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手做做看》(通用16篇)
《動手做做看》 篇1
課題:13、動手做做看
授課時間:2003年3月9日
教學目標:
1、會認10個字,會寫9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故事的趣味,并從故事中受到啟發。
3、喚起不迷信權威、不輕信盲從、勇于實踐的意識。
重點難點:
1、重點:認字、寫字、朗讀課文。
2、難點:課文的感情朗讀、喚起不迷信權威、不輕信盲從、勇于實踐的意識。
教學方法:自主探究識字、小組合作檢查、朗讀感悟
教學準備:投影儀、卡片、圖片、古箏曲。
教學流程:
第一課時
一、激qing導趣。
1、同學們,你們遇到問題是怎么辦的?
。ㄉ杂砂l言)板書:動手做做看
2、就課題提問。
伊琳娜(出示生字卡片,隨即學生字)。
教師個案:
1、直接揭題。
2、設疑:
、磐ㄟ^預習你知道課文主要寫了誰?他們之間有什么區別?
板書:朗志萬和伊琳娜
他們之間的不同學生可能會說年齡大小,引導學生說出身份的不同。
⑵什么樣的人才能叫科學家?
有學問的科學家跟伊琳娜會發生故事呢?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畫生字新詞。
2、找出小朗志萬說的話,做上記號。
三、學習生字。
1、抽讀:開火車認讀生字卡片(必須快速記準字音),舉手搶答組詞。
2、齊讀:去拼音讀(平翹舌、前后鼻音拼讀一遍,連讀三遍)。
3、識字游戲:
a、將生字卡片發到守紀律的學生的手,師問:誰是。生答:我是x,。
b、開火車讀。
4、生互相交換識字經驗。
換偏旁識字:慢—漫篇—騙
偏旁歸類識字:哎、哄
利用形聲字特點識字:琳、娜
聯系學生生活識字:朗讀課文的“朗”謎語:士兵的心(志)
5、認讀新詞:
伊琳娜志氣問題提問提水浪漫朗讀哄騙起哄喝水騙人哄騙
6、寫字指導。
喝、哄:口要寫得高、小一點。
朗:左邊不是良。
提、題:兩個是的區別。
教師個案:
1、自學課文,畫出生字,多讀幾遍。
2、同桌互讀生字和課文。
3、檢查自學情況:
、耪f說你幫同桌糾正了哪個音。
板書這些生字,學生齊讀生字。
⑵識字游戲:①師說生字偏旁,學生猜字;學生說偏旁學生猜字。
②小兔開門游戲。
⑶認讀生字詞語。
4、寫字指導:
重點指導:“朗、喝、騙”字。
5、初步感知課文。
、耪n文講了朗志萬和伊琳娜的一件什么事?
、瞥鍪纠手救f的話:一個杯子裝滿……這是為什么?
讀一讀,你讀懂了什么?
教師可做以下引導:別的東西指什么?但是放什么水不會漫出來?
用句式“除了裝滿水的杯子放進其他東西,水都會”
⑶你對這個問題有什么疑問嗎?
四、生練寫生字。
第二課時
一、復習鞏固生字。
教師個案:
1、認讀詞語
2、板畫“杯子”和“金魚”,板書:水漫出來了
二、朗讀感悟。
1、“動手做做看”是誰給我們的建議?為什么要強調動手做做看。
2、結合交流以上問題,朗讀課文有關段落。
媽媽說:“不能光想,你動手做做看!
、僮x句子,體會“光”在句子中的意思。
、诜磸妥x句子,用它隨時提醒自己。
3、圍繞“哄騙”引發爭辯
①伊琳娜生氣地責怪朗志萬“哄騙”了我們,真的是“哄騙”嗎?
結合課文說說理由。
“你怎么可以提這樣的問題,來哄騙我們的小朋友呢?”
a、用恰當的語氣讀這句話。
b、結合上下文理解“哄騙”。
c、你能否換一種語氣說這句話?
、谠趯W生回答的基礎上,使學生明白善意的哄騙能激發孩子動手操作的欲望;不過也要謹防生活中惡意的哄騙,提醒學生正確區別對待。
教師個案:
1、你對這個問題有什么看法?
2、書上的小朋友是怎么說的?
學生讀有關句子,從他們的話里你知道這幾個小朋友同意朗志萬的觀點嗎?
板書:同意
3、你對他們的回答有什么看法?
4、伊琳娜是怎樣想的?
讀句子:伊琳娜覺得他們都沒說對,但自己又想不出道理來。
“他們”指的是誰?代進去讀一讀。
從這句話可以看出伊琳娜同意朗志萬的觀點嗎?板書:不同意
假如你就是伊琳娜你會有什么想法?
從伊琳娜不像其他小朋友人云亦云,可以看出她有什么樣的品質?
(要有自己的主見,不輕信盲從)
5、遇到問題,你是怎么做的?伊琳娜是怎么做的?
如:查資料、請教等等都是學習的好方法。
讀話:不能光想,自己動手做做看!
理解“光”字。
6、伊琳娜在動手做實驗中發現了什么?
出示杯子和金魚,讓學生上臺做實驗。
讀句子:哎呀,和朗志萬說的不一樣,水漫出來了。
7、互動:
此時此刻的伊琳娜會怎么想、老師當記者來采訪。
8、朗讀伊琳娜說的話:
您怎么可以提這樣的問題,來哄騙我們小朋友呢!
理解“哄騙”,多種形式讀。
9、朗志萬真的是哄騙嗎?說說自己的理由。
為什么他會笑?你從他的話里知道了什么道理?
10、伊琳娜為什么聽了他的話高興地笑了?她會對朗志萬說些什么?
教學名言:實踐出真理!
三、朗志萬的話,進行發散思維訓練。
1、我們要學習科學家的科學的態度和思維方式。
2、當我們對科學家的話有懷疑的時候,一定要想辦法證實一下。
教師個案:
三、總結課文。
1、分角色朗讀課文。
2、伊琳娜值得你學習嗎?為什么?你想對伊琳娜說些什么?
四、實踐活動。
1、讀童話故事《小馬過河》把讀后的感受告訴他人。
2、發現他人的過失,有禮貌的指出來。
教師個案:
收集名人名言。
板書設計: 動手做做看
為
變?——!
教師個案:
金魚圖其他小朋友(同意)
朗志萬水杯圖
水不會漫出來伊琳娜(不同意)水漫出來了
科學家的話不一定是對的,要動手做做看!
作業布置:搜集科學家的名言,想想對我們有什么的生活與學習有何指導意義。
課后反思:
小孩子的思維最容易被牽引,人云亦云的。比如我們老師上課提一些導向性的問題:“這張圖美嗎?”學生肯定會迎合你回答:“美——”!課程標準強調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鼓勵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以及提倡學生質疑問難。選入這樣的文章無疑是教育孩子做任何事要有主見,敢于質疑的好素材。如果我們教師只停留在“科學家的話也不一定是對的,要動手做做看”這個科學素養的培養定位上,顯然過于膚淺。所以我在教學這篇課文時,設計了“朗志萬和伊琳娜有什么區別”,旨在讓學生明白“朗志萬是科學家,他可以說是知識的權威!比缓缶o緊抓住“其他小朋友”和“伊琳娜”對待“朗志萬”提出的問題的不同態度,來引導學生感悟“伊琳娜”身上所發光的品質——那就是敢于向權威質疑,不輕信不盲從。讓學生感悟這道理就是要讓學生做一個生活的有心人。這也是動手做做看的前提,發明創造的關鍵!也是現在小孩所缺少的品質啊!我們天天喊著“尊重學生”,我們可以瀟灑地把課堂對學生拱手相讓,可以允許學生自選作業……然而,你可曾想到,往往是我們老師對教材沒有深層的處理,使我們的學生失去了一次提升素養的機會。
《動手做做看》 篇2
課題
13、動手做做看
教學目標
1、會認10個字,會寫9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故事的趣味,并從故事中受到啟發。
3、喚起不迷信權威、不輕信盲從、勇于實踐的意識。
重難點
1、 認字、寫字、朗讀課文。
2、 課文的感情朗讀、喚起不迷信權威、不輕信盲從、勇于實踐的意識。
教學過程
一、激情導趣。
1、同學們,你們遇到問題是怎么辦的?
。ㄉ杂砂l言)板書:動手做做看
2、就課題提問。
伊琳娜(出示生字卡片,隨即學生字)。
3、設疑:
、磐ㄟ^預習你知道課文主要寫了誰?他們之間有什么區別?
板書:朗志萬和伊琳娜
他們之間的不同學生可能會說年齡大小,引導學生說出身份的不同。
、剖裁礃拥娜瞬拍芙锌茖W家?
有學問的 科學家跟伊琳娜會發生故事呢?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三、學習生字。
1、抽讀:
2、齊讀:
3、生互相交換識字經驗。
4、認讀新詞:
伊琳娜 志氣 問題 提問 提水 浪漫 朗讀 哄騙 起哄 喝水 騙人 哄騙
5、寫字指導。
一、復習鞏固生字。
1、認讀詞語
2、板畫“杯子”和“金魚”,板書:水漫出來了
二、朗讀感悟。
1、“動手做做看”是誰給我們的建議?為什么要強調 動手做做看。
2、結合交流以上問題,朗讀課文有關段落。
媽媽說:“不能光想,你動手做做看!
、僮x句子,體會“光”在句子中的意思。
②反復讀句子,用它隨時提醒自己。
3、圍繞“哄騙”引發爭辯
①伊琳娜生氣地責怪朗志萬“哄騙”了我們,真的是“哄騙”嗎?
結合課文說說理由。
“你怎么可以提這樣的問題,來哄騙我們的小朋友呢?”
A、用恰當的語氣讀這句話。
B、結合上下文理解“哄騙”。
C、你能否換一種語氣說這句話?
、谠趯W生回答的基礎上,使學生明白善意的哄騙能激發孩子動手操作的欲望;不過也要謹防生活中惡意的哄騙,提醒學生正確區別對待。
教師個案:
1、你對這個問題有什么看法?
2、書上的小朋友是怎么說的?
學生讀有關句子,從他們的話里你知道這幾個小朋友同意朗志萬的觀點嗎?
板書:同意
3、你對他們的回答有什么看法?
4、伊琳娜是怎樣想的?
讀句子:伊琳娜覺得他們都沒說對,但自己又想不出道理來。
“他們”指的是誰?代進去讀一讀。
從這句話可以看出伊琳娜同意朗志萬的觀點嗎?板書:不同意
假如你就是伊琳娜你會有什么想法?
從伊琳娜不像其他小朋友人云亦云,可以看出她有什么樣的品質?
(要有自己的主見,不輕信盲從)
5、遇到問題,你是怎么做的?伊琳娜是怎么做的?
如:查資料、請教等等都是學習的好方法。
讀媽媽的話:不能光想,自己動手做做看!
理解“光”字。
6、伊琳娜在動手做實驗中發現了什么?
出示杯子和金魚,讓學生上臺做實驗。
讀句子:哎呀,和朗志萬說的不一樣,水漫出來了。
7、互動:
此時此刻的伊琳娜會怎么想、老師當記者來采訪。
8、朗讀伊琳娜說的話:
您怎么可以提這樣的問題,來哄騙我們小朋友呢!
理解“哄騙”,多種形式讀。
9、朗志萬真的是哄騙嗎?說說自己的理由。
為什么他會笑?你從他的話里知道了什么道理?
10、伊琳娜為什么聽了他的話高興地笑了?她會對朗志萬說些什么?
教學名言:實踐出真理!
三、朗志萬的話,進行發散思維訓練。
1、我們要學習科學家的科學的態度和思維方式。
2、當我們對科學家的話有懷疑的時候,一定要想辦法證實一下。
教師個案:
三、總結課文。
1、分角色朗讀課文。
2、伊琳娜值得你學習嗎?為什么?你想對伊琳娜說些什么?
修改意見
《動手做做看》 篇3
一、設計理念: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是課堂的組織者和管理者,將學習、質疑的權利還給學生,重視學生的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培養。本堂課的設計試圖突破傳統第一課時以識字為主的課堂教學模式,試圖淡化集中識字,嘗試隨課文識字的生字教學方法,試圖根據課堂目標選擇教學內容,讓學生自主提問、帶著問題接觸文本,并隨課文情境一步步展開和深入,把學生帶入文本中,感受文本帶給我們的思想碰撞。
二、教材分析:
這是一則比較有趣的故事,科學家朗志萬為培養孩子們的科學精神和實踐能力煞費苦心。他把一個錯誤的結論告訴孩子們,再問孩子們為什么,目的是讓孩子們知道,“科學家的話,也不一定都是對的,要動手做做看”。伊琳娜是個肯動腦筋的孩子,她不盲從,不懂就問,她的這種質疑問難和不盲從的精神是很值得我們學習的。整篇文章篇幅較短,沒有特別難記的字、也沒有特別難讀的地方,學生易于理解和接受。
三、教學目標
1、會正確認讀“朗、志”等9個生字,能理解“哄騙”的意思,區分“滿、漫”的意思。
2、能正確朗讀課文,讀好伊琳娜得知事情真相后大吃一驚的語氣。
3、通過學習,喚起學生不輕信盲從、勇于實踐的意識。
四、教學重點:在記住生字、理解詞語的基礎上,喚起學生不輕信盲從的意識。
五、教學難點:通過學習,喚起學生不輕信盲從、勇于實踐的意識。
六、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1、設疑:一張長方形的紙,剪去一個角后,還剩幾個角?(學生紛紛發表自己的見解。)
2、教師引導:不急,不急,讓我們一起動手做做看。(教師做,學生看,分別剪出3、4、5個角。)
3、從剛才這件事情中,你得到了什么啟發?
4、揭題導入:是啊,很多時候,我們動手做了,才能得到比較客觀的結果。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篇以《動手做做看》為題的文章。
二、正確讀題,自主提問
1、念課題。(重點正音:做做看的輕聲)指名──齊念。
2、小朋友,念了課題,你有什么想問的嗎?
。S機板書:做什么?為什么動手做做看?誰?)
教師引導:很多時候,帶著問題去讀課文,你能很快把課文讀懂。下面,就請小朋友帶著這些問題讀讀第13課,要求把文章讀正確。不認識的字可以圈出來多念幾遍。
三、初讀課文,了解大意
1、課文到底向我們提了一個怎樣的問題需要我們動手做做看?(根據學生回答隨機出示第一自然段)
2、引導學生學習第一段:
、胖该x第一自然段(要求念準確):
①隨機正音:朗志(特別注意字形)。
、谧R記“漫”,區分“滿”和“漫”。
。ㄍㄟ^實驗理解當水杯里的水已很多,不能再盛時用“滿”,它表示靜態的;當水過多,往外流時就用“漫”,這是一個表示動態的詞。)
、圃O疑:這個問題“奇怪”在什么地方?
。ㄍ瑯邮俏,為什么東西放進去水就會漫出來,金魚放進去水就不會漫出來?)
四、理解“動手做做看”的其中一層意思──科學家的話也不能全信
1、事實上是怎樣的呢?請小朋友讀讀后面的課文。(要求學生用課文原話回答。)
2、隨機出示句子:哎呀,和朗志萬說的不一樣,水漫出來了。
①正音:哎。
、诟星槔首x(難以置信的語氣)。
、劾斫鉃槭裁匆眠@樣的語氣。
3、進一步設疑:是!他可是堂堂的大科學家,怎么也欺騙我們小孩子。伊琳娜越想越生氣(板書出示生氣的人物臉譜圖),可是最后,她又笑了(板書出示笑的人物臉譜圖)。這是為什么呢?(板書?)
4、理解朗志萬的話:
、抛杂勺x、指名讀,隨機正音。
、普務勛约旱睦斫。
⑶小結:實踐出真知。
⑷伊琳娜聽懂了朗志萬的話,她會說什么?寫下來。
⑸反饋點題:小朋友所言極是,看來,很多時候,很多事情,我們都得“動手做做看”。(板書:動手做做看)
板書設計:動手做做看
做什么?為什么動手做做看?誰?
保密這是為什么微笑
實踐出真知
《動手做做看》 篇4
教材簡析:
課文主要寫伊林娜在朗志萬的啟發和鼓勵下,通過親自動手做做看,終于明白了一個深刻的道理——科學家的話也不一定是對的,我們要敢于向權威挑戰,不迷信,不盲從,勇于實踐。文章情節簡單,但卻富于情趣;語言平實,卻給人以啟迪。故事緊緊圍繞伊林娜的情緒變化順勢展開,教師要以此為切入點,激發學生讀書探究的欲望,喚起學生的科學意識。對于這一生活細節,孩子們有過想法但沒有實踐經歷,強烈的好奇心會趨使他們興趣盎然的走進文本,在讀中感悟,在讀中反思,從而積淀成科學素養。教學目標: 1.會認10個生字,會寫9個字。2.抓住伊林娜的情緒變化的確語句,感受故事的趣味,并從故事中受到啟發。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3.通過動手實驗進一步喚起學生不迷信權威、不輕信盲從、勇于實踐的意識。教學重點: 抓住描寫伊林娜情緒變化的語句,探究感受故事的情趣,練習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教學難點: 識記生字,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課時安排:兩課時 預習提綱:1、熟讀課文,給生字標音,組詞,并畫出文中詞語。 2、畫出文中不懂的地方。教學設計: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會認10個生字,會寫9個字。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教學重難點: 會認10個生字,會寫9個字。
教 師 活 動 學 生 活 動 1、啟發談話:同學們,我們人類都有兩件寶貝,知道是什么嗎?無論是學習還是生活,都離不開動手和動腦,今天我們來學習一篇新課文:動手做做看。(板書課題) 二、初讀課文,學習生字 1、自讀課文,邊讀邊畫出生字,借助拼音讀準字音。 2.組內交流識字收獲:在小組內講一講自己會認的字,讀字音,再組詞,并說說自己是用什么方法記住的。 3、在黑板上出示生字,全班交流匯報:說說你認識了哪些字,是怎么記住的?師根據匯報板書組詞。 三、寫字 1、出示生字,請學生仔細觀察:你覺得應該提醒大家注意什么? 2、做一做“原來是這樣”的發現問題的游戲。教師可以先做發現示范:示范書寫“哄、喝”兩個字,然后自言自語:“要想把口字旁的字寫好看,口字旁得寫得高一點,小一點。哦,原來是這樣。”“提、”是左右結構,“題”是半包圍結構,“題”字中“是”的“小腳丫”伸得好長啊! 3、范寫“哄、喝、提、題”四個字。 4、巡視指導。 猜謎 雙手和大腦 讀課文,學生字 小組交流 認讀生字,組詞并說出識記方法 選詞造句 認讀,分析結構 選出難寫字 游戲 說注意點 書空 練習寫字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2、.喚起學生不迷信權威、不輕信盲從、勇于實踐的意識。教學重難點: 抓住描寫伊林娜情緒變化的語句,感受故事的情趣。
教 師 活 動 學 生 活 動 一、復習 1、開火車檢查生字。 2、指名分角色朗讀1——6自然段 二、精讀課文,理解感悟 1、默讀課文,畫出伊林娜情緒變化的句子,引導學生質疑。 (教師梳理問題:伊林娜的為什么生氣?又為什么笑了?) 2、以小組為單位讀書解決問題,教師巡視指導。 三、全班交流 1、伊林娜的為什么生氣? 2、伊琳娜生氣地責怪朗志萬“哄騙”了我們,真的是“哄騙”嗎?結合課文說說理由。 (1)“哄騙”是什么意思?使學生明白善意的哄騙能激發孩子動手操作的欲望;不過也要謹防生活中惡意的哄騙,提醒學生正確區別對待。 (2)練習讀這句話,教師進行指導,注意反問的語氣。 3、指名讀媽媽的話:“不能光想,你動手做做看。” 4、指導朗讀:小朋友說的話要用肯定、想當然的語氣。媽媽說的話要用鼓勵的語氣來讀 5、指名讀朗志萬的話,說說自己讀懂了什么? 小黑板出示:讀讀下面的句子,你覺得哪種說法是正確的? (1)科學家講的話,我們都應該盡可能地去試一試。 (2)我們要懷疑科學家講的話。 (3)當我們對科學家的話有懷疑時,一定要想辦法證實一下。 (4)我們應該好好學習科學家的科學態度和思維方式。 四、拓展延伸 1、假如你是伊林娜,聽了朗志萬的話,你會說些什么呢? 2、伊林娜值得你學習嗎?為什么?你想對她說什么? 認讀生字詞 分角色朗讀課文 讀文,畫句子 組內交流 小組派代表交流自己的讀書收獲,組內其他成員補充。 思考,回答 練習朗讀 朗讀 理解 讀句子,體會“光”在句子中的意思。 反復讀句子,說說自己讀懂了什么。 練習朗讀 理解判斷 自由匯報 全班交流
板書設計: 13.動手做做看朗志萬伊琳娜奇怪的問題動手做結果不一樣
《動手做做看》 篇5
教學要求
1.通讀全文,正確辨析字形、掌握生字詞。
2.理解朗志萬所說“科學家的話,也不一定都有是對的!边@一句話的深刻含義。
3.指導學生從伊琳娜的實驗中來體會動手實驗的好處并適時引導學生學習好善于動腦、動手、講求實踐真理的好品質。
重難點、關鍵
1.理解科學家朗志萬話中的含義。
2.培養學生勤動手、動腦的好習慣。
課時劃分:一課時。
預習作業
1.通讀感知全文、自學生字詞。
2.收集有關實踐出真理的名人事例小故事。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啟發:大家還記得《小馬過河》的故事嗎?這則故事告訴我們什么道理?
生a:講了小馬開始不敢過河,其后經過自己實踐終于過了河。
生b:這則故事告訴我們什么都要親自試一試才知行不行。
……
過渡:說得真好,小馬正是在媽媽啟發下才明白了這個道理,今天我們要學習的這篇新課的主人公伊琳娜也正是一位愛動腦,求真知的孩子,我們就來看看好是怎么做的。
2.板書課題。
3.齊讀課題。
二、感知全文,疏通生字詞
1.自讀課文,自學生字詞。
引導借助字典及聯系上下文來理解字詞。讀準字音。
2.生質疑,提出不理解的字詞,師生協作完成。
漫出:流出來,過多了。
鱗:魚類身體上的一塊塊小鱗片。用于護身游動時使用的。
哄騙:欺騙,瞎起哄。
3.著重指導個別易錯字形。
鱗:左右結構,右下角為“夕”與“ ”。
漫:換部首比較“慢、蔓”。
娜:換部首比較“哪”。
4.師范讀全文。
5.分角色朗讀全文(女生讀伊琳娜語言,男生讀朗志萬語言)。
三、再讀課文,討論理解
過渡:大家讀了課文,誰來說說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生:朗志萬出難題考同學們。
啟發:說得真好,朗志萬出了一道什么樣的怪題?
生:杯里放一條金魚為什么水不會漫出?
過渡:朗志萬為什么要提出這道怪題呢?請大家自由讀課文2~7自然段。
1.出示討論題:
。1)朗志萬提出這道題后同學們怎么做?伊琳娜又是怎么做的?
。2)結果一樣嗎?從伊琳娜的言行中你們明白了什么?
(3)朗志萬的話是什么含義?
2.分小組討論、交流。
師相機適時巡視、指導。
過渡:剛才大家都講座得很認真,現在請你們自由作答,你讀懂什么內容大膽講。
3.生自由匯報。
生a:老師我想解答第一題,同學們都紛紛猜測是由于魚鱗起作用或者是金魚把水喝了才會讓水不漫出。而伊琳娜卻不贊成,她經過媽媽提示后親自做了實驗來證明。
啟發:說得真棒,還有誰來說。
生b:老師,我從伊琳娜的行為中知道了如果遇到難解的問題。只要我們肯實踐還是可以得到真理。
生c:老師,我知道了無論什么事都不能盲聽盲信,有疑問時要勇于實踐獲取真知,就像小馬媽媽說的“凡事都要試試才行”。
……
小結:大家都說得真好。的確,當你有疑問或遇到疑難問題時不可偏聽偏信,而應該用實踐來檢驗。
4.出示朗志萬的話,齊讀。
啟發:朗志萬最后對伊琳娜所說的話是什么含義?
生a:我從他話中明白了只有親自實踐后才能知道真相到底怎樣。
生b:我從中明白了不能因為他是某個名人而認為他們的話都對而全信,應當憑著自己的頭腦,用實踐來檢驗才會得到真理。
小結:說出了老師的心聲,真棒。這正是所謂的“實踐是檢驗真理的惟一標準”。那你們還知道哪些名人也是這樣愛實踐,勤動腦的嗎?
四、延伸教育
1.生自由講述收集的小故事。
2.你們從這些小故事中受到什么啟發,今后遇到問題你們會怎么辦?
生a:我也要像伊琳娜那樣多動腦、動手。
生b:我會親自去做做。
生c:如果不能親自做,我也要找有關資料來證明。
……
五、總結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惟一標準”,同學們當我們遇到難題時,不要灰心,也不要偏聽偏信或聽信權威,而就多動腦,動手親自去實驗下,相信真相會在你們的手中。
《動手做做看》 篇6
教學目標 :
1、會認10個字,會寫9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故事的趣味,并從故事中受到啟發。
3、喚起不迷信權威、不輕信盲從、勇于實踐的意識。
重點難點:
1、重點:認字、寫字、朗讀課文。
2、難點:課文的感情朗讀、喚起不迷信權威、不輕信盲從、勇于實踐的意識。
教學方法:自主探究識字、小組合作檢查、朗讀感悟
教學準備:投影儀、卡片、圖片、古箏曲。
教學流程:
第一課時
一、激情導趣。
1、同學們,你們遇到問題是怎么辦的?
(生自由發言)板書:動手做做看
2、就課題提問。
伊琳娜(出示生字卡片,隨即學生字)。
教師個案:
1、直接揭題。
2、設疑:
⑴通過預習你知道課文主要寫了誰?他們之間有什么區別?
板書:朗志萬和伊琳娜
他們之間的不同學生可能會說年齡大小,引導學生說出身份的不同。
、剖裁礃拥娜瞬拍芙锌茖W家?
有學問的科學家跟伊琳娜會發生故事呢?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畫生字新詞。
2、找出小朗志萬說的話,做上記號。
三、學習生字。
1、抽讀:開火車認讀生字卡片(必須快速記準字音),舉手搶答組詞。
2、齊讀:去拼音讀(平翹舌、前后鼻音拼讀一遍,連讀三遍)。
3、識字游戲:
A、將生字卡片發到守紀律的學生的手,師問:誰是。生答:我是x,。
B、開火車讀。
4、生互相交換識字經驗。
換偏旁識字:慢—漫篇—騙
偏旁歸類識字:哎、哄
利用形聲字特點識字:琳、娜
聯系學生生活識字:朗讀課文的“朗”謎語:士兵的心(志)
5、認讀新詞:
伊琳娜志氣問題提問提水浪漫朗讀哄騙起哄喝水騙人哄騙
6、寫字指導。
喝、哄:口要寫得高、小一點。
朗:左邊不是良。
提、題:兩個是的區別。
教師個案:
1、自學課文,畫出生字,多讀幾遍。
2、同桌互讀生字和課文。
3、檢查自學情況:
⑴說說你幫同桌糾正了哪個音。
板書這些生字,學生齊讀生字。
、谱R字游戲:①師說生字偏旁,學生猜字;學生說偏旁學生猜字。
、谛⊥瞄_門游戲。
、钦J讀生字詞語。
4、寫字指導:
重點指導:“朗、喝、騙”字。
5、初步感知課文。
、耪n文講了朗志萬和伊琳娜的一件什么事?
、瞥鍪纠手救f的話:一個杯子裝滿……這是為什么?
讀一讀,你讀懂了什么?
教師可做以下引導:別的東西指什么?但是放什么水不會漫出來?
用句式“除了裝滿水的杯子放進其他東西,水都會”
⑶你對這個問題有什么疑問嗎?
四、生練寫生字。
第二課時
一、復習鞏固生字。
教師個案:
1、認讀詞語
2、板畫“杯子”和“金魚”,板書:水漫出來了
二、朗讀感悟。
1、“動手做做看”是誰給我們的建議?為什么要強調動手做做看。
2、結合交流以上問題,朗讀課文有關段落。
媽媽說:“不能光想,你動手做做看。”
、僮x句子,體會“光”在句子中的意思。
、诜磸妥x句子,用它隨時提醒自己。
3、圍繞“哄騙”引發爭辯
、僖亮漳壬鷼獾刎煿掷手救f“哄騙”了我們,真的是“哄騙”嗎?
結合課文說說理由。
“你怎么可以提這樣的問題,來哄騙我們的小朋友呢?”
A、用恰當的語氣讀這句話。
B、結合上下文理解“哄騙”。
C、你能否換一種語氣說這句話?
②在學生回答的基礎上,使學生明白善意的哄騙能激發孩子動手操作的欲望;不過也要謹防生活中惡意的哄騙,提醒學生正確區別對待。
教師個案:
1、你對這個問題有什么看法?
2、書上的小朋友是怎么說的?
學生讀有關句子,從他們的話里你知道這幾個小朋友同意朗志萬的觀點嗎?
板書:同意
3、你對他們的回答有什么看法?
4、伊琳娜是怎樣想的?
讀句子:伊琳娜覺得他們都沒說對,但自己又想不出道理來。
“他們”指的是誰?代進去讀一讀。
從這句話可以看出伊琳娜同意朗志萬的觀點嗎?板書:不同意
假如你就是伊琳娜你會有什么想法?
從伊琳娜不像其他小朋友人云亦云,可以看出她有什么樣的品質?
。ㄒ凶约旱闹饕姡惠p信盲從)
5、遇到問題,你是怎么做的?伊琳娜是怎么做的?
如:查資料、請教等等都是學習的好方法。
讀媽媽的話:不能光想,自己動手做做看!
理解“光”字。
6、伊琳娜在動手做實驗中發現了什么?
出示杯子和金魚,讓學生上臺做實驗。
讀句子:哎呀,和朗志萬說的不一樣,水漫出來了。
7、互動:
此時此刻的伊琳娜會怎么想、老師當記者來采訪。
8、朗讀伊琳娜說的話:
您怎么可以提這樣的問題,來哄騙我們小朋友呢!
理解“哄騙”,多種形式讀。
9、朗志萬真的是哄騙嗎?說說自己的理由。
為什么他會笑?你從他的話里知道了什么道理?
10、伊琳娜為什么聽了他的話高興地笑了?她會對朗志萬說些什么?
教學名言:實踐出真理!
三、朗志萬的話,進行發散思維訓練。
1、我們要學習科學家的科學的態度和思維方式。
2、當我們對科學家的話有懷疑的時候,一定要想辦法證實一下。
教師個案:
三、總結課文。
1、分角色朗讀課文。
2、伊琳娜值得你學習嗎?為什么?你想對伊琳娜說些什么?
四、實踐活動。
1、讀童話故事《小馬過河》把讀后的感受告訴他人。
2、發現他人的過失,有禮貌的指出來。
教師個案:
收集名人名言。
板書設計 : 動手做做看
為
變?——!
教師個案:
金魚圖其他小朋友(同意)
朗志萬水杯圖
水不會漫出來伊琳娜(不同意)水漫出來了
科學家的話不一定是對的,要動手做做看!
作業 布置:搜集科學家的名言,想想對我們有什么的生活與學習有何指導意義。
課后反思:
小孩子的思維最容易被牽引,人云亦云的。比如我們老師上課提一些導向性的問題:“這張圖美嗎?”學生肯定會迎合你回答:“美——”!課程標準強調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鼓勵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以及提倡學生質疑問難。選入這樣的文章無疑是教育孩子做任何事要有主見,敢于質疑的好素材。如果我們教師只停留在“科學家的話也不一定是對的,要動手做做看”這個科學素養的培養定位上,顯然過于膚淺。所以我在教學這篇課文時,設計了“朗志萬和伊琳娜有什么區別”,旨在讓學生明白“朗志萬是科學家,他可以說是知識的權威!比缓缶o緊抓住“其他小朋友”和“伊琳娜”對待“朗志萬”提出的問題的不同態度,來引導學生感悟“伊琳娜”身上所發光的品質——那就是敢于向權威質疑,不輕信不盲從。讓學生感悟這道理就是要讓學生做一個生活的有心人。這也是動手做做看的前提,發明創造的關鍵!也是現在小孩所缺少的品質!我們天天喊著“尊重學生”,我們可以瀟灑地把課堂對學生拱手相讓,可以允許學生自選作業 ……然而,你可曾想到,往往是我們老師對教材沒有深層的處理,使我們的學生失去了一次提升素養的機會!
《動手做做看》 篇7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會認10個字,會寫9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故事的趣味
教學重點難點:
1,重點:認字,寫字,朗讀課文.
2,難點:課文的感情朗讀,
教學方法:自主探究識字,小組合作檢查
教學準備:卡片,圖片,古箏曲.
教學過程:教學過程:
一,導人新課.
1.同學們,對別人提出的問題或者是生活中遇到的問題,你動腦筋思考嗎 你動手做了嗎 (學生說自己的做法.)
2.今天我們學習的這篇課文中的幾個小朋友對法國科學家朗志萬提出的問題就有不同的做法.那么,朗志萬向小朋友提出了什么問題 后面發生了什么事呢
3.板書課題.
二,初讀課文.
1.輕聲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
2.畫出不理解的詞語,查字典或結合上下文理解詞義.
3.想想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三,檢查自學情況.
1.指名讀課文,糾正易讀錯的字音.
鱗( ) 哄( ) 騙( )
2.理解詞語.
哄騙:用假話或手段騙人.
漫:水過滿,向外流.
3.說說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法國科學家朗志萬向幾個小朋友提了一個奇怪的問題.伊琳娜覺得他們都沒說對.回到家里動手做實驗,實驗結果和朗志萬說的不一樣.朗志萬知道了,說:我是為了讓你們知道,科學家的話,也不一定都是對的.)
四,再讀課文.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故事的趣味,并從故事中受到啟發.
2,喚起不迷信權威,不輕信盲從,勇于實踐的意識.
教學重點難點:
1,重點:朗讀課文.
2,難點:課文的感情朗讀,喚起不迷信權威,不輕信盲從,勇于實踐的意識.
教學方法:朗讀感悟
教學過程:
一,指導閱讀第一至三自然段.
1.自讀課文第一至三自然段,說說法國科學家朗志萬提了一個什么問題
(一只杯子裝滿了水,再放進別的東西,水就會漫出來.如果放進一條金魚,可不是這樣.這是為什么 )
2.你覺得朗志萬的問題提得怎么樣 表現在哪兒
(問題提得很"奇怪".表現在"如果放進一條金魚,可不是這樣."意思是說如果放進一條金魚,水不會漫出來.)
3.分組思考討論:小朋友的回答是怎樣的 為什么會有這樣的回答
(一個小朋友說:"這是因為金魚身上有鱗."另一個小朋友回答.)
二,指導閱讀第四至五自然段.
1,自讀課文第四至五自然段,思考:伊琳娜為什么要動手做實驗
("伊琳娜覺得他們都沒說對,但自己又想不出道理來."媽媽說:"不能光想,你動手做做看!")
2.伊琳娜為什么覺得他們都沒說對
("金魚身上有鱗,水就不會漫出來"和"金魚把水喝下去了":都不合乎邏輯.)
3.做實驗,體會伊琳娜看到實驗結果后會怎么想
(實驗結果水明明是漫出來了,和朗志萬說的不一樣,科學家為什么這么說 是不是哄騙我們小朋友呢 還是媽媽的話正確,不能光想,要動手做做看……)
三,指導閱讀第六至七自然段.
1.默讀課文第六至七自然段,畫出伊琳娜和朗志萬的對話,體會其中的意思.
2.體會伊琳娜話的意思.
(1)出示句子.
"您怎么可以提這樣的問題,來哄騙我們小朋友呢 "這句話的意思是什么
(您作為一名科學家不應該提這樣的問題,來哄騙我們小朋友.您本來就知道放進—'條金魚后,水也會漫出來,還提出這樣的問題,哄騙我們小朋友.)
(2)指導讀出生氣的語氣.
采取學生自己練讀,評讀的形式完成.
3.體會朗志萬話的意思.
(1)出示句子,理解意思.
"我不是哄你們.我是為了讓你們知道,科學家的話,也不一定都是對的."伊琳娜聽懂了什么
(不要不加思考地相信別人的話.對待別人說的話或提出的問題,不光要動腦筋想一想,而且還要動手做一做.)
(2)指導讀出語氣.
4.分角色配合讀第六至七自然段.
四,小結.
1.讀后,你從伊琳娜動手做實驗這件事中,受到什么啟發
2.你贊成"科學家的話,也不一定都是對的"這句話嗎
(組內陳述觀點和理論,集體匯報.)
五,實踐活動.
1,讀童話故事《小馬過河》把讀后的感受告訴他人.
2,發現他人的過失,有禮貌的指出來.
六,作業設計:
1,按要求積累詞語.
例:越想越生氣
越--越-- 越--越-- 越--越--
2,給下面的句子加上標點.
1.伊琳娜問朗志萬您怎么可以提這樣的問題來哄騙我們小朋友呢
2.安娜自言自語地說小壁虎跑到哪里去了呢她正在發愁忽然聽見莎莎大叫起來媽媽 床單上有一只花壁虎快來看呀
七,板書設計:
動手做做看
為什么
變 ——!
《動手做做看》 篇8
《動手做做看》教學設計一
趙志祥 廖軍輝 教具準備:1.本課生字卡片。2.制作powerpoint(注意:全部用楷體字)讀一讀,想一想,括號里該填哪個字?慢 漫
。1)老爺爺( )地走。(2)水滿了,從魚缸里( )出來。(3)發大水了,河水( )過了小橋。提 題(1)小明( )著一桶水。(2)小紅在做數學( )。(3)小華回答老師( )的問( )。 教學目標:⒈會認“朗、志”等10個生字,會寫“另、志”等9個字。⒉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3.培養善于動手實踐,敢于挑戰權威的品質。
教師活動學生活動初讀課文感知大意 5分鐘1.小朋友們,老師的話你們相信嗎?2.好。那我說:天一冷,你們連自己的名字也寫不出來了。小朋友,你們相信嗎?3.為什么你們不信老師的話了呢?4.呵呵,你們都和伊琳娜一樣,是了不起的孩子。ò鍟骸耙亮漳取辈㈩I讀兩遍)我想小朋友們一定都讀過課文了,老師寫出了伊琳娜,你們一定會告訴我另一個人的名字,他就是法國的大科學家——(板書“朗志萬”并領讀兩遍)5.現在,請小朋友一起讀讀課文,不認識的字就請課文下面的拼音朋友幫忙。讀完后說說,你最喜歡課文的哪句話。6.誰說說你最喜歡哪句話呢?(板書課題:動手做做看)小朋友,你最喜歡的是這句話嗎?7.誰能說說這句話是什么意思呢?1.相信2.不可能。(寫自己的名字) 3.因為老師說的不對。 4.朗志萬。 5.自由讀書。 6.動手做做看。 7.發表自己的看法。(要多動手,不要盲目相信別人的話,對權威人士也不要盲目聽從) 精讀課文讀出感情(8分鐘)1.小朋友們真聰明,這么難的問題也這么快讀懂了。如果老師不教你們,你們能把課文讀好嗎?2.這樣吧,請大家分成兩個小組,互相幫助讀,先把課文讀正確,再把課文讀得有感情。最后,你們就可以分角色朗讀,F在開始吧。3.大家學得非常認真,可以展示你們的學習成果了嗎?4.誰愿意當朗志萬?誰愿意當伊琳娜?誰當“一個小朋友”和“另一個小朋友”?可不要小瞧這兩個角色,過一會兒有很難的問題等著你回答!誰當媽媽?剩下的一個小朋友讀敘述的部分。5.(當讀到“……把水喝下去了”時)請停一下。請問,你們這兩個小朋友回答的對嗎?為什么會說出兩個錯誤的答案? 6.好的,請繼續朗讀。7.(當讀到“你動手做做看”時)對不起,請停一下。請問,您為什么要對女兒說這句話呢?8.(全文讀完后)伊琳娜笑完會說什么呢?不忙說,這次,老師想請大家先想想,再寫下來,然后讀給大家聽。開始寫吧!9.誰愿意和大家交流自己寫的話?1.(齊)能! 2.分小組合作學習。 3.(齊)可以了。 4. 分角色朗讀課文。 5.不對。因為我們對大科學家朗志萬沒有一點懷疑。 6.朗讀課文。7.“媽媽”回答 8.寫話 9.朗讀自己寫的話。 識寫結合鞏固識字(3分鐘)1.課文讀得這樣好,生字一定都認識了。誰愿意接受老師的考查?都愿意,好。∠旅嬲埓蠹易x卡片上的生字,看誰讀的快又準。2.現在我們開火車!3.我們一起做一個填字游戲。請看大屏幕。4.“慢漫”辨析及書寫。①填空:(1)老爺爺(慢慢)地走;(2)水滿了,從魚缸里(漫)出來;(3)發大水了,河水(漫)過了小橋。(出示圖標“我的發現”)你發現什么了?②請大家把這個字寫兩遍,一邊寫一邊在心里說:哦,這個字和水有關。5.“提”與“題” 辨析。①填空(1)小明(提)著一桶水;(2)小紅在做數學(題);(3)小華回答老師( )的問( )。②如果要把這兩個自寫好看,應該注意什么? 6.請大家把這兩個字各寫兩遍。寫完這兩個字后再把其余的幾個字也寫寫。寫完后就可以下課了。1.學生搶讀 2.開火車讀生字。 4.口述填空 寫字 書寫時注意“是”作偏旁時“捺”要延長。5.寫字
《動手做做看》教學設計片段
1.默讀課文,標出自然段并思考:課文有哪些奇怪之處?2.從以下三個自然段中選擇你最喜歡的或是最迷惑的一段,大聲朗讀看看有什么收獲。3.實踐活動。(1)伊琳娜認真聽了,仔細想了,動手做了,得到了真正的答案,也明白了道理?善渌男∨笥褏s不是這樣,他們是怎樣說的?(2)小組討論。在不知道結果的情況下就用一定,合不合適?如果不合適怎樣修改?(3)暢談感受。我發現:……使我驚訝的是:……讓我難忘的句子是:……我想嘗試的是:……我想改變的是:……
《動手做做看》 篇9
教材分析:
這是一個非常有趣的故事,科學家朗志萬在培養孩子們的科學精神和實踐能力上,可謂煞費苦心。他把一個錯誤的結論告訴孩子們,再問孩子們為什么,目的是讓孩子們知道,“科學家的話,不一定都是對的,要動手做做看”。在這些孩子中,依琳娜是個肯動腦筋的孩子,她不盲從,不懂就問。依琳娜的媽媽也很會教育孩子,她不是直接把答案告訴孩子,而是讓孩子親自實踐,從實踐中獲得正確答案。朗志萬和依琳娜的媽媽都非常重視培養孩子們的科學精神、科學思維方法和實踐能力。這樣的教育環境,是非常有利于培養孩子們的科學素養的。
媽媽對依琳娜說,“你動手做做看!”朗志萬告誡孩子們,“要動手做做看。”幾個小朋友在聽了朗志萬提出的“奇怪”的問題后,是不是動手做做以后再回答的呢?朗志萬到底“哄騙”小朋友沒有呢?依琳娜為什么聽懂了朗志萬的話后高興地笑了?聽懂了朗志萬的話后依琳娜回說什么呢?這一課會帶給孩子們很多啟迪,在學習時,要注意指導學生邊讀邊思考,依琳娜想到的,我們的學生想到了嗎?
課后“說說寫寫”中學習伙伴的話,是為了引導學生在讀書過程中學會思考,把讀、思、說、寫有機地結合起來。教學時,可以在讀中思考,想好再說,說后再寫;也可以在讀中思考,想好就寫,寫完再說。
教學目標:
1、會認10個生字,會寫9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故事的趣味,并從故事中受到啟發。
3、喚起不迷信權威、不輕信盲從、勇于實踐的意識。
教學設計:
第一課時
一、學習生字,導入新課
1、同學們,平常都是老師教你們認識生字,今天老師想讓你們自己學,你能想辦法記住這些字嗎?(出示帶拼音生字)同桌之間可以互相幫助,等會看看誰讀得最準,記得最牢。
2、檢查交流(指名讀――交流記憶方法――讀詞卡)
側重分析:
漫:聯系朱云漫的名字;換偏旁“慢”字
填空:
(1)老爺爺(慢慢)地走;
。2)水滿了,從魚缸里(漫)出來;
(3)發大水了,河水(漫)過了小橋。
鱗:想像記憶。
形聲字:琳、娜、唉、哄
騙:換偏旁“篇”,組詞:哄騙、欺騙、拐騙、蒙騙。
3、看,積極動腦筋,靠自己也能記住這么多生字。是啊,(出示單元提示,齊讀)。我們將在這個單元里學習和動手、動腦有關的課文。今天先來學《動手做做看》。
二、初讀感悟,梳理脈絡
1、這一課的生字剛才我們都認識了,現在一定能很流利地朗讀了!放聲朗讀吧,邊讀邊思考課文主要寫了誰和誰之間的故事。(科學家朗志萬、伊琳娜小朋友)通過了解,你知道朗志萬和伊琳娜有什么區別?
2、誰愿意展示你的朗讀水平呢,請舉手!其他同學邊聽邊劃出描寫伊琳娜心情的句子。
3、交流,隨機出示句子并板書(生氣、高興)。
(1)伊琳娜越想越生氣,第二天一早就問朗志萬:“您怎么可以提這樣的問題,來哄騙我們小朋友呢?”
。2)伊琳娜聽懂了朗志萬的話,高興地笑了。
三、學習1-6小節
1、到底朗志萬提了一個什么問題,讓伊琳娜這么生氣?
2、(出示第一段)自由讀-指名讀-誰能模仿科學家的口氣讀。
引讀:面對這樣的問題,一個小朋友說:“因為金魚身上有鱗。”另一個小朋友說:“一定是金魚把水喝了。”只有伊琳娜覺得他們都沒說對,但自己又想不出道理來。她回到家里問媽媽。媽媽說:。
3、請你學著媽媽的語氣說。
3、伊琳娜是怎么做的,結果怎么樣?用橫線、波浪線劃出來。
4、朗讀交流,體會伊琳娜由驚訝變生氣的心情。
引導重點句:
“哎呀”:看到水漫出來,伊琳娜的心情會怎樣?(奇怪、驚奇)
越想越生氣:如果你是伊琳娜,你的心里怎么想?帶著埋怨的心情,伊琳娜第二天一早就去問朗志萬(您怎么可以提這樣的問題,來哄騙我們小朋友呢?)指名讀伊琳娜的問句,從評價中引導學生用上適當的語氣朗讀。
如:你扮演的伊琳娜確實很生氣,但是她是不是就很生氣的責怪老師呢?(沒有,因為她用了“您”。)對,即使對別人有不滿,也要尊重別人,看來伊琳娜不僅會思考,還是個很有禮貌的孩子。
三、存疑小結
這一會兒伊琳娜還是很生氣的,是什么使她高興地笑了呢?我們下節課繼續學習。
四、寫字
題、提:組詞比較,分析字形、結構不同。
另、志
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入
1、開火車讀詞語
2、上節課我們學習了《動手做做看》,我們知道了朗志萬向小朋友們提了個奇怪的問題(一個杯子裝滿了水,裝進金魚也不會漫出來),伊琳娜經過實驗發現(其實是會漫出來的),她感到很生氣。后來(伊琳娜聽懂了朗志萬的話,高興地笑了。)這是為什么?今天我們繼續學習。
二、學習第7小節:高興
1、自由讀,思考。
2、指名讀,說體會。
3、模仿朗志萬讀。
4、寫話后交流:伊琳娜聽了朗志萬的話,她可能會怎么說?
三、回歸整體,朗讀表演
1、小組分角色朗讀課文。
2、小組展示分角色讀課文。
四、總結拓展
1、拓展介紹“哥白尼和太陽中心說”
2、讀了課文,聽了故事,你有什么想法?把你的想法寫下來。
3、交流自己寫的想法。
五、寫字
六、作業套餐:
1、必做題:分角色朗讀或感情朗讀課文,聽寫詞語。
2、選做題:
(1)看——推薦閱讀《100個科學家的故事》(學校圖書館里有)
(2)講——把這個故事講給父母聽。
(3)找——查一些資料,去了解了解伊琳娜。
教后隨筆:
小孩子的思維最容易被牽引。選入這樣的文章無疑是教育孩子做任何事要有主見,敢于質疑的好素材。如果我們只停留在“科學家的話也不一定是對的,要動手做做看”這個科學素養的培養定位上,顯然過于膚淺。所以我在教學這篇課文時,設計了“朗志萬和伊琳娜有什么區別”,旨在讓學生明白“朗志萬是科學家,他可以說是知識的權威。”然后緊緊抓住“其他小朋友”和“伊琳娜”對待“朗志萬”提出的問題的不同態度,來引導學生感悟“伊琳娜”身上所發光的品質——那就是敢于向權威質疑,不輕信不盲從。讓學生感悟這道理就是要讓學生做一個生活的有心人。
《動手做做看》 篇10
教學目標 :
1、會認10個字,會寫9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故事的趣味,并從故事中受到啟發。
3、喚起不迷信權威、不輕信盲從、勇于實踐的意識。
重點難點:
1、重點:認字、寫字、朗讀課文。
2、難點:課文的感情朗讀、喚起不迷信權威、不輕信盲從、勇于實踐的意識。
教學方法:自主探究識字、小組合作檢查、朗讀感悟
教學準備:投影儀、卡片、圖片、古箏曲。
教學流程:
第一課時
一、激情導趣。
1、同學們,你們遇到問題是怎么辦的?
。ㄉ杂砂l言)板書:動手做做看
2、就課題提問。
伊琳娜(出示生字卡片,隨即學生字)。
教師個案:
1、直接揭題。
2、設疑:
、磐ㄟ^預習你知道課文主要寫了誰?他們之間有什么區別?
板書:朗志萬和伊琳娜
他們之間的不同學生可能會說年齡大小,引導學生說出身份的不同。
、剖裁礃拥娜瞬拍芙锌茖W家?
有學問的科學家跟伊琳娜會發生故事呢?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畫生字新詞。
2、找出小朗志萬說的話,做上記號。
三、學習生字。
1、抽讀:開火車認讀生字卡片(必須快速記準字音),舉手搶答組詞。
2、齊讀:去拼音讀(平翹舌、前后鼻音拼讀一遍,連讀三遍)。
3、識字游戲:
A、將生字卡片發到守紀律的學生的手,師問:誰是。生答:我是x,。
B、開火車讀。
4、生互相交換識字經驗。
換偏旁識字:慢—漫篇—騙
偏旁歸類識字:哎、哄
利用形聲字特點識字:琳、娜
聯系學生生活識字:朗讀課文的“朗”謎語:士兵的心(志)
5、認讀新詞:
伊琳娜志氣問題提問提水浪漫朗讀哄騙起哄喝水騙人哄騙
6、寫字指導。
喝、哄:口要寫得高、小一點。
朗:左邊不是良。
提、題:兩個是的區別。
教師個案:
1、自學課文,畫出生字,多讀幾遍。
2、同桌互讀生字和課文。
3、檢查自學情況:
⑴說說你幫同桌糾正了哪個音。
板書這些生字,學生齊讀生字。
、谱R字游戲:①師說生字偏旁,學生猜字;學生說偏旁學生猜字。
②小兔開門游戲。
、钦J讀生字詞語。
4、寫字指導:
重點指導:“朗、喝、騙”字。
5、初步感知課文。
、耪n文講了朗志萬和伊琳娜的一件什么事?
、瞥鍪纠手救f的話:一個杯子裝滿……這是為什么?
讀一讀,你讀懂了什么?
教師可做以下引導:別的東西指什么?但是放什么水不會漫出來?
用句式“除了裝滿水的杯子放進其他東西,水都會”
、悄銓@個問題有什么疑問嗎?
四、生練寫生字。
第二課時
一、復習鞏固生字。
教師個案:
1、認讀詞語
2、板畫“杯子”和“金魚”,板書:水漫出來了
二、朗讀感悟。
1、“動手做做看”是誰給我們的建議?為什么要強調動手做做看。
2、結合交流以上問題,朗讀課文有關段落。
媽媽說:“不能光想,你動手做做看。”
、僮x句子,體會“光”在句子中的意思。
、诜磸妥x句子,用它隨時提醒自己。
3、圍繞“哄騙”引發爭辯
、僖亮漳壬鷼獾刎煿掷手救f“哄騙”了我們,真的是“哄騙”嗎?
結合課文說說理由。
“你怎么可以提這樣的問題,來哄騙我們的小朋友呢?”
A、用恰當的語氣讀這句話。
B、結合上下文理解“哄騙”。
C、你能否換一種語氣說這句話?
、谠趯W生回答的基礎上,使學生明白善意的哄騙能激發孩子動手操作的欲望;不過也要謹防生活中惡意的哄騙,提醒學生正確區別對待。
教師個案:
1、你對這個問題有什么看法?
2、書上的小朋友是怎么說的?
學生讀有關句子,從他們的話里你知道這幾個小朋友同意朗志萬的觀點嗎?
板書:同意
3、你對他們的回答有什么看法?
4、伊琳娜是怎樣想的?
讀句子:伊琳娜覺得他們都沒說對,但自己又想不出道理來。
“他們”指的是誰?代進去讀一讀。
從這句話可以看出伊琳娜同意朗志萬的觀點嗎?板書:不同意
假如你就是伊琳娜你會有什么想法?
從伊琳娜不像其他小朋友人云亦云,可以看出她有什么樣的品質?
。ㄒ凶约旱闹饕,不輕信盲從)
5、遇到問題,你是怎么做的?伊琳娜是怎么做的?
如:查資料、請教等等都是學習的好方法。
讀媽媽的話:不能光想,自己動手做做看!
理解“光”字。
6、伊琳娜在動手做實驗中發現了什么?
出示杯子和金魚,讓學生上臺做實驗。
讀句子:哎呀,和朗志萬說的不一樣,水漫出來了。
7、互動:
此時此刻的伊琳娜會怎么想、老師當記者來采訪。
8、朗讀伊琳娜說的話:
您怎么可以提這樣的問題,來哄騙我們小朋友呢!
理解“哄騙”,多種形式讀。
9、朗志萬真的是哄騙嗎?說說自己的理由。
為什么他會笑?你從他的話里知道了什么道理?
10、伊琳娜為什么聽了他的話高興地笑了?她會對朗志萬說些什么?
教學名言:實踐出真理!
三、朗志萬的話,進行發散思維訓練。
1、我們要學習科學家的科學的態度和思維方式。
2、當我們對科學家的話有懷疑的時候,一定要想辦法證實一下。
教師個案:
三、總結課文。
1、分角色朗讀課文。
2、伊琳娜值得你學習嗎?為什么?你想對伊琳娜說些什么?
四、實踐活動。
1、讀童話故事《小馬過河》把讀后的感受告訴他人。
2、發現他人的過失,有禮貌的指出來。
教師個案:
收集名人名言。
板書設計 : 動手做做看
為
變?——!
教師個案:
金魚圖其他小朋友(同意)
朗志萬水杯圖
水不會漫出來伊琳娜(不同意)水漫出來了
科學家的話不一定是對的,要動手做做看!
作業 布置:搜集科學家的名言,想想對我們有什么的生活與學習有何指導意義。
課后反思:
小孩子的思維最容易被牽引,人云亦云的。比如我們老師上課提一些導向性的問題:“這張圖美嗎?”學生肯定會迎合你回答:“美——”!課程標準強調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鼓勵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以及提倡學生質疑問難。選入這樣的文章無疑是教育孩子做任何事要有主見,敢于質疑的好素材。如果我們教師只停留在“科學家的話也不一定是對的,要動手做做看”這個科學素養的培養定位上,顯然過于膚淺。所以我在教學這篇課文時,設計了“朗志萬和伊琳娜有什么區別”,旨在讓學生明白“朗志萬是科學家,他可以說是知識的權威。”然后緊緊抓住“其他小朋友”和“伊琳娜”對待“朗志萬”提出的問題的不同態度,來引導學生感悟“伊琳娜”身上所發光的品質——那就是敢于向權威質疑,不輕信不盲從。讓學生感悟這道理就是要讓學生做一個生活的有心人。這也是動手做做看的前提,發明創造的關鍵!也是現在小孩所缺少的品質!我們天天喊著“尊重學生”,我們可以瀟灑地把課堂對學生拱手相讓,可以允許學生自選作業 ……然而,你可曾想到,往往是我們老師對教材沒有深層的處理,使我們的學生失去了一次提升素養的機會啊!
《動手做做看》 篇11
【學習目標】
1、會認10個生字,會寫9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故事的趣味,并從故事中受到啟發。
3、喚起不迷信權威、不輕信盲從、勇于實踐的意識。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
小朋友們,在以前呢,大家在老師和同學們的帶領下總是能夠很快地學會生字,并將生字認會,那么今天老師不參于大家的學習之中,小朋友們通過自學能否將本課的生字給消滅掉呢?
二、識字
1、自主識字:
自主選擇讀書方式自讀課文,邊讀邊畫出生字,借助拼音讀準字音。
2、合作識字:
在小組內講一講自己會認的字,讀字音,再組詞,并告訴小朋友你用什么方法記住它。全班交流匯報:說說你認識了哪些字,是怎么記住的?
3、識字方引導:
、 換偏旁識字:慢──漫、篇──騙
⑵ 偏旁歸類識字:哎、哄
、 利用形聲字特點識字:琳、娜
、 聯系學生生活識字:朗讀課文的朗
、 編字謎識字:士兵的心(志)
三、寫字指導
進行寫字教學時,做一做原來是這樣的發現問題的游戲。教師先做發現示范:示范書寫哄、喝兩個字,然后自言自語:要想把口字旁的字寫好看,口字旁得寫得高一點,小一點。哦,原來是這樣啊!示范后,先讓學生臨寫一遍,然后請學生同位或小組合作、探究,發現規律性的東西在全班交流。如,另原來是拐的一半呀!朗字左邊原來不是良!提、題是左右結構,題是半包圍結構,題字中是的小腳丫伸得好長!在學生發現的基礎上,給以鼓勵、總結、概括,再引導學生書寫。
第二課時
一、導入
1、復習生字,繼續學習本課,板書課題,學生讀課題提問。
2、動手做做看是誰給我們的建議?為什么要強調動手做?自讀課文,思考這兩個問題。
二、朗讀感悟
1、結合交流以上問題,朗讀課文有關段落。
2、出示生氣和微笑兩張頭像,帶著伊琳娜為什么生氣和為什么又笑了兩個問題,自主讀書思考。讀出寫伊琳娜生氣和微笑的有關段落,說說對上面兩個問題的理解。在交流伊琳娜為什么生氣的過程中引導學生讀好小朋友、媽媽說的話。小朋友說的話要用肯定、想當然的語氣。媽媽說的話要用鼓勵的語氣來讀。
3、圍繞哄騙引發爭辯:
伊琳娜生氣地責怪朗志萬哄騙了我們,真的是哄騙嗎?結合課文說說理由。在學生回答的基礎上,使學生明白善意的哄騙能激發孩子動手操作的欲望:不過也要謹防生活中惡意的哄騙,提醒學生正確區別對待。
4、讀課文結尾朗志萬的話,說說應該怎么理解這句話。教師提示下面幾中理解引導學生討論。
、 科學家講的話,我們都應該盡可能地去試一試。
、 我們要懷疑科學家講的話。
、 當我們對科學家的話有懷疑時,一定要想辦法證實一下。
、 我們應該好好學習科學家的科學態度和思維方式。
5、再整體讀課文,想想伊琳娜聽了朗志萬的話以后,可能會說些什么?
三、日積月累
積累自已對自已有幫助的詞和句。
四、實踐活動
你能發現爸爸媽媽或老師說的、做的有不對的地方嗎?細心觀察,親自實踐,有禮貌地指出來。
【板書設計】
13、動手做做看
不懂的問題 解決
【課后記】
本文是一個有趣的科學故事。要求學生正確,流利而且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主要要學生學會不迷信,不輕信盲從,勇于實踐的意識,而且能夠讓學生根據課文內容進行想象,并把想象的內容寫下來。
《動手做做看》 篇12
【學習目標】
1、通過本課學習,讓同學認知10個生字,會正確書寫9個生字。
2、能正確、流利地讀好課文,并會根據課文情境想像伊琳娜聽了朗志萬的話后可能會說些什么。
3、使同學初步懂得“不能迷信他人說的話,凡事都應該自身動腦筋考慮或實踐一下,科學發現就是從俺們身邊開始的,要做生活的有心人”。
【學習重點】
認讀、會寫文中生字;培養同學大膽質疑的意識,培養探究問題和動手實踐的能力。
【教學過程】
一、實驗引入
教師拿出一個裝著大半杯水容器,問:現在俺要將這個蘋果放入杯中,你們猜測一下,會有什么變化?假如放入別的東西呢?
二、探究問題,學習生字
1、提出疑問:可是,有位叫朗志萬(板書并隨即學習生字“朗、志”)的法國科學家卻提出了這么一個奇怪的問題:(出示)
一個杯子裝滿了水,再放進別的東西,水就會漫出來。假如放進一條金魚,卻不是這樣。這是為什么?
⑴ 這個問題很長,誰能把這么長的問題讀清楚?結合學習“漫”。
、啤〖偃绠敃r你在場,聽了這個問題,會怎么想呢?(讓同學充沛發表意見,了解小朋友們的想法,為下一步教學做準備。)
⑶ 想不想知道課文中的小朋友是怎么回答科學家的問題的?(引導讀書,找一找文中小朋友對這個問題的不同看法。)
、取》答,引導深入理解。出示:
一個小朋友說:“因為金魚身上有鱗!
另一個小朋友說:“一定是金魚把水喝下去了。”
伊琳娜覺得他們都沒有說對,但自身又想不出道理來。她回到家里問媽媽。
、佟∠胍幌,當時,他們三個人說話的語氣,然后讀一讀。
、凇R報朗讀,并結合“鱗”、“伊琳娜”四個生字的教學。
你贊同誰的觀點?并說說理由。(打開同學思路,了解同學的思維特點。)
、伞W習媽媽的話,理解其中的含義。出示:
媽媽說:“不能光想,你動手做做看!”
、佟∽x好媽媽的話。
、凇≌f說對媽媽話的理解。想一想,媽媽為什么要這么說?
、省×私庖亮漳鹊膶嶒灲Y果和教授這樣問的目的。
① 讀第五節,尤其讀好“哎呀,和朗志萬說的不一樣!币痪浣Y合學習“哎”字。
② 讀好伊琳娜生氣時說的話,體會她當時的心情。結合學習“哄騙”一詞。
③ 讀讀科學家的話,說說自身是怎么理解的?
出示:朗志萬聽了,哈哈大笑。他說:“俺不是哄騙你們。俺是想讓你們知道,科學家的話,也不一定都是對的,要動手做做看!
伊琳娜聽懂了科學家的話,你聽懂了嗎?
、恕∑綍r你懷疑過大人說的話嗎?為什么懷疑?(結合對同學的“大膽質疑、勇于探究意識”的培養。)
2、復習鞏固生字,練習復述故事:
、拧】窗鍟J讀生字詞語:朗志萬 伊琳娜
漫 魚鱗
哎呀 哄騙
、啤≡囈辉囉蒙线@些詞語,說說今天學的故事。
三、小結提升
1、褒揚同學們這節課的課堂表示。
2、談談老師與同學們學了這一課的收獲。
3、能告訴俺你們的收獲嗎?(根據小朋友們的發言,加以整理學習本課所得,出示單元提示,再一次認知“做生活有心人,用自身的勞動和智慧去發現,去發明。”的道理。)
四、練習書寫
1、看田字格,說說自身難以寫好的字或想提醒其他小朋友注意的字。
2、每個字寫一個,教師巡回檢查,抓住典型講評。
3、完成其余生字的書寫。
【教后感】
1、同學的思維空間是比較大的,就是需要俺們老師去引導、開發。如本課中,俺讓同學猜測:在裝有水的杯子里放入蘋果,會有什么變化?同學的回答有:水漫出來;水漸漸升高;水滿起來了……這說明同學是有一定的生活體驗的,俺們教學就是要經常喚起同學的生活體驗,協助理解課文。再如當俺出示科學家的問題后,又說“假如當時你在場,聽了這個問題,會怎么想呢?”其中有個同學的思維很獨特,他說,這條金魚可能是塑料的。這個答案俺也沒有想到,也肯定不符合教材編寫者的意圖。但俺認為小朋友的獨特思維應該大加鼓勵,所以俺說:“你真是個會動腦的小朋友,想得就是跟他人不一樣。這個答案老師都沒有想到!毙∨笥呀洑v了這樣的學習體驗后肯定會去更多地動腦筋,想他人沒有想過的東西,甚至是他人不敢想的東西。
2、板書的合理設計,作用很大。本課的板書設計,一方面把所有的生字新詞通過老師認真的書寫反映在黑板上,給同學一個書寫的示范,并可以持久進入同學的視網膜,另一方面將這些詞語與人物的關系聯系在一起,便于同學利用它概括語言,復述故事,鞏固詞語的運用,一舉多得。
《動手做做看》 篇13
教材分析:
課文主要寫伊林娜在朗志萬的啟發和鼓勵下,通過親自動手做做看,終于明白了一個深刻的道理——科學家的話也不一定是對的,我們要敢于向權威挑戰,不盲從,勇于實踐。文章情節簡單,但卻富于情趣;語言平實,卻給人以啟迪。故事緊緊圍繞伊林娜的情緒變化順勢展開,要以此為切入點,激發學生讀書的欲望,喚起學生的科學意識。對于這一生活細節,孩子們有過想法但沒有實踐經歷,引導在讀中感悟,在讀中反思,從而積淀成科學素養。
教學目標:
1、會認10個生字,會寫9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故事的趣味,并從故事中受到啟發。
3、通過動手實驗進一步喚起學生不迷信權威、不輕信盲從、勇于實踐的意識。
教學重點:識字寫字,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從故事中受到啟發。
教學難點:發揮想象,把伊林娜聽了朗志萬的話后,可能會說的話寫下來。
教學方法:范讀法、引導點撥法。
學習方法:朗讀與想象結合法。
教學準備:生字卡片、圖片等。
課時安排:兩課時。
教學流程:
第一課時
一、談話導入,揭示課題。
1、啟發談話:小朋友們,我們人類都有兩件寶知道是什么嗎?學生自由發言:雙手和大腦。無論是學習還是生活,都離不開動手和動腦,今天我們來學習課文《動手做做看》。
2、板書課題,質疑。
二、初讀感知,自主識字。
1、學生聽課文錄音帶,思考:伊琳娜為什么開始很生氣,后來又笑了?
2、學生自由讀課文,圈出生字,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自學生字。
3、交流識字方法。
換偏旁識字:慢—漫 篇—騙
偏旁歸類識字:哎、哄
利用形聲字特點識字:琳、娜
聯系學生生活識字:朗讀課文的“朗”
編字謎識字:士兵的心(志)
4、指名讀,開火車讀,正音。
5、朗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三、指導寫字,鞏固識字。
1、出示我會寫的字,指名認讀并口頭組詞。
2、觀察每個字在田字格里的位置,你發現了什么?
3、師范寫,重點指導:“哄、喝、提、題”4個字。
4、學生描紅,把字寫規范、美觀。
5、展示,交流評價。
四、課堂小結,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有哪些收獲呢?
第二課時
一、復習檢查。
1、開火車檢查生字,新詞。
2、指名讀課文。
二、再讀課文、發現問題
1、引導學生按自己喜歡的方式自由讀課文,畫出自己不懂的問題。
2、引導學生大膽提出問題:
如:a、伊琳娜為什么開始很生氣,后來又笑了?
b、朗志萬為什么要“哄騙”小朋友們?朗志萬真的是“哄騙”嗎?
三、合作探究、解決問題。
1、讓學生帶著自己發現的問題,用喜歡的方式讀課文,并試著解決問題。
2、把沒有解決的問題在組內交流,互相補充糾正。
四、全班交流,指導朗讀。
1、思考:“伊琳娜為什么生氣又為什么笑了?
學生找出相關段落,指導朗讀:注意段落中反問的語氣
2、思考:“郎志萬為什么要‘哄騙’小朋友?朗志萬真的是在“哄騙”小朋友嗎?
相機指導“哄騙”、“不能光想,你動手做做看。”
3、指導朗讀。
五、積累語言、拓展延伸。
1、伊琳娜聽懂了朗志萬的話,她可能會說些什么?
2、請你自由想像,伊琳娜可能說的話并寫下來。
3、說說你在生活中聽到或發現過老師,家長說或做的不對的地方,你是怎樣做的?
板書設計:
13、動手做做看
媽媽:不能光想動手做做看
朗志萬:科學家有的話不一定都是對的
伊琳娜:懷疑—受到鼓勵—動手—實踐質問
《動手做做看》 篇14
【教學目標】
1、認識12個生字,會寫12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故事的趣味,并從故事中受到啟發。
3、喚起不迷信權威、不輕信盲從、勇于實踐的意識。
【教具準備】課文錄音,生字卡片。
【教學過程】
教學內容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一、故事引入,激發興趣 。ò鍟簞邮肿鲎隹矗
上課之前,老師想講一個故事給小朋友們聽,看誰聽得最專心。
故事內容:
法國有一個科學家,他的名字叫郎志萬,有一天,他對幾個小朋友說:“一個杯子裝滿了水,再放進別的東西,水就會漫出來。但是,如果放進一條金魚,卻不是這樣。這是為什么?”有的小朋友說:“因為金魚身上有鱗!庇械男∨笥颜f:“是金魚把水喝下去了!崩芍救f都搖搖頭說:“不對!”你們猜猜這是為什么?
1、聚精會神地聽故事。
2、學生七嘴八舌談自己的見解。 通過故事設置懸念,激發學生探究的欲望,拉近課文內容與學生生活的距離,以便于在課文的探究與朗讀中體會文章涵意。
二、初讀課文,感知課文內容 想知道問題的答案嗎?那就快來讀讀新課文吧!
教師巡視學生自學情況,以便隨時給以幫助。
1、檢查自學情況。你知道問題的答案了嗎?你是從哪里知道的?讀讀有關的句子。
說說你是怎樣記住的?
2、指導朗讀第5和最后一自然段。(重點讀好人物的語言)
3、課件出示這兩段中出現的8個生字詞:
伊 琳 娜 志
漫 哎 哄 騙
你能用“哄騙”說一句話嗎?
小結:老師高興地看到同學們的自學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學習任務完成的又快又好。
1、學生用手指著字,自己朗讀課文,尋求問題的答案。生可能出現的答案是:金魚放進去,杯里的水也會漫出來,從第5自然段中看出來的。 郎志萬是故意騙小朋友的,從最后一段話中看出來的。
2、學生同桌在一起練讀。指名朗讀,評價。
3、認讀出示的生字。師生合作讀、同位讀、小組讀、男女賽讀、開火車讀。
指名3~4人說句子。
培養學生良好的讀書習慣,培養學生在語言環境中獨立識字的能力。使學生在自己創設的較為熟悉的語言環境中識字,符合字不離詞,詞不離句的教學原則。三、再讀課文,體會理解 哄騙別人本來是一件不好的行為,科學家郎志萬為什么要哄騙大家呢?讓我們再來認認真真地讀一遍課文,體會一下他的用意。
指名分段朗讀課文,對其他學生提出聽的要求。
相機認識剩下的3個生字。
課件出示生氣和微笑兩張頭像,朗讀屏幕上出示的句子,談出對伊琳娜的看法。
1、讀指定段的課文,重點讀好文中對話。認真聽,聽后認真評議。
讀后談見解:
科學家是想讓小朋友們明白:不能盲目相信別人的話,要動手做做看。
2、師生合作讀,范讀,小組分角色讀,全班齊讀。小組交流。
讀評結合,可以使全體學生都參與到朗讀過程中,對課文的朗讀體現多元化。引導學生聯系生活反思,豐富內心感受。
四、寫字指導 重點指導4個上下結構的字“志、智、獲、慧”。
提示:
“志”要寫得上下勻稱;
“智”要寫得上寬下窄;
“獲”要寫得上小下大;
“慧”要寫得上中下各占三分之一。
認真觀察、練寫生字!五、語文實踐 伊琳娜聽了郎志萬的話,可能會說……
小組交流,選代表班上交流,然后寫下來。
《動手做做看》 篇15
第一課時
[教學要點]
1、初讀課文,認識10個生字,會寫2個字。
2、正確地朗讀課文,抓住伊琳娜的情緒變化的語句,感受故事的趣味,并通過動手做實驗從故事中受到啟發。
[教學過程]
一、談話揭題
1、你知道哪些科學家?
2、今天,我們來認識一位法國科學家,他叫朗志萬。教學“朗、志”,給“朗、志”組詞,出示圖片用“朗志萬 法國 科學家”說一句話。
3、出示伊琳娜圖片,再來認識一個女孩 “伊琳娜”。教學“伊”,給“伊”組詞。
教學“琳娜”,有什么特點?(形聲字,左中右結構)。指出“琳”讀前鼻音。
4、在他們兩人之間發生了什么事呢?學完課文13課 《動手做做看》 你就會明白。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讀課文,要求:
、賹W生大聲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課文,讀好對話。
、跇顺稣n文的小節。
2、檢查反饋
學生分節讀課文。
。├手救f向伊琳娜提了哪個問題呢?請一生來讀第一節。出示這個問題“一個杯子裝滿了水,再放進別的東西,水就會漫出來。如果放進一條金魚,卻不是這樣。這是為什么?”
請別的小朋友也來提提這個問題。
我們一塊兒來讀讀這個奇怪的問題。
、ⅲ┟鎸@個奇怪的`問題,小朋友們有哪些不同反應?
請一生讀2、3節,請一生讀4、5節,請一生讀6、7節。
、#c評學生朗讀
三、探究學文
1、對科學家朗志萬提出的問題,小朋友們有什么反應呢?
學生交流,指導朗讀。
2、伊琳娜怎么想?她又是怎么做?
學生交流。媽媽怎么說?指導讀好媽媽的話。
出示伊琳娜怎么做的句子。抽生讀、齊讀。
3、讓我們也來動手做做看。怎么做呢?
第一步:杯子里裝滿水;第二步,把金魚放進去。
請學生上臺做實驗。要一邊說,一邊做。大家仔細看,水有沒有漫出來呢?
4、看到這個結果,伊琳娜非常----(驚訝),讓,我們用驚訝的語氣讀這個句子。
出示句子“哎呀,和郎志萬說的不一樣,水漫出來了!敝笇Ю首x
5、拓展說話,出示句子:伊琳娜非常生氣,她想:( )。
第二天,她就去找朗志萬,誰能來讀一讀伊琳娜的話。齊讀伊琳娜的話。
6、你覺得朗志萬是不是在哄騙小孩呢?出示朗志萬的話,讀一讀。同桌分角色讀6、7節。
7、拓展說話,出示句子:伊琳娜聽懂了朗志萬的話,高興地笑了,她對朗志萬說:( )。
8、小結:現在,你們明白朗志萬提這個問題的目的嗎?(預設:他就是想通過這個問題告訴我們,平時要動手做做看。不輕信、不盲從科學家。)
伊琳娜就是居里夫人的女兒。我們小朋友也要學習伊琳娜,遇到事情都要動手做一做。
四、鞏固生字
1、出示生字卡片 抽生讀 開火車讀 齊讀
2、給哄、騙組詞
五、寫字
1、哄、騙:分析字形、結構特點。
2、師板寫“騙”。
3、學生書寫。
六、布置作業
1、抄寫生字
第二課時安排:
[教學過程]
一、復習
二、朗讀深化。
1、練習分角色朗讀課文。小組練習讀----競賽讀。
2、伊琳娜值得你學習嗎?為什么,你想對她說什么?
三、拓展
1、從課外書或網上收集科學家說過的一些名言,想想對我們有什么指導意義。
2、讀童話故事〈小馬過河〉,再把自己讀后的感受說給小朋友或爸爸媽媽聽。
四、寫字
反思:上好這堂課,簡單理理自己的思路,有以下幾點:
一、感覺今天同學們學習狀態比較好,因為后天學校安排同學們去春游,心中不免擔心,可能會有個別同學分心,會坐不住?磥恚业膿氖嵌鄳]的,同學們在課堂上表現比較好,不僅都靜下心來,專心聽講,還積極開動腦筋,舉手發言。
二、感覺今天上課比較順。從談話揭題,到隨文識字,到探究學文,直至完成寫字教學,師生配合比較默契,達成預設教學目標。
三、在本課中,識字教學比較扎實。能聯系學生舊知,聯系生活實際,讓學生自主識字。同時,在教學中,結合文本,結合低年級學生實際,安排了幾次比較有效的說話練習。
四、在教學中還是有些遺憾。如在引導學生讀、說朗志萬提的問題時,忽視了引導學生探究問題“奇怪”在哪里?要是能落實“奇怪”,可能效果會更好。
探究關注點:課堂教學高效性,識字教學的有效性的探究
《動手做做看》 篇16
之一
作者:謝贛鶯
課題:13、動手做做看
授課時間:2003年3月9日
教學目標 :
1、會認10個字,會寫9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故事的趣味,并從故事中受到啟發。
3、喚起不迷信權威、不輕信盲從、勇于實踐的意識。
重點難點:
1、重點:認字、寫字、朗讀課文。
2、難點:課文的感情朗讀、喚起不迷信權威、不輕信盲從、勇于實踐的意識。
教學方法:自主探究識字、小組合作檢查、朗讀感悟
教學準備:投影儀、卡片、圖片、古箏曲。
教學流程:
第一課時
一、激情導趣。
1、同學們,你們遇到問題是怎么辦的?
(生自由發言)板書:動手做做看
2、就課題提問。
伊琳娜(出示生字卡片,隨即學生字)。
教師個案:
1、直接揭題。
2、設疑:
、磐ㄟ^預習你知道課文主要寫了誰?他們之間有什么區別?
板書:朗志萬和伊琳娜
他們之間的不同學生可能會說年齡大小,引導學生說出身份的不同。
、剖裁礃拥娜瞬拍芙锌茖W家?
有學問的科學家跟伊琳娜會發生故事呢?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畫生字新詞。
2、找出小朗志萬說的話,做上記號。
三、學習生字。
1、抽讀:開火車認讀生字卡片(必須快速記準字音),舉手搶答組詞。
2、齊讀:去拼音讀(平翹舌、前后鼻音拼讀一遍,連讀三遍)。
3、識字游戲:
A、將生字卡片發到守紀律的學生的手,師問:誰是。生答:我是x,。
B、開火車讀。
4、生互相交換識字經驗。
換偏旁識字:慢—漫篇—騙
偏旁歸類識字:哎、哄
利用形聲字特點識字:琳、娜
聯系學生生活識字:朗讀課文的“朗”謎語:士兵的心(志)
5、認讀新詞:
伊琳娜志氣問題提問提水浪漫朗讀哄騙起哄喝水騙人哄騙
6、寫字指導。
喝、哄:口要寫得高、小一點。
朗:左邊不是良。
提、題:兩個是的區別。
教師個案:
1、自學課文,畫出生字,多讀幾遍。
2、同桌互讀生字和課文。
3、檢查自學情況:
、耪f說你幫同桌糾正了哪個音。
板書這些生字,學生齊讀生字。
、谱R字游戲:①師說生字偏旁,學生猜字;學生說偏旁學生猜字。
、谛⊥瞄_門游戲。
、钦J讀生字詞語。
4、寫字指導:
重點指導:“朗、喝、騙”字。
5、初步感知課文。
⑴課文講了朗志萬和伊琳娜的一件什么事?
、瞥鍪纠手救f的話:一個杯子裝滿……這是為什么?
讀一讀,你讀懂了什么?
教師可做以下引導:別的東西指什么?但是放什么水不會漫出來?
用句式“除了裝滿水的杯子放進其他東西,水都會”
、悄銓@個問題有什么疑問嗎?
四、生練寫生字。
第二課時
一、復習鞏固生字。
教師個案:
1、認讀詞語
2、板畫“杯子”和“金魚”,板書:水漫出來了
二、朗讀感悟。
1、“動手做做看”是誰給我們的建議?為什么要強調動手做做看。
2、結合交流以上問題,朗讀課文有關段落。
媽媽說:“不能光想,你動手做做看!
、僮x句子,體會“光”在句子中的意思。
、诜磸妥x句子,用它隨時提醒自己。
3、圍繞“哄騙”引發爭辯
①伊琳娜生氣地責怪朗志萬“哄騙”了我們,真的是“哄騙”嗎?
結合課文說說理由。
“你怎么可以提這樣的問題,來哄騙我們的小朋友呢?”
A、用恰當的語氣讀這句話。
B、結合上下文理解“哄騙”。
C、你能否換一種語氣說這句話?
、谠趯W生回答的基礎上,使學生明白善意的哄騙能激發孩子動手操作的欲望;不過也要謹防生活中惡意的哄騙,提醒學生正確區別對待。
教師個案:
1、你對這個問題有什么看法?
2、書上的小朋友是怎么說的?
學生讀有關句子,從他們的話里你知道這幾個小朋友同意朗志萬的觀點嗎?
板書:同意
3、你對他們的回答有什么看法?
4、伊琳娜是怎樣想的?
讀句子:伊琳娜覺得他們都沒說對,但自己又想不出道理來。
“他們”指的是誰?代進去讀一讀。
從這句話可以看出伊琳娜同意朗志萬的觀點嗎?板書:不同意
假如你就是伊琳娜你會有什么想法?
從伊琳娜不像其他小朋友人云亦云,可以看出她有什么樣的品質?
。ㄒ凶约旱闹饕,不輕信盲從)
5、遇到問題,你是怎么做的?伊琳娜是怎么做的?
如:查資料、請教等等都是學習的好方法。
讀媽媽的話:不能光想,自己動手做做看!
理解“光”字。
6、伊琳娜在動手做實驗中發現了什么?
出示杯子和金魚,讓學生上臺做實驗。
讀句子:哎呀,和朗志萬說的不一樣,水漫出來了。
7、互動:
此時此刻的伊琳娜會怎么想、老師當記者來采訪。
8、朗讀伊琳娜說的話:
您怎么可以提這樣的問題,來哄騙我們小朋友呢!
理解“哄騙”,多種形式讀。
9、朗志萬真的是哄騙嗎?說說自己的理由。
為什么他會笑?你從他的話里知道了什么道理?
10、伊琳娜為什么聽了他的話高興地笑了?她會對朗志萬說些什么?
教學名言:實踐出真理!
三、朗志萬的話,進行發散思維訓練。
1、我們要學習科學家的科學的態度和思維方式。
2、當我們對科學家的話有懷疑的時候,一定要想辦法證實一下。
教師個案:
三、總結課文。
1、分角色朗讀課文。
2、伊琳娜值得你學習嗎?為什么?你想對伊琳娜說些什么?
四、實踐活動。
1、讀童話故事《小馬過河》把讀后的感受告訴他人。
2、發現他人的過失,有禮貌的指出來。
教師個案:
收集名人名言。
板書設計 : 動手做做看
為
變?——!
教師個案:
金魚圖其他小朋友(同意)
朗志萬水杯圖
水不會漫出來伊琳娜(不同意)水漫出來了
科學家的話不一定是對的,要動手做做看!
作業 布置:搜集科學家的名言,想想對我們有什么的生活與學習有何指導意義。
課后反思:
小孩子的思維最容易被牽引,人云亦云的。比如我們老師上課提一些導向性的問題:“這張圖美嗎?”學生肯定會迎合你回答:“美——”!課程標準強調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鼓勵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以及提倡學生質疑問難。選入這樣的文章無疑是教育孩子做任何事要有主見,敢于質疑的好素材。如果我們教師只停留在“科學家的話也不一定是對的,要動手做做看”這個科學素養的培養定位上,顯然過于膚淺。所以我在教學這篇課文時,設計了“朗志萬和伊琳娜有什么區別”,旨在讓學生明白“朗志萬是科學家,他可以說是知識的權威。”然后緊緊抓住“其他小朋友”和“伊琳娜”對待“朗志萬”提出的問題的不同態度,來引導學生感悟“伊琳娜”身上所發光的品質——那就是敢于向權威質疑,不輕信不盲從。讓學生感悟這道理就是要讓學生做一個生活的有心人。這也是動手做做看的前提,發明創造的關鍵!也是現在小孩所缺少的品質啊!我們天天喊著“尊重學生”,我們可以瀟灑地把課堂對學生拱手相讓,可以允許學生自選作業 ……然而,你可曾想到,往往是我們老師對教材沒有深層的處理,使我們的學生失去了一次提升素養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