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忘的潑水節》教學設計
3、“傣族人民是怎樣歡迎周總理”的?重點抓住人們動作的詞語體會。
“趕來”可以換成“走來”嗎?為什么?
你從“一串串”“一條條”感受到了什么?
4、指導朗讀:
重點抓住“歡呼”一詞體會傣族人民激動、高興的心情。難點是讀好最后一句:“周總理來了!”關鍵是在讀前面幾句話時做好聲音和感情的鋪墊,讀最后這句歡呼的話,感情要充沛,聲音要自然,語氣、語調可以根據自己的理解體現出個性。
四、練習
1、填量詞:
一( )花炮 一( )龍船 一( )花瓣 一( )象腳鼓
2、找樣子寫詞語:
一串串 火紅火紅
五、寫字
1、學習“恩、壽、鳳、凰、龍、度”六個字:
本課要寫的字中有四個字是新認的(恩、壽、鳳、凰)。這四個字中,“鳳凰”二字比較難寫,可作重點指導:
⑴ 都是半包圍結構。
⑵ 第一筆一定要寫成豎撇,這是寫好這類字的關鍵;第二筆是“橫折彎鉤”的彎形寫法,要注意指導。
⑶ “鳳”字內是“又”,要和“風”區分字形。此外,還應注意“恩”與“思”的區別。
2、學生觀察臨摹,練習書寫。
3、教師巡視,根據書寫實際相機指導。
4、學生互相評價打等級。
5、寫得不滿意的字可以再寫幾個,直到自己滿意為止。
延時評價更易于調動學生寫好字的積極性。
第二課時
〖切入舉偶〗
一、導入
1、認讀生字卡片。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一至三自然段。
二、讀思
學習四五自然段:
1、默讀課文,畫出自己認為寫得美的語句。
2、小組合作,互相交流讀書的收獲。
三、交流
1、周總理身穿對襟白褂,咖啡色長褲,頭上包著一條水紅色的頭巾,笑容滿面地來到人群中:
⑴ 結合課文插圖,理解“笑容滿面”。
(態度和藹可親,尊重傣族人民的風俗習慣)
⑵ 想像周總理會對人們說些什么?
2、他接過一只象腳鼓,敲著歡樂的鼓點,踩著鳳凰花鋪成的“地毯”,同傣族人民一起跳舞。
⑴ 抓住表示動作的詞語體會總理與傣族人民的情誼。
⑵ 你能用表示動作的詞語寫一句話嗎?
3、周總理一手端著盛滿清水的銀碗,一手拿著柏樹枝蘸了水,向人們潑灑,為人們祝福。傣族人民一邊歡呼,一邊向總理潑水,祝福他健康長壽。
⑴ 總理怎樣潑水?向傣族人民祝福什么?
⑵ 傣族人民怎樣潑水?向總理祝福什么?
⑶ 練習說話:“一手……一手” 、“一邊一……邊”
抓住重點詞語深入思考,適時想象,使學生感受到總理的平易近人、與傣族人民心連心的情誼。
四、朗讀
1、齊讀最后三個自然段,思考:周總理和人們為什么那么開心?為什么說1961年的潑水節令人難忘?
2、指導讀:
練習讀──范讀──分組讀──競賽讀──齊讀。
文章結尾是全文的高潮,要滿懷深情地朗讀,讀出無比幸福、難以忘懷的情感。再如,讀結尾幾個感嘆句,情緒要激動,但不能只是提高聲音,要虛實結合,讀出陶醉在幸福中的感覺。
五、實踐
1、查找、搜集周總理的圖片、故事。
2、用學習伙伴的話,引導學生了解我國的民族節日和民間習俗、開個小小介紹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