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手做做看》的教學設計
(三)品讀感悟,深化主題
新課標提倡學生自讀自悟,但學生理解不到位的老師要適時點撥。為了實施體現教學的三維目標,做到重點突出,難點突破,我將教學過程組成一個有機整體。將教學目標和教學重點分散到兩個大部分中,第一部分圍繞朗志萬提出的問題,從幾個小朋友不同的表現著手,第二部分抓住伊麗娜的情緒變化,以人物對話為切入點。以課文內容為中心有序地引導學生自讀,主動探究,朗讀感悟。并運用討論交流評價等手段隨著情節的發展相機落實各項目標,解決難點,突破重點。
閱讀是學生的個性行為,充分地讀是感悟的基礎,在此我引導學生自主讀書,主動探究,“伊麗娜為什么生氣了?伊麗娜為什么又笑了”?明確伊麗娜情緒波動的原因。在學生回答的基礎上,使學生明白善意的哄騙能激發孩子動手操作的欲望。讓學生充分地讀書,與文本對話,鼓勵他們在空白處寫出自已的體會,同時引導學生練讀科學家的話,了解科學家這樣做的用意,讓學生懂得在生活和學習中要善于質疑,凡事注重實踐,不迷信權威。
(四)讀寫結合,積累延伸
在學生讀文感悟的基礎上,我引導學生學會思考,把讀、思、說、寫結合起來,要求學生在讀中思,想好說,說好寫,培養學生良好的說寫習慣,同時,我布置學生在課外收集名人名言,將學習活動延伸到課外,拓展學習空間,鍛煉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
五、板書
板書是一種形象的無聲的書面語言,是教師指導學生學路的縮影,依據本課的教學思路,我設計如下板書。
不會 金魚圖
朗志萬------
漫出 水杯圖
鼓勵 (伊琳娜生氣頭像)
(伊琳娜頭像) 13.動手做做看
(伊琳娜高興頭像)
(金魚放入杯中,水漫出圖)
總之,在教學過程中,我始終注意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通過自主、探究、合作學習來主動發現問題、分析問題、進而解決問題,實現師生互動,通過這樣的教學實踐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我深深地認識到作為一名合格的教師不僅要交給學生知識,更重要的是培養學生良好的語文素養和學習習慣,讓學生學會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