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亮起來了》教學案例
生:我給大家讀一讀。
生:我找到了幾個好詞,“煥然一新”、“絢麗多彩”、“五光十色”。
生:為什么說這里是“不夜城”呢?
【此環節的設計,調動學生的各種感官,讓學生在看(看圖片、看屏幕)、讀(讀課文)、畫(畫出好詞好句)、問(問你有什么不懂的地方)、說(當小導游說一說)、寫(抄寫詞語)之中學得輕松自如。】
二、設問導讀,合作釋疑
師:是啊!長安街亮起來了!打開書,找到這個自然段,讀一讀。
學生自由朗讀。
師:誰來讀一讀?
一位學生讀。
師:他讀得怎么樣?
生:他讀得很響亮。
生:他有些字音沒有讀準。
師:你來試試!
生(讀):
師:你覺得自己讀得怎么樣?
生:還可以,挺有感情的。
師:我們學習他的優點一起來讀。
(想讀的站起來讀。)
學生讀第二自然段。
師:剛才我們朗讀了這個自然段,你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嗎?
生:什么叫“華燈高照”?師:誰來幫助他?
生:……
師:對,光華燦爛的燈高高地照射著路面就是“華燈高照”。(演示課件。)
生:老師,我不明白“金碧輝煌”的意思。
師:老師這兒就有一組圖片,看過以后你就明白了。
(演示課件)你明白了嗎?
生:哦,“金碧輝煌”指很華麗,很耀眼的意思。
師:我們理解了這些詞語后再讀,一定能讀得更好!讓我們有感情地朗讀,再次體會長安街的美!
【葉圣陶先生說:“語言文字的訓練,我以為最重要的是訓練語感。”中央教科所張田若先生說:“語文課講得多,分析得多是國際通病。閱讀教學第一是讀,第二是讀,第三還是讀。”本節課中,教師以讀帶講、讓學生在讀中感受首都北京燦爛迷人的夜景。整堂課上,教師讓學生全方位地讀書,設計了個人讀、引讀、齊讀、賽讀,小組讀,男、女同學分別讀,感悟后讀等,讓學生在讀中自解、自悟,在讀中發現美,欣賞美,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
三、拓展導創,實踐創新
師:我們今天游覽了北京,收獲可真大呀!當我們盡興而歸,返回家,正好也是夜幕降臨,華燈初上的時候,(播放光盤)你認識這些地方嗎?
學生興奮地七嘴八舌地說出看到的景物。
師:你能贊美一下我們的家鄉廟灘嗎?
生:谷城真美呀!愿做谷城人,不愿做神仙!
師:要是能用上黑板上面這些詞語來贊美就更好了!
生:西大街被五光十色的彩燈裝點得光彩閃閃,十分動人。
……
師:課后,我們還可以仿照《北京亮起來了》這一課,寫一寫家鄉谷城的夜景。
師:北京亮起來了,谷城也亮起來了,祖國還有許許多多的地方都亮起來了!2008年,北京以嶄新的面貌出現在我們眼前,北京的明天將會更加美好!
教學反思
1、本課的教學設計是建立在讓學生自主、探究、合作學習的基礎上的,從學生質疑到教師的擇疑、控疑,再到師生合作釋疑,整個教學流程均體現了以學生為主體。
2、為了體現“為了每一位學生的發展”的新理念,教學時,教師在注重了將尊重、鼓勵、微笑帶進教師,為學生的學習營造和諧的、輕松的、愉快的學習心境,反映了教師角色和教學行為的重大轉變。
3、本節課重視教學手段的轉變,注重了情感價值的體驗。教師充分利用現代信息媒體,播放北京美麗的夜景,以活動的形式為學生的交際提供場所,以增加學生的文化積累,豐富他們的知識。同時教師努力為學生提供開放的教學空間,通過讓學生看一看、讀一讀、畫一畫、問一問、說一說、寫一寫、夸一夸中體驗自主、合作、探究學習的感受。最后教師還結合美麗的家鄉的變化,讓學生也學著課文夸夸谷城。聯系實際,展望未來,使學生熱愛北京、熱愛家鄉的美好感情自然地流露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