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忘的潑水節》教學設計
總教學目的:
1、學會“歷、度、敬、趕、駛、串、祝、貴、閉”9個字,會認“鳳、凰、族、瓣、毯、載、康、壽、盛、碗”10個字。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3、了解周總理和傣族人民是怎么過潑水節的,感悟傣族人民和周總理一起過潑水節的幸福和快樂,體會周總理和傣族人民的深厚情誼。
教學重難點:1、學會課后田字格中的9個生字,書寫正確、規范。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3、引導學生入情入境,讀中感悟,了解周總理和傣族人民一起過潑水節的情景,體會周總理和傣族人民的深厚感情。
第一課時:1、學習生字,會讀、會寫。
2、學習課文第一和第二自然段
第二課時:1、復習生字
2、學習課文3至8自然段。正確流利的朗讀課文,了解周總理和傣族人民是怎么過潑水節的,感悟傣族人民和周總理一起過潑水節的幸福和快樂,體會周總理和傣族人民的深厚情誼。
教學過程:
一、導入課文 復習生字
1、今天,我們繼續來學習這篇課文《難忘的潑水節》深情的齊讀課題
2、指名讀課文,說說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
3、復習生字
出示①潑水節、傣族、周恩來、鳳凰花、咖啡、衣襟、柏樹( 指名讀、開火車讀)
②出示:敲 、踩、 端、 蘸、 潑、灑(齊讀)你發現了什么?
③敲 ( )踩( ) 端( )蘸( ) 潑( )灑( )
4、通過上一節課的學習,每到傣歷6、7月份,火紅火紅的鳳凰花盛開的時候,傣族的男女老少都穿著節日的盛裝,端著清水,慶祝自己一年一度最喜歡的節日——潑水節。根據傣家的習慣俗,這一天,人們要互相潑水以表示對他人真誠美好的祝福。(水潑在身上越多表示對他人的祝福越真誠!)
5、現在讓我們一起去感受一下;(錄像)2、學生暢所欲言:“潑水節給你留下什么印象?”
6、1961年4月,周恩來總理來到西雙版納,正遇傣族一年一度的新年。那一年的潑水節,那是傣族兒女難以忘懷的日子,讓我們跟著時光老人一起回到1961年的潑水節,來聽聽傣族兒女的心聲吧!請同學們一起讀!”
7、出示;“多么幸福哇,1961年的潑水節!多么令人難忘啊,1961年的潑水節! 指導朗讀
今天讓我們走進這難忘的一天,去感受一回那幸福的時刻。
二、學習課文第三自然段
1、請同學們自由讀三自然段
當傣族人民知道周總理要來和他們一起過潑水節時,他們用哪些方式來迎接周總理的?
1、自由說
2、出示句子:(1、那天早晨,人們敲起象腳鼓,從四面八方趕來了。2、為了歡迎周總理,人們在地上撒滿了鳳凰花的花瓣,好像鋪上鮮紅的地毯。3、一條條龍船駛過江面,一串串花炮升上天空。4、人們歡呼著:“周總理來了!”)
3、指名讀歡呼一句(周總理來了!)問:就你一個人在歡呼!(很多人)
指導讀:歡呼話語。評價?(高興、激動)(全班起立盡情的歡呼一次)
4、課文中還有哪個句子告訴我們人很多?①出示句子:那天早晨,人們敲起象腳鼓,從四面八方趕來了。
②四面八方:說明人們是從各個不同的地方。趕來:說明人們的心情很急切。)
③指導朗讀
5、在這個迎接的場面上,除了人多,還有什么多?(花多)、船多、花炮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