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個兒子
為人子,方少時,孝與親,所當執
七.拓展內容,課外延伸
1.讀課外故事《烏鴉愛媽媽》,談談感受。(由于時間不允許,未交流)
2.總結:課外也可以收集一些古今中外孝敬父母的故事,細細閱讀,相信能給你們很多的啟發。老師希望我們班的小朋友都做一個孝敬父母的孩子。
(此時,鈴聲響了。)
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內容,學習從語言文字中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2、體會出孩子應該成為父母分擔生活重擔的道理。
3、正確、流利的朗讀課文。
4、能將課文變成簡單的課本劇表演出來。
教學重點、難點 理解老爺爺的話。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
你在家里為父母做了哪些事?有什么感受?
二、自讀課文。
三、確定自己的學習目標和方案
1、師生共同制定學習目標——將課文變成簡單的課本劇表演。
2、師生共同研究教學方法,制定學習、續演的方案。
1)理解課文,體會老爺爺的話,說說自己的感受。
2)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3)能根據課文情節、環境、人物的言、行、情等進行合理想像。
4)場景中的布置、人員的安排。
5)表演中,組員如何默契配合,靈活應變。
3、匯集意見,篩選、確定方案。
四、根據學習方案自學課文
1、自由讀課文,將課文讀正確、流利地讀出來。
2、根據“閱讀提示”中的要求,邊讀邊思考,并將不明白的地方打上標記。
3、小組討論交流,老師巡視,相機點撥。
4、全班匯報交流學習情況,由學生質疑,教師組織討論交流。
5、小結。
6、有感情的朗誦課文。
五、將課文編成簡單的課本劇表演。
1、小組討論。
1)根據課文情節、環境、人物的言、行、情等進行合理想象。
2)確定自己所扮演的角色。
3)設計場景的布置。
2、各小組演練,教師巡視,相機點撥。
3、課本劇表演。
4、互評互議。
六、課后拓展
將這個故事講給別人聽。
這是一篇閱讀課文。
第一自然段至第六自然段主要寫三個媽媽在井邊打水,一個老爺爺坐在旁邊的石頭上休息。兩個媽媽都夸耀自己的兒子如何好,另一個媽媽什么也沒說。她認為自己的兒子沒有什么特別的地方。
第七自然段至第十三自然段主要寫三個媽媽拎著很重的一桶水回家,這時她們的兒子迎面跑了過來。只有第三個孩子跑到媽媽跟前,接過媽媽手里沉甸甸的水桶。老爺爺說:“只看見一個兒子。”
這篇課文向我們展現的是母親與兒子之間的情感,認識到作為孩子應該關心父母、體貼父母。
1.教育學生認識到要關心父母、體貼父母。
2.理解課文內容,明白老爺爺說話的意思。
3.培養學生思維想象力。
第一課時
一、揭示課題。
1.教師說:三個媽媽拎著很重的一桶水回家,這時她們的三個兒子迎面跑了過來。同學們想想三個兒子會有什么表現呢?
2.板書課題。
二、指導自學。
1.輕聲讀課文,讀準字音。
2.畫出不理解的詞,查字典或聯系上下文理解詞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