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個兒子
讀音方面注意“躁”是平舌音;“拎”是前鼻音;“晃”是多音字,在本課讀第四聲;“甸”在“沉甸甸”一詞中應讀一聲。
可出示帶生字的詞句,檢查學生識字的情況。如:
(1)嗓子、晃蕩、沉甸甸、拎著水桶
(2)我的兒子既聰明又有力氣,誰也比不過他。
2.寫字指導。
(1)寫正確。
本課要寫的字中有些容易寫錯,特別是諸多的“點”,最容易被忽視。如,“拎”字最后一筆(點),“桶”字右上的一點,“膊”字右上的點,都容易漏寫。“蕩”字也是易寫錯的字,學生往往寫成左右結構,指導時應特別強調。
(2)寫美觀。
寫“桶”字時,右上的“橫撇、點”不宜大;“晃”字中間的橫不能太長,下面的撇、豎彎鉤要寫舒展。寫好“停”字的關鍵是寫好右邊,右邊部件多,要寫緊湊,口盡量扁,給下邊的禿寶蓋和“丁”字留出位置。“膊、蕩”二字筆畫多,不容易寫好,要加強范寫指導。
(二)朗讀感悟
本文內容淺顯易懂,人物對話多。不同的人說話的語氣不同,表達的意思不同,表達的盡情也不同。因此可按“閱讀欣賞的形式”來學習本文,培養聽讀欣賞的能力。
1.聽全文錄音,想一想,為什么老爺爺說他只看見一個兒子?
2.聽課文第二、三、六自然段的朗讀。
(1)三個媽媽分別是怎樣說自己的兒子的?在聽朗讀的同時做上記號。
前兩個媽媽說話時很得意,讀時語速稍快,語調稍高。
第三個媽媽說話很平淡,讀時語調平穩。
(2)自由模仿朗讀。
(3)請三位同學分雖讀一讀三個媽媽的話,注意讀出不同的語氣。
3.聽課文第八至十一自然段的朗讀,說一說,三個兒子見到自己的媽媽在提水時,分別是怎樣做的?讀時語氣應有什么區別?
4.聽課文最后兩個自然段的朗讀,想一想,老爺爺為什么說他只看見一個兒子。正確讀出老爺爺說話的語氣。
5.分大組朗讀并評價。
(1)請一半的學生跟著錄音讀一遍課文,另一半學生仔細聽,指出哪些句子讀得好,哪些句子需要改進。
(2)兩組交換朗讀,并互相評價。
6.集體朗讀全文,請老師配上音樂,老師評價應該改進的地方。
7.指名朗讀課文。
8.讀了課文,你懂得了什么?寫一篇日記。
(三)積累運用
1.你一言我一語。
你一定會打電話吧!請你把下面對話補充完整,再實踐一下,看看你填的對話合適嗎?要注意說話的語氣。
小強:“喂,你好!小華在家嗎?” 小華:“____”
小強:“我是小強。” 小華:“____”
小強:“____” 小華:“____”
2.完成課后“讀讀說說”的練習。
練習說話時,應允許學生使用“個”、“只”以外的量詞。
(四)實踐活動
分角色表演本課的故事。
四、教學設計舉例
片斷:朗讀感悟
(一)自讀課文,讀準確,讀通順
借助拼音力爭將課文讀正確,讀通順。
(二)內讀書,樸素幫助
1.一個一個地讀,相互學習,相互指正。
2.分角色讀課文。
(三)自讀自悟
思考問題:文中出現了三個兒子,為什么老爺爺說只看見一個兒子?
(四)合作學習,交流討論
(五)進入角色,感情朗讀
1.用自豪的語氣讀前兩位媽媽的話,感受母親無私、無我的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