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B Unit 4 In the park 第五課時
activity 2 (repetition)1、教學輔助(aids)錄音機 2.活動過程(process)stepscontentsmethodspurpose1the rhyme 全體學生跟著錄音機學兒歌。通過仿說來學習兒歌,使學生養成良好的模仿習慣。2the rhyme 全體學生邊念兒歌邊配合兒歌內容做一些相應的動作表演,看看誰做得最好。給兒歌配以動作,增強學生對兒歌內容的理解。3the rhyme 由個別學生扮演兒歌中的小動物,其他學生為他們配上兒歌。改變枯燥乏味的機械性的模仿形式,增加兒歌朗誦的趣味性,同時也使學生在體驗中慢慢習得語言。 activity 3 (game)活動過程 (process)stepscontentsmethodspurpose1the rhyme 全體學生齊念歌曲。熟悉兒歌內容,為接下來的游戲奠定基礎。2the rhyme 采取學生接龍的形式,即由學生念一句或幾句,再由接到教師拋出小道具的學生接著念,隨后繼續拋出道具,繼續接龍。培養學生集中注意力的好習慣,增加兒歌學習的趣味性。 在學生學會兒歌的基礎上,通過創設情景,自編兒歌等形式,加深學生對兒歌內容的了解,并使學生的語言創造能力得到良好的發展。 activity 4 (making a new rhyme)1、教學輔助(aids)1)電腦(2b-u4-14)2)屏幕 2、活動過程 (process)stepscontentsmethodspurpose1the rhyme 教師在電腦屏幕呈現不同的動物,它們做著不同的動作,讓學生自己先試著對兒歌中的內容進行改變,形成新的兒歌。通過改編兒歌,讓學生創造性的運用語言,同時也激發學生的主觀能動性。2the rhyme 教師讓學生通過小組討論的形式將兒歌中的動物或動作進行改編,形成新兒歌,并以小組形式進行表演。 學生通過小組的形式表演各自的兒歌,既使新舊知識融會貫通,同時也培養學生之間的團隊合作意識。 activity 5 (competition)1、教學輔助(aids)錄音機 2、活動過程 (process)stepscontentsmethodspurpose1the rhyme 教師將男女學生分為兩個組進行競賽。全體學生隨著節拍重復背誦兒歌,并傳遞手中的物品。將游戲融入兒歌的學習中,增加趣味性。2the rhyme 教師若將音樂節拍停下,學生則停止背誦兒歌,手中接到物品的學生必須回答教師的提問,如what can you do? what can a monkey do? 在類似“擊鼓傳花”的游戲中,學生既能熟練背誦兒歌,又能鞏固復習已學的語言。同時游戲的趣味性還能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3the rhyme 隨著游戲的進行,學生可以取代教師的提問角色。 充分發揮學生的學習主體性。 activity 6 (writing)1、教學輔助(aids)圖片,紙,實物投影儀 2、活動過程 (process)stepscontentsmethodspurpose1the rhyme學生集體背誦兒歌,教師請學生將兒歌中的動物及與之相對應的動作找出,并示范用其中的一個動物說一段話。將兒歌轉化為語段的訓練,培養學生語言組織的能力。2the rhyme學生小組討論,選取小詩中的一個或兩個動物,利用其外貌及動作,模仿范例試著說一段話。 通過合作學習的方式,將語言知識系統地掌握。3the rhyme學生們將自己準備好的語段,在班中進行交流。 為學生搭建展示自己的舞臺,使生生間信息互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