習,就像蜜蜂那樣去尋找花源,會采集、會釀蜜。
2、變換形式,保持學生興趣
心理學研究表明:小學兒童的有意注意時間很短。無意注意占優勢。根據這一特征,要想在整個法動中保持學習興趣,就不能只以單一形式進行,不然就會把剛剛點燃的興趣火花給熄滅了,因此,引導學生進行組際之間的競爭比賽,利用"智力大比拼"的形式,通過學生與學生之間,學生與老師之間的提問、回答。滿足了學生的表現欲,培養了學生的競爭,團結意識,其實學生挑戰誰提出問題,這些問題正是這節課所要解決的重點,這也是我設計這一環節的用心良苦之所在。在練習階段又以“找朋友”游戲活躍課堂,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把所學的知識得以加深,鞏固落實運用。
3、轉換教師的角色
在課堂中我努力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以高漲的熱情投入數學學習過程中,改變以往的交流形式,形成生生,師生互動的交流、發展過程。本著以學生為主體的理念,創設了更多的機會,讓更多的學生展示自我,給學生更多的鼓勵,欣賞學生的成果。培養了學生的主體意識,競爭意識。同時在整個教學活動中,更重要的是我關注了他們在活動中表現出來的情感態度。看學生是否能積極投入合作交流過程中,想了沒有,參與了沒有,能否從數學角度去提問題,思考問題。
二年級《6的乘法口訣》教案和反思 篇3
1、6的乘法口訣是學生已經掌握了1——5的乘法口訣,多數學生能熟練背誦的基礎上教學的,因此在設計時從學生現有的知識水平出發,先讓學生自由地說出6的乘法口訣,或者讓學生根據以前的經驗進行猜測。
2、放手讓學生獨立探究,自由驗證,課標指出,有效的學習方法應讓學生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當學生得出6的乘法口訣后,讓學生自由的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進行探究,驗證,尊重了學生的個性,激發了學生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同時,通過讓學生發現6的乘法口訣特點,培養學生觀察,概括,交流等數學能力。
3、設計多層的練習,為讓學生熟練地掌握6的乘法口訣,我在教學中設計了不同層次的練習,通過對口令,小袋鼠跳遠,小組游戲等練習,將幾種記憶方法進行歸納與表演,以求更好的掌握,同時,通過讓學生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體驗學習數學的價值。
二年級《6的乘法口訣》教案和反思 篇4
一、“備教材”,尤其要“備學生”。
新課標強調:數學教學應以人為本,要讓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學生,作為學習的主體,是一個個發展中的人,并不能把他們看成一張白紙,應在尊重他們已有的認知基礎上,引導經歷知識發生、發展的過程。在本課的教學中,重點是讓學生理解口訣的得來,熟記并能靈活運用。起初的精心預設,在課堂實境中卻出人意料:很多孩子都會背6的乘法口訣。怎么辦?如果按部就班,沒有必要。此時需要透過表面看本質,了解學生每句口訣的含義,恰到好處地利用個別優秀學生的回答,引導學生通過學具操作從真正意義上理解口訣的得來,同時也為后續學習奠定了有利的基礎。課堂教學并不等同于機械兌現教案,它可以是個因意外收獲而出彩的地方!
二、課堂中教師應勇于“讓位”給學生!
新的課程標準強調:學生是數學學習的主人,教師是數學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與合作者。為此教師應改變“一言堂”的講課方式,要勇敢地讓位,把課堂還給學生,把學習主動權交給學生。課中,在與學生的共同探索中,并不是把知識講給學生,而是注意引導學生一起觀察口訣,探求口訣的奧秘。從而發現了“幾的口訣就有幾句”“是幾的口訣,第二個字就是幾”等諸多的規律,并相互質疑、啟發著。緊接著,鼓勵學生運用已發現的口訣規律嘗試著編7、8、9的乘法口訣,這里,努力以最少的知識去喚起學生最多的思考與探索,以自己的思維去探索,以自己的眼睛去發現,用自己的語言去交流。這才能算是教師真正地讓位!這樣的課堂才是鮮活的有生命力的課堂!
三、教師要努力為學生提供展示的舞臺。
從心理學的角度來看:每一個人在內心深處都強烈渴望著被欣賞、被發現。小學生更是如此。在課伊始時,老師剛說:今天我們學習6的乘法口訣。話音未落,便有孩子迫不及待地背誦了,如果教師因課前預設而制止,那么教育只成了紙上談兵。這一切都要在最大程度上滿足孩子們的心理需要,為他們的自我展示和認可提供安全愉悅的空間,才能使課堂成為一個有魅力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