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郵票齒孔的故事》AB案
●〇學習目標
①會認“齒”等13個生字,會寫“刀”等12個字詞。
②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了解郵票齒孔的來歷。
③懂得在生活中要善于發現,用心思考,不斷實踐。
a案
課前準備
①學生準備幾枚自己喜歡的郵票,了解有關郵票的知識。
②幾張白紙,別針。
③生字、生詞卡片。
第一課時
簡介郵票、激qing引趣
①出示一枚郵票。同學們知道郵票的用途嗎?(用于寄信、文化交流、欣賞、
記錄重大事件、收藏……)
②每枚小小的郵票都有一個故事,今天我們就要了解一個有關郵票齒孔的故
事。板書課題:郵票齒孔的故事。
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①范讀,讓學生邊聽邊思考:郵票的齒孔是怎么發明的?
②學生自讀課文。
a. 自讀課文,勾畫生字,讀準字音。
b. 同桌互相聽讀課文,互相評議。
③認讀生字卡片,交流記字方法。
④指名輪讀課文,正音。
質疑互答,合作學習
①小組內輪讀課文,讀后提出自己的疑問,小組討論解決。
②提出小組無法解決的疑問,全班討論解決。
具體演示,促進理解
①老師提供幾張紙,讓學生撕下紙中的“郵票”。這樣撕郵票有什么不便?
②同桌讀課文2、3段,合作表演英國發明家阿切爾看到的情形。
③選幾個學生上來,為他們提供紙、別針,讓他們表演課文中的情節,讓學生充分了解阿切爾敏銳的觀察能力。
④導讀第4段,用直線勾畫出阿切爾怎么想的句子,用波浪線勾畫寫郵票打孔機作用的句子。
充分想像,感悟課文
①讀第4段,啟發想像:阿切爾會怎樣進行他的研究工作?(反復構思、畫圖、設計、制作、實驗)
②再讀課文,你認為阿切爾是一個怎樣的人?
③總結課文:正因為阿切爾善于觀察、善于思考,他才成了生活中的有心人,才有了郵票打孔機的發明,從而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了極大的方便。
第二課時
小結所學,交流感受
①輕聲讀課文,思考并回答:帶齒孔的郵票是怎么發明的?看看還有什么不懂的,提出來集體解疑。
②通過讀這篇課文,我們了解了郵票齒孔的故事,認識了阿切爾這個偉大的發明家,我想向阿切爾學什么呢?
③假如阿切爾就在我們身邊,你會對他說些什么?
指導朗讀
①找好朋友商議這篇課文應該怎么讀,反復練讀。
②指名朗讀,適時評議。
③有感情地朗讀全文。
再讀課文,討論交流
①我會認。(把要求會認的生字讀一讀,口頭組詞)
②我會寫。
a. 認讀要求寫的字,口頭組詞。
b. 介紹自己識記這些字(要求寫的字)的方法。(如:“力”字的第二筆不出頭就是“刀”;“你”字去掉單人旁就是“爾”;“扔”字的提手旁換成單人旁就是“仍”)
c. 重點指導“使”“整”“式”的筆順。
③書寫生字。(老師巡視檢查指導,及時糾正學生寫字姿勢)
作業
①完成“讀讀填填”
②組詞。
刀()爾()更()正()
力()你()便()整()
拓展知識
①讀“我知道”。
②讓學生交流自己了解的有關郵票的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