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郵票齒孔的故事》教學雜談(通用14篇)
《郵票齒孔的故事》教學雜談 篇1
《郵票齒孔的故事》教學雜談
【浙江省寧波市海曙區教研室 張敏華】
〖生字不宜過早從語境中脫離〗
“字不離詞,詞不離句”是語文教學界前輩總結出的識字教學規律,至今仍然是指導識字教學的“至理名言”。筆者曾做過一個小實驗:在聽《自選商場》一課教學時,教師請學生交流課外收集的商品包裝上的商品名稱,坐在筆者旁邊的一位小女孩,熟練地讀完了自己手上所有商標的名稱。等她話音剛落,筆者就將她剛讀完的最后一個商標名稱“腹痛水”中的“痛”字寫在聽課本上請她認,不料她搖頭說不認識。接著筆者遮住“痛”字再寫了一個“腹”,她還是不認識,又寫了一個 “水”(剛學過),她馬上讀出來了。最后當“腹痛水”三個字一起出現在她眼前,有趣的現象出現了──小女孩響亮地讀出“腹痛水”。可見,學生識字是要以語言環境為依托的,離開了語言環境孤立地進行識字教學,必然是耗時多而收效微。在《郵票齒孔的故事》教學設計中,教師請學生自由讀課文后,馬上說:“老師把生字寶寶從課文中請出來,你們和他們打個招呼!睆奈闹锌,教師沒有強調要求學生讀幾遍,估計只是讀一遍。試想讀完一次課文頂多只需三五分鐘,馬上要讓學生認讀從課文中脫離出的生字,除非有過目不忘的本領,不然是很難做到的。建議楊老師在學生初讀課文時,讓學生認真通讀一遍后,提出要求:“把生字寶寶從課文中圈出來,自己讀一讀,再讀給同桌小伙伴聽。”這種檢查識字的方法,借助了語言環境,對于學生來說要容易接受。此外,還可以在分自然段朗讀中結合認讀生字或者出示帶生字的句子指導學生進行認讀等。
〖不宜繁瑣地進行字形分析〗
人教版新教材一二年級識字量大,編寫者強調在教學的不同環節增加生字的復現機會以達到鞏固的目標,而非通過繁瑣的字形分析來達成識記的目的。崔巒老師也曾說過:“認字如認人,一回生二回熟,三回四回是朋友!睆奈覀兘萄姥缹W語的孩子認字也有這樣的經驗:出現一個字,通過不同的方式強化他對字的印象,過不久,他就能從其他地方找出這個字,而并不需要分析字的部件組成。在這點上,筆者帶領本地區的教師在實驗階段也走過類似的彎路,每篇課文有十幾個生字,一節課往往要用一大半的時間花在分析字形上,學生感到枯燥乏味,教師費勁無奈。教學進度緩慢不算,而且識記效果不好,因為難點集中,再加上平均用力,所以事倍功半。后來我們通過探究將其改進,即一篇課文有針對性地選擇幾個典型生字進行字形分析,其他生字則滲透在各個教學環節反復呈現,識字效果明顯。可以考慮進行字形分析的字有這樣幾種:一類是生字中有本課要新學的偏旁,一類是字形容易混淆的字,一類是可以幫助學生積累一定識字方法的字。教學《郵票齒孔的故事》一課,建議不妨以“裁”和“撕”為例進行字形分析,因為“裁”容易與“栽”字混淆,同時這兩個字可以幫助學生積累“借助漢字表義的特點識字”的方法。
【浙江省寧波市萬里國際學!⌒芙虞x】
〖畫中寫話〗
語文課程資源包括課堂資源和課外資源。教科書一直是學校語文教育的主要課程資源。面對這一最要緊的課程資源,我們也應與時俱進,改變簡單地“教教材” 的局面,而是“用教材教”,在發揮語文的熏陶、感染作用的同時,把課文作為學習語文的例子來教,強化語言實踐,以多種形式進行寫話訓練,提高學生的語言實踐能力。
“詩中有畫,畫中有詩”,這是古詩的一大特點。我認為在低年級的古詩教學中,還可以提倡“畫中寫話”的訓練,這也就是說,我們教師還可根據古詩中的圖畫進行說話寫話訓練,從而進一步拓展學習。另外,我們還可以鼓勵學生進行畫畫、寫話訓練。
比如《郵票齒孔的故事》是二年級下冊中的兩篇課文,本單元的主題是鼓勵學生探究發現,教學中應注意教材的實踐性。因此,我在學生學完這兩篇課文后,從學生學習的實際需求出發,鼓勵學生動手動腦,親自實踐,自己去設計一枚郵票,并寫出設計制作郵票的經過。自己畫風,再寫出畫風的過程。學生有話可寫,且很有新意。
【廣東省廣州市海珠區前進路小學 張愛芬】
〖從情境入手,增強感染效果〗
著名教育家顧泠沅說:“在課堂教學范圍里對教師最有意義的是學生學習動機的激發,也就是要使學習的內容讓學生感興趣,對有了興趣的事學生就會認真地把它學好。”也就是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亦是最強大的動力,學生求知的興趣一旦被調動起來,他們就會積極參與,努力探索,樂此不疲。在教學中創造性地開發教材,在課堂教學中創設多種情境,學生就會在不知不覺中一次又一次入境,一次又一次心動。
以低年級的語文為例,教材形式多樣,其中有講述事情的敘事文章如:《郵票齒孔的故事》等。根據不同文體去尋找不同角度的切入點,以求調動孩子們的興趣。
總之,情境的創設既豐富了學生的想象力,提高了學生的表達能力,同時也把課堂激活了。
教學的活動從本質上講,不是教師教,學生學,而是教師正確地、恰當地組織學生的學習活動,以實現教學過程的積極性。
《郵票齒孔的故事》教學談
我教學的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二年級下的第十四課,這篇課文是第四組的第二篇課文。本組課文的教學目的是培養學生愛動腦、勤動手的好習慣,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
而本篇課文是一個發明齒孔郵票的故事,一個有發明家阿切爾身邊的偶然小事引發的發明故事。本篇課文我安排了2個課時。
第一課時的主要目的是以識字為主:
1、我先用課件導入,是為了激發同學們的興趣。
2、教師先范讀課文,要求同學們認真聽,這是為了鍛煉同學們聽的能力,并初步感知課文。
3、然后合作學習生字,并運用到我們的識字方法,是為了鍛煉同學們的小組合作能力。
4、讀帶有生字的詞語和句子,是為了鞏固本堂課所學的生字。
5、接著安排了游戲,是為了讓同學們加深生字的印象,寓教于樂。
6、最后用課件顯示了“我知道”的內容,是為了讓同學們更直觀的了解、認識郵票。
讓學生從課文中受到啟發,學會留心身邊的事物,從身邊的小事做起,從利用身邊的材料做起,經常自己動手,或者互相協作做做看,學會獨立思考、大膽創造。
《郵票齒孔的故事》教學談
記得那還是二年級下學期的一節語文課,是我從教十幾年來最難忘的一節課,是我感到最快樂的一節課,也是我感受最深的一節課。那節課學習的課文是《郵票齒孔的故事》,當我和學生們一起學完這篇課文,在要結束課文時,我說道:“學了這篇課文,此時此刻你想說什么?”幾只小手高高的舉起。我點了一個叫牛江昊的同學,他說:“我想說一個詞,那就是‘創造’”。聽了他的發言,我為之一震,立刻伸出大母指夸獎道:“說得好!你真是太棒了!”在他的啟發和我的夸獎下,小手舉得更多了,更高了,有的說“智慧”,有的說“觀察”,有的說“動手動腦”,還有的說“勤思勤問”,這時又有一個叫劉毅偉小男孩站起來說:“王老師,我想說句話,‘觀察才能有創造!’”,聽到這兒,我激動的說:“你太聰明了!來同學們,我們把掌聲送給他!”,教室里立刻響起了一片掌聲。在這掌聲中,學生思維的閘門被打開了,一句句富有哲理的話像一顆顆明亮的珍珠展現在同學面前,特別是當聶繼炎的一句最經典的話一出口,立刻贏得了同學們熱烈的掌聲,這句話是“無論學習和生活,都離不開動手和動腦。每一種發明和發現,都要認真的思考,不斷的去實踐!蔽医蛔刃牡南矏偞舐曊f到:“你太了不起了!同學們你們太偉大了!”于是我在黑板上寫下了她說的這句話,并在這句話的后面寫下了她的名字。就這樣一句學生格言或者說學生的“名人名言”誕生了。學生們此時也非常興奮,都在積極的思考,都想創造出自己的名人名言。此時,同學們思維的大門被打開了,智慧的火花在碰撞,心與心在一起相互交融。他們的話語是那么的樸實、那么的稚嫩,但那是來自于內心的聲音,來自于心靈的語言,是學生與作者,學生與教師思想上的共鳴。從那以后,每學完一篇課文,同學們都會把他們學習本文后的感受,以格言或名言的形式呈現出來。現在每位同學都有自己的名人名言。
由此我想到,我國自古就有教育者提出了“親其師方能信其道”的觀點,而蘇霍姆林斯基也曾經說過:應該讓我們的學生在每一節課上享受到沸騰的、多姿多彩的精神生活,F代教育的觀點也要求教師為學生創造一個民主和諧的氣氛,讓學生在老師的熱愛、尊重、期待中去主動學習,為實施新課程創造必要的條件。這也許就是新的課程給我們帶來的課堂教學中建立新型的師生關系,一種互動、和諧、教學相長的師生關系。在課堂教學中我讓學生自信地想、大膽地說,賦予他們思想的自由、感情的自由、創造的自由,給他們一片自由翱翔的藍天。新課程教育不是單一的學科教育,不是給學生上一門名為“新課程理念”的課,而是教師要將新課程理念融入到課堂教學中去的一種思想、一種強烈的意識和切實的行動。新課程急待實施,最主要的是要發揮課堂教學為主渠道的作用,把握契機,巧妙施教,努力將新課程理念落在實處。教師要將新課程的理念融入到課堂教學中去的一種思想、一種強烈的意識和切實的行動。它要求要面向全體學生,充分發掘學生的天賦條件,通過科學有效的途徑和手段使其在基本素質方面打好基礎,為未來的發展創造良好條件。
《郵票齒孔的故事》教學雜談 篇2
復習生字
拓展課文內容
①朗讀課文。
②老師出示一版郵票:一直到現在,我們都還在用阿切爾發明的郵票打孔機,經過這打孔機打孔后的郵票飛向四面八方。有關郵票的.故事還有許多,不知小朋友們搜集到了哪些有關郵票知識的資料,誰來介紹一下?
③學生發言,分享信息。
比比誰聰明
①老師問:“阿切爾通過觀察別人解決問題的辦法,自己經過研究,發明了郵票打孔機。可是當郵票撕下來以后,身旁沒有膠水,沒法把郵票貼到信封上,這該怎么辦呢?誰能像敢想敢做的阿切爾一樣來解決這個難題?”
學生思考,回答:
將郵票背面涂上特制膠水,使用時只需用水將郵票背面打濕,就可以把郵票粘在信封上了。
②小朋友們真是厲害,不比發明家阿切爾差,老師相信你們就是未來的發明家!在我們生活中還有些日用品用起來不方便,你們動動腦筋,想想怎樣把他們改進得更方便,并動手做一做,在本周的班會“小小發明家展示會”上展示展示。
練習寫字
①讀讀要寫的字。
②小組交流,如何把字寫好看。
(注意提醒:“仍”“硬”都是單人旁,左窄右寬,左右兩部分要寫緊湊;“英”的第七筆撇要出頭;“整”上半部右邊是反文兒,不是折文兒,三個部件要寫緊湊)
③老師范寫難寫的字。
④學生完成“我會寫”,老師巡視。
⑤學生展示自己寫得最漂亮的字。
完成課后題“讀讀填填”,閱讀“我知道”
、倏陬^練習(多個)
、谔羁眨ㄒ粋)
③閱讀“我知道”,讀學習伙伴的話,引導學生課外收集郵票,為本組展示臺的活動做準備。
《郵票齒孔的故事》教學雜談 篇3
《郵票齒孔的故事》是人教版小學二年級下冊的一篇講讀課文。是本冊教材中“用心思考,勇于創造”主題單元的第二篇課文。本學期,我校開展了“高效課堂”的教學研究。我就選了這一篇課文來嘗試。下面就是我教學中的一點體會:
1、落實教學目標:本課是一個由發明家阿切爾身邊的偶然小事引發的發明故事。這個故事能給孩子很大的啟發,小小的齒孔中閃耀著智慧的火花,能讓孩子們懂得發明與生活只有一步之遙,并不是高不可攀的事情。而要達到這一目的,我想就必須引導學生去感悟一些重點詞句,并且讀中要有所側重。
這篇課文篇幅較長,但情節簡單,語言平實,更適宜默讀。在教學時,首先,我讓學生在學習中默讀課文,思考:帶齒孔的郵票是誰發明的?怎么發明的?邊默讀邊思考。第三、四自然段是朗讀感悟的重點,接著我抓住“阿切爾被那個人的舉動吸引住了。”這句話為切入點,重點引導學生自讀,抓重點詞句悟讀、品讀、老師引導讀等。讀的方式多種多樣,通過反復朗讀,學生自然而然理解了課文,并明白了這樣一個道理:只要做生活的有心人,留意身邊的事,多動腦筋,思考研究,每一個人都有發明創造的機會。
2、充分利用課文插圖。插圖形象地描繪了阿切爾被那位先生深深地吸引住的神態,動作。教學中,我重視利用課文中的插圖,引導學生仔細觀察:從哪些地方可以看出阿切爾被吸引住了?學生把圖文結合起來,對課文內容理解得更深了,同時,學生的觀察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在感悟基礎上,再引導學生通過想象阿切爾動手研究的過程會遇到什么困難,他是怎么做的?課文中只是寫阿切爾開始了研究工作,很快郵票打孔機制造出來了,沒有具體寫他如何研究和制造打孔機。這時我出示郵票打孔機的圖片后,又設計了一個問題:“世界上第一枚有齒孔的郵票是 1854年發行,與課文中的故事發生的時間1848年有六年之久,這期間阿切爾可能都在做些什么?”我設計這個問題既是為了培養學生探究課文,合理想象的能力,也是為了后面揭示人物品質埋伏筆。進一步體會到阿切爾發明郵票打孔機的過程需要仔細觀察、需要動腦筋思考,需要動手研究,需要不斷克服困難。
3、深刻了解人物品質。如今是信息時代,成年人拿筆寫信貼郵票寄信聯絡的現象相對較少,二年級的孩子們幾乎沒有接觸郵票,教材上教學內容離學生相對較遠,學生對郵票不了解,就難以理解郵票打孔機發明的重要意義、難以理解本單元的單元目標“用心思考,勇于創造”。所以,我認為,只有讓學生了解郵票在生活中的重要意義,才能明白郵票齒孔發明的重要意義。在讀完課文后對阿切爾的認識只停留在他是一位善于觀察、善于思考的人,會忽視了作為一名發明家其內在的精神境界就是一心想著怎樣為人們提供更好的服務。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我邊指導學生讀描寫阿切爾想法的句子,邊啟發學生了解阿切爾發明郵票打孔機的真實目的,讓學生對發明家有了一個更深刻的認識,潛移默化地使學生在讀書中受到人文精神的熏陶。
4、密切與生活相連:考慮到當今是盛行電話,手機的通訊時代,孩子們對郵票,信封,齒孔了解不深。因此,課前讓學生收集郵票,觀察郵票及了解有關郵票的資料,在課堂上,我利用網絡資源查找到一些郵票的圖片,展示給孩子們,認識到郵票的同時,也了解到郵票是“微型百科全書”。
最后我設計“你知道生活中還有哪些東西也有齒孔?”這個問題讓學生能進一步了解“齒孔”及其作用,了解生活中的事物,真正使“語文生活化,生活語文化”。學生由郵票聯想到其它物品,體會到了打孔機給人們生活帶來的方便和影響,對阿切爾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教學目標中的情感目標自動實現。
整體而言,這節語文課體現了以學生為主體,以讀代教,讀中有悟,讀中有想的教學理念,既上得扎扎實實,又較好地落實了教學目標。
《郵票齒孔的故事》教學雜談 篇4
項 目
內 容
研討意見
教學
目標
1、 能夠認讀本課的生字和詞語,積累一些數量詞,能夠流利地朗讀課文。
2、 通過體驗和操作,了解郵票齒孔的好處。
3、 了解阿切爾發明郵票齒孔的過程,初步培養學生善于觀察、勤于思考、勇于創造的品質。
重點
難點
1、重點:認字、寫字、朗讀課文。
2、難點:養成留心觀察,樂于發現,善于探究的好習慣。
教具
學具
準備
教學準備:
1、 幾張連在一起的郵票;
2、 每個小組一個信封,一張沒有齒孔的郵票,膠水;
3、 課件
教
學
過
程
一、 激趣揭題:
1、(出示幾張郵票)同學們,這是什么?(隨機板書“郵票”)
郵票有什么用處?
2、早在100多年前的1840年,英國就發明了郵票。(出示圖片)和現在的郵票比一比,你發現了什么?(隨機板書“齒孔”)
3、關于這個小小的齒孔,還有一個故事呢。S機板書“故事”)
二、自讀識字
1、要想知道這個故事,你要先學會這些生字(課件出示)。請小朋友讀讀課文,遇到這些生字就多讀幾遍,注意讀準字音,記住字形。等會告訴大家,你學會了哪幾個字。)
(指名讀讀生字,其他學生跟著讀;抽“撕、究、裁”說說是怎么記住的。)
三、合作交流
2、猜猜字謎。
3、單個的生字會讀了,這些詞語能難倒我們班的小朋友嗎?(課件出示)請個小老師帶大家讀一讀。
4、(生字、詞語都會了,你會寫嗎?)學寫生字“式”。你覺得寫這個字的時候要注意什么。讓學生進行書寫練習;蛘甙才胚@個練習{積累數量詞,課后的“讀讀填填”}
三、品讀領悟
1、這些生字和詞語回到了課文中,你還能認出他們,把課文讀正確,讀流利。
2、學生自由讀課文,然后指名4人讀課文。
3、現在你知道郵票的齒孔是誰發明的嗎?你可以從課文中找到有關的句子,并且大聲讀一讀嗎?
4、書上有這么一句話“阿切爾被那個人的舉動吸引住了。”那個人是誰?他有什么舉動?你能告訴你的同桌嗎?(再一起讀讀課文第三自然段)
四、鞏固延伸
1、現在老師就要請各小組合作,用今天學到的知識,來幫老師解決一個難題:在每一組的信封里,有一大張沒有齒孔的郵票,你可以撕一張下來,貼在信封上嗎?
2、你剛才是用課文中哪一段介紹的知識幫老師解決這個難題的?
3、那全世界各地的人都要使用郵票,難道也這樣一張一張用針刺出來嗎?阿切爾也想到了,他是怎么做的呢?(在課文中找找有關的句子,讀一讀。自由讀,指名讀)
4、阿切爾的發明到現在還在被應用,你拿出自己準備的郵票,請沿著齒孔,把郵票撕下來,貼在信封上。和剛才用針刺比一比,你有什么感受?
5、正是由于阿切爾仔細觀察,開動腦筋,而且不斷實驗,才發明了郵票打孔機。你現在想對他說些什么呢?
五、識字、寫字。
1、出示要求認識的生字,讓學生看看哪些字已經認識了,講講是怎么認識的。把它挑出來,并讀給別的小朋友聽。
2、結合語句認識生字:倫敦、研究。
3、借助漢字特點識字。
。1)借助漢字表義的特點識“裁”“撕”。
(2)借助漢字表音的特點識“究”“政”。
4、運用多種方式鞏固識字。
。1)“我說你找”。
一個同學說出課文中含生字的詞語,另一個同學在文中找出來。
。2)“我指你認”。
一個同學指生字,另一個同學快速讀出來,再說出課文中的詞語或用字組詞。
(3)“找一找”。在生活中找一找本課的生字。
5、寫字指導。
刀、仍、便,是新認的字。“刀”字便”二字與“使”字結合起來引導學生寫好單立人。“仍”字右邊第一筆是“橫折折折鉤”,第二筆是撇。“便、使”右邊十分相似,重點如下:上橫宜短,“口、曰”要扁,撇應先“豎”捺須伸展。“英”字第七筆撇上邊要出頭。“式”字的第四筆是提,不是橫,斜鉤要寫美觀。
6、學生習字。
板書
設計
郵票齒孔的故事
阿切爾看到:拿翻找摸求助取刺撕會觀察
阿切爾想到:機器打孔肯動腦
阿切爾做到:研究造出勤動手
《郵票齒孔的故事》教學雜談 篇5
【教學目標】
1、會認13個生字,會寫6個字。
2、初讀課文,整體感知文章大意。
【教學重點難點】
識字:指導學生利用識字板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自主識字。難字“敦”“裁”。
寫字:重點引導學生觀察發現,抓關鍵筆把字書寫正確、美觀。指導區分“使”和“便”。
【教具準備】
課件;郵票冊;別針、小刀、郵票圖片。
【學生預習】
勾畫生字;朗讀練習;了解有關郵票的知識并收集郵票。
【教學過程】
一、欣賞郵票,激情引趣
老師:同學們,你們有集郵嗎?看看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什么?(出示郵票冊──“中國郵票”)──和學生一起欣賞人物、風景等內容的幾組郵票。
老師:下面老師考你們兩個有關郵票的小知識,看誰知道。
1、我們習慣上說“一什么郵票?”(老師手拿“一枚郵票”指名說──出示詞卡“一枚郵票”齊讀)
2、師:看看這(出示一大張郵票,指“齒孔”),知道這是什么嗎?(指名說──出示詞卡“齒孔”齊讀)
老師:今天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個有關郵票齒孔的故事。
出示課題:14、郵票齒孔的故事。(指名讀,齊讀,強調翹舌音“齒”。)
二、初讀課文,檢查預習
1、老師:下面就請同學們輕聲讀課文。老師這里有兩個要求:
第一,讀準字音,想辦法記住生字;
第二,盡量讀通句子,自己覺得難讀的句子或段落多讀幾遍。
2、出示生詞認讀:
裁開 裁剪 使用 倫敦 撕開 研究 郵政部門 政府 仍然
3、出示包含生字詞的句子:先自讀再指讀點撥:
老師:接下來由老師檢查檢查,這幾個句子你能讀好讀懂嗎?
、琶棵多]票的四周沒有齒孔,使用的時候得用小刀裁開。
、颇莻人從西服領帶上取下一枚別針,在每枚郵票的連接處都刺上了小孔,郵票便很容易地被撕開了,而且撕得很整齊。
⑶阿切爾想:要是有一臺機器能給郵票打孔,不是很好嗎?他開始了研究工作。
、扔]政部門立即采用了這種機器。直到現在,世界各地仍然使用郵票打孔機。
三、悟讀課文,了解故事
1、默讀課文,邊讀邊想:阿切爾是怎么發明帶齒孔的郵票的?從中你悟到了什么?
2、讀第四自然段,感受阿切爾的科學態度。
(1)哪句話寫出了阿切爾善于觀察生活小事。
出示:阿切爾被那個人的舉動吸引住了。理解什么叫“吸引”想象生活中你有沒有被什么舉動吸引住?
3、那個人什么舉動?讀第三自然段,感受那個人的聰明。
此時此刻,阿切爾產生了一個想法,出示想法,讀想法。
4、阿切爾怎么就能想出這辦法的呢?這要追溯到當時郵票的缺陷上,課文那幾個小節告訴我們當時郵票使用的不方便呢?
5、讀第一、二自然段,感受當時郵票的不方便
師:用小刀裁郵票使用起來多不方便,用別針刺也不是長久之計,要是有一臺機器代替人工操作,該有多好!
6、接著阿切爾開始了研究工作,很快,打孔機造出來了,帶給人們多大方便,感受方便
師:郵票打孔機的發明,不僅應用于郵政事業,而且廣泛推廣于現實生活中,你能舉例說說嗎?
四、深化情感,讀寫結合
小朋友,阿切爾為什么能發明出郵票打孔機?難道阿切爾天生就是發明家嗎?你從阿切爾身上感受到了什么?
寫一寫你的感受:——————————————————
五、課外拓展,激發集郵的愿望
1、讀讀受生活小事的啟發,從而有所發明的故事。如《鋸的發明》、《牛頓發現萬有引力》、《瓦特發明蒸汽機》
2、讀課后的《我知道》,了解集郵的作用,激發學生集郵的愿望。
《郵票齒孔的故事》教學雜談 篇6
教材分析:
這是一個發明帶齒孔的郵票的故事,一個由發明家阿切爾身邊的偶然小事引發的發明故事。這篇課文告訴我們的,不僅僅是帶齒孔郵票的發明經過,它還告訴我們,發明并不神秘,并不遙不可及。只要做生活的有心人,留意身邊的事,多動腦筋思考研究,每個人都有發明創造的機會。
學生分析:
學生默讀課文后,一定會有所感悟,而每個人感悟到的又不盡相同,要鼓勵學生談自己的感受。
教學目標
1.會認13個生字,會寫12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從帶齒孔郵票的發明過程中受到啟發。
3.懂得生活中要留心觀察,樂于發現,善于探究。
教學重點難點:
1、重點:認字、寫字、朗讀課文。
2、難點:養成留心觀察,樂于發現,善于探究的好習慣。
教學方法:自主探究識字、小組合作檢查。
教學準備:
1、學生課前搜集郵票,了解有關郵票的知識
2、生字卡片、課件
3、白紙幾張、小刀、針
課時安排: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創設情境,揭示課題
1、出示不帶齒孔的最早的“黑便士”郵票的圖片吸引學生
師:課前老師讓同學搜集郵票,今天老師也帶來了郵票?矗@是世界上最早的郵票,它的名字叫:黑便士:
2、再出示帶齒孔的郵票
師:這是現在正在使用的郵票,請同學們仔細觀察,看看這兩枚郵票的四周有什么不同?
生:一張有齒孔,另一張沒有。
師:是呀,你們可別小看這小小的齒孔,它的發明還有一個精彩的故事呢!今天我們就來學習:郵票齒孔的故事。板書課題。
4、齊讀課題。
。ㄔu:出示郵票吸引學生學習興趣,通過兩枚郵票的比較,直接導入課題,過渡簡潔、自然。)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識記生字
1、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師:請同學們自由讀課文,要讀準字音,讀通句子,不認識的字問問下面的小魚。
2、識記生字。師:生字認識了嗎?
生:認識了。
師:老師來考考你們,請同學們看屏幕自己先認讀詞語
生自由認讀。
師:請一個小老師領讀。
生領讀。
師:讀得真好!去掉拼音還認識嗎?現在同學們拿出生字卡片,同位先互相認讀。
生同位認讀生字卡片。
4、運用多種方式鞏固識字。
(1)做游戲“開火車”認讀生字。
師:咱們來做開火車的游戲吧!看哪列火車開得順利。
生接讀生字。
。2)“看看聽聽找找”的游戲。
師:請同學們認真看老師做動作,仔細聽老師的話,快速地在生字卡片中找出相應的生字。
師做動作生猜“裁、剪”兩字。
師:聽字謎:九個洞。
生:究。
師:英國的首都。
生:倫敦。
師:借一半扔一半。
生:仍。
。ㄔu:從自瀆詞語到生字認讀,自主學習、同位合作認讀,認讀生字有開火車讀、游戲認讀識字方法形式多樣,充分調動了學生各種感官識記生字,提高了學生學習興趣和識字效率。)
三、寫字。
1、寫字指導。
師:生字我們很快地認識了,相信寫字會寫得更好。下面我們再來寫幾個生字。
師示范仍字。“仍”字右邊第一筆是“橫折折折鉤”,第二筆是撇。“便、使”右邊十分相似,重點如下:上橫宜短,“口、曰”要扁,撇應先“豎”捺須伸展,要寫美觀。
2、學生習字。
(評:《大綱》中明確規定了對小學生寫字的要求,那就是:要把字寫得正確、端正,有一定的速度,行款整齊,版面干凈。學生要達到這個要求,一是教師要率先垂范,教師的字要寫得好。二是教師要會指導學生寫字。教師教學生寫字不是自己把范字寫,讓學生照寫了事,而是要向學生講清寫字的要求。在教學生寫字時,要先讓學生觀察字的結構特點、間架比例,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等,然后示范寫字,邊示范寫時邊向學生說出字的寫法,筆畫特點。最后讓學生按照要求寫一個,將寫好的字和師示范字比一比,找一找差距,再說說字的特點,然后再寫,最后完成所要寫的字。強調學生寫字要練速度,注意行款的整齊性。引導學生寫字不是單純地照抄照搬,而是寫每一個字的時候都要多動腦。要學會處理筆畫的長短`、粗細、俯仰、向背和偏旁寬窄,大小高低,主次等,還要掌握漢字的間架結構。學生明確了寫字的要求,有目的地練習,寫起字來也會得心應手。)
四、朗讀感悟課文。
1、自由讀課文,要求讀順。
師:請同學們默讀課文,邊讀邊思考:是誰發明了帶齒孔的郵票?
生默讀。
2、學習課文第二、三、四自然段。
師:誰來告訴老師答案?
生1:是阿切爾。
師:你是從課文的哪個自然段知道的?
生:第四自然段。
師:誰來讀讀這個自然段的第一句話?
生讀。
師:那個人是誰?那個人做了怎樣的舉動吸引了阿切爾?
生答。
師:在課文的哪個自然段?到底是誰呢?我們來讀讀課文的第三自然段。
生讀。
a、以“阿切爾被那個人的舉動吸引住了。”為突破口。
師:那個人做了什么樣的舉動,以至于阿切爾被他吸引?理解“吸引”一詞,使學生感受到阿切爾能細心觀察生活的細節。
生齊讀此句話。
b、師:從課文中哪些句子可以看出那個人和阿切爾都很善于動腦筋?怎樣讀這些句子才能突出他們在用心思考呢?組織學生進行比較讀。
(讓學生用鉛筆尖,刺一刺白紙,然后撕一撕,體驗有了齒孔之后所帶來的方便。)
c、師:“英國郵政部門立即采用了這種機器。”中“立即”一詞可以換成什么詞?通過這個詞你知道了什么?
d、師:“直到現在,世界各地仍然在使用郵票打孔機。”從“仍然”一詞你又知道了什么?用敬佩的語氣讀第四自然段中的后兩句。
3、學習第一段(略講)自讀。(要求讀順。)
4、齊讀。
(評:課文的第二、三、四自然段,情節簡單,語言平實,因而采用放手讓學生自讀自悟,通過實踐操作探究齒孔給生活帶來了方便,感悟原來發明就在身邊,并不是件難事,并進行開放性的交流,使學生成為真正學習的主人。)
五、明理導行
1、師:郵票的齒孔還給我們現在的生活帶來了啟發,你能說說我們身邊類似的例子嗎?
生1:衛生紙之間的空隙。
生2:一些食品的包裝袋。
生3:藥品的包裝袋等。
2、師:一個是用別針刺孔撕開郵票的先生,一個是發明家阿切爾,你喜歡誰呢?為什么?
生1:我喜歡那位不知名的先生,因為他遇事能動腦想辦法,說話彬彬有禮;生2:我喜歡阿切爾,因為他能細心觀察,用心思考,并且能把自己的想法付之行動,發明了郵票打孔機,給更多的人帶來方便。
師:是呀,從牛頓到愛迪生,從伊琳娜到阿切爾,無一不告訴我們:發明并不神秘,并不遙不可及。只要做生活的有心人,留意身邊的事,多動腦筋思考研究,每個人都有發明創造的機會。
。ㄔu:課本里的知識都來源于生活,教師的教學在立足于課堂的同時,還應根據學習的需要,把它引伸到生活這個大課堂,創造條件,課內課外有機結合,知識與生活緊密聯系。此時,學生思維活躍,能結合生活實際,聯想動腦,活學活用。)
六、實踐活動。
1、讀課后“我知道”的內容,了解郵票的一些常識。響應學生伙伴的提議,去收集一些郵票2、
2、作業布置:找一找、講一講受生活小事的啟發,從而有所發明創造的故事,比如《瓦特發明的蒸汽機》、《牛頓發現萬有引力》。
課后反思:用無齒郵票和有齒郵票的不同引出“齒孔是怎么發明的?”創設了問題情境,激發了學生學習的興趣,為學生自主學習,主動探究新知創設了一定的條件。課文的第二、三、四自然段,情節簡單,語言平實,因而采用放手讓學生自讀自悟,通過實踐操作探究齒孔給生活帶來了方便,感悟原來發明就在身邊,并不是件難事,并進行開放性的交流,使學生成為真正學習的主人。最后讓學生欣賞自己集的郵票,培養學生的興趣和愛好。
《郵票齒孔的故事》教學雜談 篇7
教學目標:
1.會認13個生字,會寫12個字。
2.自主感悟重點詞句,從帶齒孔郵票的發明過程中受到啟發。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懂得生活中要留心觀察,樂于發現,善于探究。
教學重點:引導學生通過重點詞句的感悟,懂得發明和生活只有一步之遙,并不是高不可攀的事情。培養學生從小養成觀察、分析、動手的好習慣。
課前準備:生字卡片、郵票(帶齒孔和不帶齒孔的各一張)、插圖。
課時安排:兩課時
第一課時
一、談話揭示課題。(出示“黑便士” 郵票)誰知道這是什么?(板書:郵票)(撕開郵票)你們看,這些撕開了的小孔象什么?這就叫做:齒孔(板書)別看這小小的郵票齒孔,它的發明還有一段精彩的故事呢?(補齊課題)。
二、感知
1、自由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合作學習交流識字方法,互相檢查、指正。結合語句認識生字:倫敦、研究。 借助漢字表義的特點識“裁”“撕”。 借助漢字表音的特點識“究”“政”。
3、運用多種方式鞏固識字:你指我認——看口型猜字——做動作識字。
三、讀思
1、默讀課文,你讀懂了什么?還有什么問題?
2、小組討論:帶齒孔的郵票是怎么發明的?從中你感悟到了什么?
四、交流
以“阿切爾被那個人的舉動吸引住了”為突破口感悟。
1、“阿切爾被那個人的舉動吸引住了”從這句話你知道了什么?
2、看插圖你能想象出當時阿切爾的動作神情嗎?學一學他的樣子,理解“吸引”一詞,使學生感受到阿切爾能細心觀察生活的細節。
3、從課文中哪些句子可以看出那個人和阿切爾都很善于動腦筋?怎樣讀這些句子才能突出他們在用心思考呢?
比較讀——范讀——練讀——比賽讀。
4、讓學生撕一撕有齒孔的郵票,體驗有了齒孔之后所帶來的方便。
五、練習
填空
一位先生 一位( ) 一臺( ) 一臺( )
一張( ) 一張( ) 一把( ) 一把( )
六、書寫
本課要寫的字中有三個字(刀、仍、便)是新認的字。 “仍、便”二字可以與“使”字結合起來引導學生寫好單立人。單立人的寫法學生已經多次接觸,應該比較熟悉,因此可以放手讓學生書寫。但三個帶單立人的字的右半邊應該細致地指導一下。“仍”字右邊第一筆是“橫折折折鉤”,第二筆是撇。“便、使”右邊十分相似,可以在找到差別的基礎上指導寫美觀。指導的重點如下:上橫宜短,“口、曰”要扁,撇應先“豎”捺須伸展。
1、學生觀察練習書寫,教師巡視,指導難寫的字。
2、交流展示,互相評價。
第二課時
一、復習
1、認讀生字:開火車競賽讀、摘果子游戲。
2、指名讀阿切爾被那個人吸引的內容。
二、讀思
自由讀課文最后一自然段,思考:
(1)“英國郵政部門立即采用了這種機器。”中“立即”一詞可以換成什么詞?通過這個詞你知道了什么?
。2)“直到現在,世界各地仍然在使用郵票打孔機。”從“仍然”一詞你又知道了什么?用敬佩的語氣讀第四自然段中的后兩句。
三、拓展
1、郵票的齒孔還給我們現在的生活帶來了啟發,你能說說我們身邊類似的例子嗎?可采用什么方法解決?
如:衛生紙之間的空隙,一些食品的包裝袋,藥品的包裝袋等等。
【引導學生在生活中發現小發明的實例,激發留心觀察生活,勇于探究,樂于發現的興趣。】
2、一個是用別針刺孔撕開郵票的先生,一個是發明家阿切爾,你喜歡誰呢?為什么?
【此處有的學生可能喜歡那位不知名的先生,有的學生可能喜歡阿切爾,教師都要給予鼓勵,同時還要順著學生的思路,相機引導:牛頓到愛迪生,從伊琳娜到阿切爾,無一不告訴我們:發明并不神秘,并不遙不可及。只要做生活的有心人,留意身邊的事,多動腦筋思考研究,每個人都有發明創造的機會。】
四、實踐
1.讀課后“我知道”的內容,了解郵票的一些常識。學習伙伴之間互相交流自己收集一些郵票。
2.故事會。找一找、講一講受生活小事的啟發,從而有所發明創造的故事,比如《瓦特發明的蒸汽機》、《牛頓發現萬有引力》。
【這一實踐活動的安排與教材內容緊密聯系,加強了語文的實踐活動,讓孩子們走出校門,走進生活,在生活中學習語文,運用語文!
五、書寫
1學生觀察,練習書寫。
2教師根據實際情況,重點指導:“英”字第七筆撇上邊要出頭。“式”字的第四筆是提,不是橫,斜鉤要寫美觀。
3、學生互相評價打等級。寫不好的字可以再寫幾個,直到自己滿意為止。
伴教錦囊
相關鏈接
1、郵票的齒孔: 齒孔是郵票外觀的一個重要特征。早期郵票的齒孔基本可分為線齒和孔齒兩類。線齒又細分為占線、弧線、蛇形、矩形幾種孔齒則有圓形、菱形等區別。根據打孔設備和程序的不同,打孔方式主要有線式、梳式、整式三種。根據打孔外觀效果,又可以分光齒、毛齒、盲齒三種。
2、目前我國使用的郵票種類: 有普通郵票、紀念郵票、特種郵票、“文”字郵票、編號郵票五種。
3、我國最早發行的有水印郵票是“小龍”郵票,其水印圖案為太極圖。
閱讀在線: 世界最早的宇航員
1961年4月12日,蘇聯的加加林成了人類飛往宇宙的第一個宇航員。
然而,在加加林登上飛船前四百多年,即公元1500年,我國有一位學者萬戶,就開始研究利用火箭來實現人類飛向宇宙的理想,并冒著生命危險做了世界上首次航天實驗。萬戶把47枚當時最大的火箭綁在一把椅子的后面,自己坐在椅子上,一手拿一個大風箏,讓別人同時點燃47枚火箭,希望借火箭的力量送他上天。但是,震耳欲聾的爆炸聲過后,只見煙霧彌漫,碎片紛飛,再也找不到萬戶這個勇敢的人了,F代科學家為了紀念這位世界上最早的宇航員萬戶,把月球背面的一個火山口命名為“萬戶火山口”。
《郵票齒孔的故事》教學雜談 篇8
學生分析:
學生默讀課文后,一定會有所感悟,而每個人感悟到的又不盡相同,要鼓勵學生談自己的感受。
教材分析:
這是一個發明帶齒孔的郵票的故事,一個由發明家阿切爾身邊的偶然小事引發的發明故事。這篇課文告訴我們的,不僅僅是帶齒孔郵票的發明經過,它還告訴我們,發明并不神秘,并不遙不可及。只要做生活的有心人,留意身邊的事,多動腦筋思考研究,每個人都有發明創造的機會。
學習目標
1.會認13個生字,會寫12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從帶齒孔郵票的發明過程中受到啟發。
3.懂得生活中要留心觀察,樂于發現,善于探究。
教學流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 ;
二、識字寫字
1.出示要求認識的生字,讓學生看看哪些字已經認識了,講講是怎么認識的。把它挑出來,擺到一邊,并讀給別的小朋友聽。
2.結合語句認識生字:倫敦、研究。
3.借助漢字特點識字。
(1)借助漢字表義的特點識“裁”“撕”。
(2)借助漢字表音的特點識“究”“政”。
4.運用多種方式鞏固識字。
。1)“我說你找”。一個同學說出課文中含生字的詞語,另一個同學在文中找出來。
。2)“我指你認”。一個同學指生字,另一個同學快速讀出來,再說出課文中的詞語或用字組詞。
。3)“找一找”。在生活中找一找本課的生字。
三、寫字指導。
本課要寫的字中有三個字(刀、仍、便)是新認的字。“刀”字放手讓學生臨寫,“仍、便”二字與“使”字結合起來引導學生寫好單立人。單立人的寫法學生已經多次接觸,應該比較熟悉,因此放手讓學生書寫。但三個帶單立人的字的右半邊應該細致地指導一下!叭浴弊钟疫叺谝还P是“橫折折折鉤”,第二筆是撇!氨恪⑹埂庇疫吺窒嗨疲梢栽谡业讲顒e的基礎上指導寫美觀。指導的重點如下:上橫宜短,“口、曰”要扁,撇應先“豎”捺須伸展!坝ⅰ弊值谄吖P撇上邊要出頭。“式”字的第四筆是提,不是橫,斜鉤要寫美觀。
第二課時
一、導入 :
二、整體感悟
1.自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自主選擇讀書方式。
2.合作學習,讀給小伙伴聽,相互檢查、訂正。
3.抓重點語句悟讀、品讀。
文中出現了兩個人物,一個是用別針刺孔撕開郵票的先生,一個是發明家阿切爾,你喜歡誰呢?為什么?
在學生匯報時引導學生:
(1)用禮貌的語氣讀一讀他們的對話。
。2)從課文中哪些句子可以看出那個人和阿切爾都很善于動腦筋?怎樣讀這些句子才能突出他們在用心思考呢?此時教師可示范讀,也可組織學生進行比較讀。
。3)“阿切爾被那個人的舉動吸引住了”從這句話你知道了什么?看插圖你能想象出當時阿切爾的動作神情嗎?學一學他的樣子,理解“吸引”一詞,使學生感受到阿切爾能細心觀察生活的細節。
(4)“英國郵政部門立即采用了這種機器!敝小傲⒓础币辉~可以換成什么詞?通過這個詞你知道了什么?
(5)“直到現在,世界各地仍然在使用郵票打孔機!睆摹叭匀弧币辉~你又知道了什么?用敬佩的語氣讀第四自然段中的后兩句。
三、積累運用
1.課文中表示數量的詞語有哪些,找出來讀一讀,再說出幾個這樣的詞語。(如,一大張郵票 一枚別針 一臺機器 一家小酒館 一位先生)還可以說“一枚”、“一家”什么呢?在生活中找找看。完成課后練習“讀讀填填”。
2.你覺得課文中哪些詞語用得好,找出來和小朋友交流一下,再記到小本子上,或者用這個詞依照書上的句子說一句話。
可引導積累以下詞語?求助、舉動、吸引、整齊、研究、立即、仍然。
四、實踐活動
1.讀課后“我知道”的內容,了解郵票的一些常識。響應學生伙伴的提議,去收集一些郵票。
2.故事會。找一找、講一講受生活小事的啟發,從而有所發明創造的故事,比如《瓦特發明的蒸汽機》、《牛頓發現萬有引力》。
《郵票齒孔的故事》教學雜談 篇9
學生分析:
學生默讀課文后,一定會有所感悟,而每個人感悟到的又不盡相同,要鼓勵學生談自己的感受。
教材分析:
這是一個發明帶齒孔的郵票的故事,一個由發明家阿切爾身邊的偶然小事引發的發明故事。這篇課文告訴我們的,不僅僅是帶齒孔郵票的發明經過,它還告訴我們,發明并不神秘,并不遙不可及。只要做生活的有心人,留意身邊的事,多動腦筋思考研究,每個人都有發明創造的機會。
學習目標
1.會認13個生字,會寫12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從帶齒孔郵票的發明過程中受到啟發。
3.懂得生活中要留心觀察,樂于發現,善于探究。
教學流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 ;
二、識字寫字
1.出示要求認識的生字,讓學生看看哪些字已經認識了,講講是怎么認識的。把它挑出來,擺到一邊,并讀給別的小朋友聽。
2.結合語句認識生字:倫敦、研究。
3.借助漢字特點識字。
。1)借助漢字表義的特點識“裁”“撕”。
。2)借助漢字表音的特點識“究”“政”。
4.運用多種方式鞏固識字。
。1)“我說你找”。一個同學說出課文中含生字的詞語,另一個同學在文中找出來。
。2)“我指你認”。一個同學指生字,另一個同學快速讀出來,再說出課文中的詞語或用字組詞。
。3)“找一找”。在生活中找一找本課的生字。
三、寫字指導。
本課要寫的字中有三個字(刀、仍、便)是新認的字!暗丁弊址攀肿寣W生臨寫,“仍、便”二字與“使”字結合起來引導學生寫好單立人。單立人的寫法學生已經多次接觸,應該比較熟悉,因此放手讓學生書寫。但三個帶單立人的字的右半邊應該細致地指導一下。“仍”字右邊第一筆是“橫折折折鉤”,第二筆是撇。“便、使”右邊十分相似,可以在找到差別的基礎上指導寫美觀。指導的重點如下:上橫宜短,“口、曰”要扁,撇應先“豎”捺須伸展。“英”字第七筆撇上邊要出頭!笆健弊值牡谒墓P是提,不是橫,斜鉤要寫美觀。
第二課時
一、導入 :
二、整體感悟
1.自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自主選擇讀書方式。
2.合作學習,讀給小伙伴聽,相互檢查、訂正。
3.抓重點語句悟讀、品讀。
文中出現了兩個人物,一個是用別針刺孔撕開郵票的先生,一個是發明家阿切爾,你喜歡誰呢?為什么?
在學生匯報時引導學生:
(1)用禮貌的語氣讀一讀他們的對話。
。2)從課文中哪些句子可以看出那個人和阿切爾都很善于動腦筋?怎樣讀這些句子才能突出他們在用心思考呢?此時教師可示范讀,也可組織學生進行比較讀。
(3)“阿切爾被那個人的舉動吸引住了”從這句話你知道了什么?看插圖你能想象出當時阿切爾的動作神情嗎?學一學他的樣子,理解“吸引”一詞,使學生感受到阿切爾能細心觀察生活的細節。
。4)“英國郵政部門立即采用了這種機器。”中“立即”一詞可以換成什么詞?通過這個詞你知道了什么?
。5)“直到現在,世界各地仍然在使用郵票打孔機!睆摹叭匀弧币辉~你又知道了什么?用敬佩的語氣讀第四自然段中的后兩句。
三、積累運用
1.課文中表示數量的詞語有哪些,找出來讀一讀,再說出幾個這樣的詞語。(如,一大張郵票 一枚別針 一臺機器 一家小酒館 一位先生)還可以說“一枚”、“一家”什么呢?在生活中找找看。完成課后練習“讀讀填填”。
2.你覺得課文中哪些詞語用得好,找出來和小朋友交流一下,再記到小本子上,或者用這個詞依照書上的句子說一句話。
可引導積累以下詞語?求助、舉動、吸引、整齊、研究、立即、仍然。
四、實踐活動
1.讀課后“我知道”的內容,了解郵票的一些常識。響應學生伙伴的提議,去收集一些郵票。
2.故事會。找一找、講一講受生活小事的啟發,從而有所發明創造的故事,比如《瓦特發明的蒸汽機》、《牛頓發現萬有引力》。
《郵票齒孔的故事》教學雜談 篇10
教材分析
《郵票齒孔的故事》是二年級第四單元“用心思考,勇于創造”這一單元的第二篇課文,是圍繞動手和動腦來選編的,目的是通過一些發明、創造等的小故事,啟發學生養成動手動腦的好習慣。就《郵票齒孔的故事》這篇課文來說有兩個特點,一是生字數量多,但大多在生活中接觸過,二是故事通俗易懂,整合單元和課文的特點,這篇課文是一個發明帶齒孔的郵票的故事,一個由發明家阿切爾身邊的偶然小事引發的發明故事。告訴我們的,不僅僅是帶齒孔郵票的發明經過,他還告訴我們發明并不神秘,并不遙不可及。只要做生活的有心人,留意身邊的事,多動腦思考研究,每個人都有發明創造的機會。
學情分析
這是一篇講述發明齒孔郵票故事的文章。學生對故事的內容很感興趣,讓學生在反復朗讀的基礎上展開討論,從中獲得一定的啟發、感悟,而每個人的感悟會不盡相同,要鼓勵學生自由暢談自己的感受,并進一步激發學生不斷實踐的熱情,活躍思維,拓展思路。由于二年級的學生已基本掌握自主識字、寫字的方法,識字、寫字的教學可以根據學生的識字能力,讓學生自主、合作學習,教師適時給予指導。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會認13個字,會寫“仍、使、便、英、式”5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從帶齒孔郵票的發明過程中受到啟發。
3、懂得生活中要留心觀察,樂于發現,善于探究。
教學重難點
1、認字、寫字、朗讀課文!
2、養成留心觀察,樂于發現,善于探究的好習慣!
教學準備
課件、學生的生字卡片、郵票的實物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課件出示 16、郵票齒孔的故事.ppt“黑便士” 郵票)同學們,知道這是什么嗎?
師:對,這是一張世界上最早的郵票。(板書:郵票)同學們看這張是英國維多利亞女王的側面像,面值是1便士,所以又叫“黑便士”。
2、(實物出示現在的郵票)下面請同學們看這張郵票,這是現在常用的郵票,請同學們比較這兩枚郵票的四周有什么不同?
生:有小孔。
師:嗯,你們看得真仔細,形狀像牙齒一樣排列著的小孔就叫“齒孔”(師板書齒孔)請大家跟著老師讀。
3、別看這小小的郵票齒孔,它的發明還有一段非常精彩的故事呢!同學們想知道嗎?今天我們要學習的一篇課文是《郵票齒孔的故事》(師補充課題)。
4、齊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
1、讀了課題你想知道什么?(學生交流)
2、恩,想知道的還真多,那就請同學們自由朗讀課文,讀讀這個有趣的小故事。遇到有生字的地方,把生字連成詞多讀幾遍,要把生字讀準確,把課文讀通順,并標出自然段序號。(學生讀,教師巡視,個別輔導。)
3、檢查學生朗讀課文的情況,說說你讀懂了什么?(學生交流)
師:看來同學們都能認真地讀課文,這篇課文主要講了阿切爾發明了郵票打孔機的故事。了解了故事的大概內容之后,我們來看一下課文中的生字。
三、識記生字。
(一)出示生字詞(課件出示)
齒孔、英國、一枚、小刀、裁開、倫敦、
酒館、方便、撕開、研究、郵政、仍然
1、誰愿意當小老師帶著大家讀一讀生字詞?
2、指名讀生字。
3、開火車讀生字詞。
4、全班齊讀
(二)去掉熟字讀生字(課件出示)
齒 英 枚 刀 裁 敦 酒
便 撕 研 究 政 仍
1、指名讀生字。
2、開火車讀生字。
3、交流識字方法。
(1)生活區分“裁”和“撕”:“裁”字是跟衣服有關,所以下面有個衣字,而“撕”是用手來撕,所以它是提手旁的。
(2)比較區分:灑——酒
。ㄈ╈柟躺
游戲:老師出示實物、做動作、擺口型、猜字謎,學生找相應的生字卡片,舉起來,再齊讀這個字。
。1)猜字謎:借一半,扔一半(仍) 九個洞(究)
。2)提問:英國的首都是(倫敦)
(3)出示實物:刀
。ㄋ模⿻鴮懮
師:同學們,剛才展示了你們的認字本領,下面就拿出你們的寫字功夫,好嗎?先看田字格里的生字,哪個字比較難?哪些字要注意什么?(生交流)
1、師范寫生字“仍”:簡述要點和筆順,重點強調第三筆是橫折折折鉤。
2、范寫“使、便”:強調上橫宜短,“口、曰”要扁,撇應先“豎”,捺要伸展。
3、“英”字“撇”應出頭。“式”字第四筆是“提”。
4、學生練寫,教師巡視指導,并提醒學生“寫字三個一”“提筆就是練字”。
四、朗讀感悟
師:老師發現同學們的生字學得又快又好,真是聰明,下面該展示一下你們的朗讀水平了。
師:誰來展示一下課文第一段:
1、讀了這一段你知道了什么?
2、為什么以前的郵票使用很麻煩呢?
(學生交流)
五、實踐活動
回家收集一些郵票。
板書設計
16、郵票齒孔的故事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會寫“票、整、而、且”等8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懂得生活中要留心觀察,樂于發現,善于探究!
教學重難點
1、寫字、朗讀感悟課文!
2、養成留心觀察,樂于發現,善于探究的好習慣!
教學準備
課件、生字卡片
教學過程
一、復習檢查
(課件出示詞語):求助、舉動、吸引、整齊、研究、立即、仍然、而且、方便
二、朗讀感悟課文(第二——四自然段)。
1、師:同學們詞語掌握得不錯, 那我們接著學課文,上節課我們知道了以前的郵票使用很麻煩,有位先生就遇到了這樣的麻煩,下面請同學們朗讀課文第二自然段,看看他遇到了什么麻煩?
2、讀了這一段,誰知道這個故事發生在什么時間?發生在什么地方?(解釋倫敦是英國的首都)。有誰?(阿切爾和一位先生)他在做什么?找到了嗎?(學生回答)
3、師:于是,他們之間有這樣的對話。他用了一個字,我覺得他很有禮貌,你知道是哪個字嗎?誰愿意扮演阿切爾和這位先生來讀一讀他們之間的對話?(請讀出禮貌的語氣)。
4、師:那這位著急而又有禮貌的先生接下來會怎么做呢?請同學們默讀課文第三自然段。你覺得這位先生的舉動怎么樣?(急中生智、不慌不忙、聰明等)。
5、師:這段話中有個生字朋友我們見過,你還記得它嗎?(板書:枚)。它是一個量詞,可以形容郵票,還可以形容別針。
課件出示課后的“讀讀填填”,練習量詞的填法。
6、師:請大家看這句話(出示“而且”造句課件)。誰來幫忙補充句子?
7、師:這時的發明家阿切爾呢?他在做什么?(出示課件:第四自然段)。我們一起看大屏幕,請同學們齊讀第四段。
8、(出示課文插圖)。板書“吸引”。師:請同學們仔細看圖,你從哪些地方能看出阿切爾被吸引住了?
9、此時此刻,阿切爾產生了一個想法,你知道他在想什么嗎?(指名回答)(出示課件句子:他想,要是有一臺機器能給郵票打孔,不是很好嗎?)
師:請你把自己當成阿切爾,讀讀他的想法,看誰讀得最像阿切爾。
10、師:多好的想法啊!阿切爾馬上就要開始行動了。請同學們齊讀后面幾句話。問:“立即”可以換成什么詞?
11、師:那現在你知道帶齒孔的郵票是怎么發明的了嗎?
12、師:郵票打孔機到現在還在給我們帶來便利?磥,發明創造真了不起,小小的郵票齒孔同樣閃耀著智慧的火花。
三、教寫生字
講了這么多,下面我們把生字學寫一下。
1、學生觀察每個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并說說哪些字容易在哪兒出錯?
2、教師范寫生字。
3、學生練寫,教師巡視,并強調寫字姿勢。
四、總結拓展
師:同學們科學就在咱們身邊,發明就在咱們的生活中,任何發明都是從生活小事開始的。今后,你在生活中有什么小困難、小難題,別放過它,要想辦法解決它,就會有新發現的,老師對大家充滿了期待。
3、實踐作業:
請同學們找一找,講一講因為受到生活小事的啟發,從而有所發明創造的故事,下節課我們一同分享。
板書設計
16、郵票齒孔的故事
枚
阿切爾 吸引 有心人
《郵票齒孔的故事》教學雜談 篇11
教學目標
1.會認13個生字,會寫12個字。
2.自主感悟重點詞句,從帶孔郵票的發明過程中受到啟發。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懂得生活中要留心觀察,樂于發現,善于探究。
教學重點
1.學習字詞,部分會寫會用。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第一課時:
一、談話導入
大家見過郵票嗎?(師板書郵票)有人沒見過嗎?生匯報,現在隨著科技的發展,寫信的人越來越少了,在以前,書信可是親朋好友之間聯系的紐帶,郵票的使用也是很廣泛的,請大家翻書于65頁,看看中國最早的大龍郵票,觀察一下,知道郵票四周一圈波浪線叫什么嗎?生匯報(師板書齒孔),最初發明的郵票是沒有小齒孔的,這些小齒孔是怎么來呢?今天我們就來讀這個故事,(板書完整),并齊讀課題兩遍。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請大家自由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讀通句子(視情況請學生標自然段及圈生字),想一想帶齒孔的郵票是怎樣發明的?
生匯報,師點評
三、品讀課文,重點分析
1、請大家再讀課文,思考帶齒孔的郵票到底是誰發明的呢?
1)生匯報,如果學生意見一致,教師作為反方發問,引導學生在課文中找出有關內容讀一讀。
2)認為是那位先生的同學說明理由后,請其把把課文中寫的這個小故事完整地讀一讀(課文二、三自然段)。
3)讀得真不錯!由認為阿切爾的同學說明理由,請其朗讀第四自然段。
師總結,學生意見達成統一。
2、大家喜歡那位先生還是阿切爾呢?
你為什么這樣認為呢?分別讓學生匯報評價依據的課文內容,師相機板書
3、大家說得都很對,從課文三、四自然段可以看出,那位先生和阿切爾都很善于動腦筋,我們怎樣讀才能突出他們在用心思考呢?(指名讀、范讀三四段)
4.理解重點詞句
1)“阿切爾被那個人的舉動吸引住了”。從這句話中你能體會出什么?看插圖你能想像出當時阿切爾的動作和神情嗎?(學生匯報)
是呀,正是因為阿切爾的認真觀察,才發明了打孔機,請大家看第四自然段最后兩句話,誰愿意為我們讀讀?
師點評,他剛才讀得好不好?請生互評,引導有哪些詞需要重讀?比比看?你為什么要這樣讀?通過這個詞你體會到了什么?
2)師引導全班用敬佩的語氣讀讀第四自然段的最后兩句。
四、總結全文,再讀課文
讓我們分組讀自己喜歡的段落,一起感受發明的快樂吧!
師可問小組選哪一段,注意糾正讀音,并請其余小組劃出關鍵詞,請生領讀關鍵詞。
五、認字識字、鞏固記憶
課文讀得這樣好,生字一定都認識了。誰愿意接受老師的考查?都愿意,好。∠旅嬲埓蠹易x卡片上的生字,看誰讀的快又準。師出示字卡識字,分別為:1、雙列火車讀;2、小老師領讀;3、指名讀字并組詞。
六、拓展延伸
1)帶齒孔的郵票真方便,我們應該感謝誰?
2)學習了這個故事,你有什么體會?
許多發明創造都來源于日常生活,就要看誰是有心人,以前用手洗衣服,很累,也很慢,后來就發明了。。。,以前做飯到處是油煙,很嗆人,后來就發明了。。。,想想我們生活中的小細節,讓我們大家都做個有心人,細觀察,勤思考,爭做小小發明家。
根據時間可強化量詞訓練
七、板書
14.郵票齒孔的故事
細觀察 勤思考
《郵票齒孔的故事》教學雜談 篇12
一、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學習課文生字,理解“立即、仍然”等詞語。
能力目標:
1、通過讀文,培養學生聯系上下文理解詞語的能力。
2、通過情境創設,培養學生質疑、探疑、解疑的能力。
3、通過小實驗,培養學生動手的能力。
4、通過匯報、交流,培養學生語言表達能力。
5、通過收集資料和觀察生活中的物品,培養學生收集信息的能力。
情感目標:教育學生要善于觀察、善于思考、勤于動手。
二、課前準備
1、學生準備:
。1)、郵票(3張以上)。
。2)、觀察生活中有齒孔的物品。
(3)、別針一枚。
。4)、了解郵票的知識。
2、教師準備:
。1)搜集有關郵票的一些知識。
。2)郵票
三、學習資源
1、郵票
2、教師推薦相關的資料:
。1)郵票的相關知識:郵票是一個國家的名片,集郵是對郵票的收集和研究。人們在收集郵票的過程中獲得怡神的樂趣和美的感受,在研究郵票中豐富對郵票知識的了解。
郵票在方寸之中展示了人類社會文明進程的各個階段,物質生活的方方面面,天文地理、動物植物、山川江河湖海、軍事、體育、政治、經濟、文化無不在郵票中留下倩影。郵票是百科全書式的圖片概況。人們在收集郵票的過程中,通過畫面的故事,可以豐富自己多方面的知識。
世界上第1枚郵票,1840年5月1日在英國問世,5月6日開始使用。郵票圖案是維多利亞女王18歲即位時的側面像,由弗萊德列克·希思 (frederick heath)雕制印版,承印者是派金斯。巴肯(perkins bacon)公司。面值1便士,用有王冠水印的紙印黑色,所以通稱“黑便士郵票”。英國發行的黑便士郵票,沒有印國家的名稱,因為那時別國家還沒有發行郵票;至今英國發行的郵票還是不印國名,而以王冠、國王頭像作為國家名稱的標志。黑便士郵票是無齒孔的,因為那時郵票打孔機還沒有發明,郵局出售郵票時,須用剪刀逐枚剪開,非常麻煩。
郵票齒孔的知識:1848年,愛爾蘭人亨利·亞策爾發明了打孔機。1854年1月28日英國首先發明了有齒孔郵票。郵票齒孔發明因其形狀、制作原理和所采用的制作設備不同,郵票齒孔也就種類繁多,特征各異。從形狀上看,齒孔有孔形齒、線形齒和針形齒之分。其中針形齒采用縫紉針扎制而成,形狀簡單粗糙,不夠精美,現在已很少使用。目前使用最廣泛的是孔形齒。線形齒也隨國際上不干膠郵票的推廣,使用得重新多了起來。
四、學習實施方案
學習內容:小學語文第四冊《郵票齒孔的故事》
組織形式:小組合作、自主探究共同解疑
學習流程:質疑——探疑——交流。
教學重點:理解課文第二、三、四自然段,知道郵票齒孔的來歷。
教學難點:體會人物的品質。
五、教學流程及設計
一、談話揭題,激發興趣
目標:通過教師質疑,學生回答,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培養動腦習慣,學會自己解決生活中的困難。
形式:展示實物,教師質疑,學生解疑。
過程:
1、教師出示下載的郵票圖案若干張,設問:
老師想將這么多郵票整齊快速地分開,你能幫老師想出什么辦法?
2、學生發言:
a:用小刀裁開
b:用手撕開
c:用剪刀剪開
d:用別針刺開
3、教師評價:大家的辦法都不錯,但是有的辦法用起來不很方便。100多年前英國發明家阿切爾用了一個好辦法讓大家能又快又好地分開這些郵票,想知道他想出了什么辦法嗎?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認讀生字。
目標:初步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讀準生字。
形式:自讀課文,交流匯報。
過程:
1、學生自由讀課文,了解課文內容,注意讀準字音。
2、說說課文的主要內容
3、認讀生字,師生共同正音。
三、自主探究,理解課文。
目標:讓學生在讀文、質疑、讀詞、小實驗、談體會等過程中了解郵票齒孔的來歷和打孔機給人們生活帶來的好處。
形式:讀文質疑、讀詞想象、實踐體驗,交流感受。
過程:
1、學生自由讀課文,將自己不懂的地方做上記號。
2、引導學生質疑:讀了課文你有什么疑問?
生問:(1)為什么以前的郵票沒有齒孔?
(2)打孔機是怎樣發明的?
(3)郵票打孔機什么時候發明的?
。4)為什么英國立即采用了打孔機?
。5)為什么現在仍然在使用郵票打孔機?
3、教師隨機板書學生提出的問題,學生以四人為一組合作解決問題,完成下列表格:
解決的問題:
課文中的答案:
補充的資料:
4、學生匯報學習情況,回答“打孔機是怎樣發明的?”這一問題時教師隨機板書
阿看到:拿翻找摸求助取刺撕
切想到:機器打孔
爾做到:研究造出
5、齊讀動詞,體會動作。
6、小實驗:用別針給兩張“郵票”中間處刺洞,然后沿洞撕開,再將中間沒有刺洞的兩張郵票撕開。
。▽嶒灂r,學生兩人為一組,一人拿郵票,一人小心翼翼地用別針刺洞,教師巡視指導,提醒學生注意安全。)
7、學生談談實驗后的感受:
a:沿著有洞的地方撕開郵票很快,并且郵票很整齊。
b:沿著沒有洞的地方撕開郵票很慢,還不容易撕整齊。
c:刺洞很麻煩,我的手差一點就刺傷了。
8、回答“為什么英國立即采用了打孔機?”理解“立即”。(生:馬上立刻連忙)
9、回答“為什么現在仍然在使用郵票打孔機?”理解“仍然”。(生:還在依然依舊)
10、拓展:
a、因為打孔機打孔快,打孔后郵票能又快又整齊地分開,所以現在它仍然在使用,在為郵票打孔。你知道我國第一枚郵票是什么時候發行的,票面圖案是什么,有沒有齒孔嗎?
生:我國第一枚郵票是1878年發行的,圖案是大龍。
生:我國第一枚郵票上面有齒孔。
師:你怎么知道的?
生:我從課后的“我知道”中知道的。
師:你真會學習。
b、世界上第一枚有齒孔的郵票是什么時候發行的?
生:1848年。
生:1849年。
師:板書:1854
生:啊!
c、世界上第一枚有齒孔的郵票是1854年1月28日發行,與課文中的故事發生的時間有近六年之久,這期間阿切爾可能都在做些什么?
生:在畫圖紙
師:那叫設計,隨機板書:設計
生:找材料
生:拼裝
師:對,拼裝制造,板書:制造
生:試驗
師:板書:試驗
生:修改
師:修改也叫改進,板書:改進
d、你知道生活中還有哪些東西也有齒孔?
生:面的票
生:電話收費票
生:衛生紙
生:旺仔小饅頭的袋子
生:方便面的袋子
生:酒盒子
……
。▽W生通過觀察,在同學的啟發下越說越愛說,完全將語文與生活融為一體。)
師:同學們真會觀察,大家說的這些東西因為有了齒孔,我們才很容易地將它撕開,我們應該感謝誰?
生:感謝阿切爾。
四、總結課文,探究人物品質
1、自由讀課文。
2、談談:你喜歡課文中的哪個人物,為什么?
3、隨機板書形容人物特點的詞語。(會觀察肯動腦勤動手)
4、總結。
板書設計
郵票齒孔的故事
阿看到:拿翻找摸求助取刺撕會觀察
切想到:機器打孔肯動腦
爾做到:研究造出勤動手
設計說明: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沒有興趣的學習是難以產生學習熱情的!多]票齒孔的故事》這課是一篇說理性較強的課文,雖然文中有故事,但故事趣味性不強,不夠吸引學生。沒有學生的積極參與很難完成本課的各項教學目標,因此教學本課時我從學生感興趣的話題入手進行教學,給他們說、議、做、讀、談的機會,調動他們的手、耳、眼、口多種感官,在讀中學,在做中學,在看中學,在說中學,在聽中學。
二年級的孩子有了一點學習的積累,他們的表現欲強,一開課,我就設疑讓他們幫老師想辦法,學生在回答時得到老師的肯定,成就感得到了滿足,學習勁頭自然足。學生有了學習興趣后,我又滿足他們愛問的欲望,讓學生質疑。在理解課文時,又滿足他們愛說的欲望,讓學生以四人為一組,自由選擇學習內容。此時學生暢所欲言,甚至爭得面紅耳赤,竭力在伙伴面前表現自己。小組內交流相互補充,取長補短,培養了學生主動學習,合作探究的精神。愛動手是孩子的另一天性,為了讓學生深切體會郵票有齒與無齒在撕開時的區別,我讓學生兩人一組做小實驗,再談感受,學生做得認真,談得深入,為后文的理解打下了基礎。講完課文最后一段后,我對課文進行四方面的拓展:設計“你知道我國第一枚郵票是什么時候發行的,票面圖案是什么,有沒有齒孔嗎?”這個問題主要是教育學生要學會學習,會靈活運用學習資料;設計“世界上第一枚有齒孔的郵票是什么時候發行的?”這個問題主要是為了讓學生學會聯系課文發揮合理想象,學生回答1848年或是1849年都合乎情理,在學生盡力思考仍沒有回答出正確答案時,我給出正確答案,使學生有恍然大悟之感。這時我又設計了第三個問題:“世界上第一枚有齒孔的郵票是1854年1月28日發行,與課文中的故事發生的時間有近六年之久,這期間阿切爾可能都在做些什么?”課文中只是寫阿切爾開始了研究工作,很快郵票打孔機制造出來了,沒有具體寫他如何研究和制造打孔機。我設計這個問題既是為了培養學生探究課文,合理想象的能力,也是為了后面揭示人物品質埋伏筆。最后我設計“你知道生活中還有哪些東西也有齒孔?”這個問題讓學生能進一步了解“齒孔”,了解生活中的事物,真正使“語文生活化,生活語文化”。四個拓展的問題是環環緊扣,學生由郵票聯想到其它物品,體會到了打孔機給人們生活帶來的方便,對阿切爾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人物品質的探究不攻自破,教學目標中的情感目標自動實現。
《郵票齒孔的故事》教學雜談 篇13
學生分析:
學生默讀課文后,一定會有所感悟,而每個人感悟到的又不盡相同,要鼓勵學生談自己的感受。
教材分析:
這是一個發明帶齒孔的郵票的故事,一個由發明家阿切爾身邊的偶然小事引發的發明故事。這篇課文告訴我們的,不僅僅是帶齒孔郵票的發明經過,它還告訴我們,發明并不神秘,并不遙不可及。只要做生活的有心人,留意身邊的事,多動腦筋思考研究,每個人都有發明創造的機會。
學習目標:
1.會認13個生字,會寫12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從帶齒孔郵票的發明過程中受到啟發。
3.懂得生活中要留心觀察,樂于發現,善于探究。
教學流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
二、識字寫字
1.出示要求認識的生字,讓學生看看哪些字已經認識了,講講是怎么認識的。把它挑出來,擺到一邊,并讀給別的.小朋友聽。
2.結合語句認識生字:倫敦、研究。
3.借助漢字特點識字。
。1)借助漢字表義的特點識“裁”“撕”。
。2)借助漢字表音的特點識“究”“政”。
4.運用多種方式鞏固識字。
(1)“我說你找”。一個同學說出課文中含生字的詞語,另一個同學在文中找出來。
。2)“我指你認”。一個同學指生字,另一個同學快速讀出來,再說出課文中的詞語或用字組詞。
。3)“找一找”。在生活中找一找本課的生字。
三、寫字指導。
本課要寫的字中有三個字(刀、仍、便)是新認的字!暗丁弊址攀肿寣W生臨寫,“仍、便”二字與“使”字結合起來引導學生寫好單立人。單立人的寫法學生已經多次接觸,應該比較熟悉,因此放手讓學生書寫。但三個帶單立人的字的右半邊應該細致地指導一下!叭浴弊钟疫叺谝还P是“橫折折折鉤”,第二筆是撇。“便、使”右邊十分相似,可以在找到差別的基礎上指導寫美觀。指導的重點如下:上橫宜短,“口、曰”要扁,撇應先“豎”捺須伸展!坝ⅰ弊值谄吖P撇上邊要出頭!笆健弊值牡谒墓P是提,不是橫,斜鉤要寫美觀。
《郵票齒孔的故事》教學雜談 篇14
一、教材簡說
這是一個發明帶齒孔的郵票的故事,一個由發明家阿切爾身邊的偶然小事引發的發明故事。阿切爾在一個偶然的機會,看見一個人用別針在每枚郵票的連接處刺上小孔,那郵票便很容易、很整齊地被撕開。“阿切爾被那個人的舉動吸引住了”,他想把那個人的動作變成機器的動作,讓所有的郵票都好撕開。通過不斷研究,他的想法終于變成了現實。這篇課文告訴我們的,不僅僅是帶齒孔郵票的發明經過,它還告訴我們,發明并不神秘,并不遙不可及。只要做生活的有心人,留意身邊的事,多動腦筋思考研究,每個人都有發明創造的機會。
當學生默讀課文后,一定會有所感悟,而每個人感悟到的又不盡相同,要鼓勵學生談自己的感受。
二、學習目標
1.會認13個生字,會寫12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從帶齒孔郵票的發明過程中受到啟發。
3.懂得生活中要留心觀察,樂于發現,善于探究。
三、教學建議
(一)識字寫字
本課要求認識的生字數量多,但其中好多字在生活中接觸過,比如,“刀、酒、便”。要通過自主識字展示的方式,把所要求認識的生字分類,然后有側重地識字。
1.出示要求認識的生字,讓學生看看哪些字已經認識了,講講是怎么認識的。把它挑出來,擺到一邊,并讀給別的小朋友聽。
2.結合語句認識生字:倫敦、研究。
3.借助漢字特點識字。
(1)借助漢字表義的特點識“裁”“撕”。
(2)借助漢字表音的特點識“究”“政”。
4.運用多種方式鞏固識字。
。1)“我說你找”。一個同學說出課文中含生字的詞語,另一個同學在文中找出來。
(2)“我指你認”。一個同學指生字,另一個同學快速讀出來,再說出課文中的詞語或用字組詞。
。3)“找一找”。在生活中找一找本課的生字。
5.寫字指導。
本課要寫的字中有三個字(刀、仍、便)是新認的字。“刀”字可以放手讓學生臨寫,“仍、便”二字可以與“使”字結合起來引導學生寫好單立人。單立人的寫法學生已經多次接觸,應該比較熟悉,因此可以放手讓學生書寫。但三個帶單立人的字的右半邊應該細致地指導一下!叭浴弊钟疫叺谝还P是“橫折折折鉤”,第二筆是撇。“便、使”右邊十分相似,可以在找到差別的基礎上指導寫美觀。指導的重點如下:上橫宜短,“口、曰”要扁,撇應先“豎”,捺須伸展!坝ⅰ弊值谄吖P撇上邊要出頭!笆健弊值牡谒墓P是提,不是橫,斜鉤要寫美觀。
(二)朗讀感悟
這篇文章篇幅較長,情節簡單,語言平實,可放手讓學生自讀,讀的方式要多樣,允許學生自主選擇。由于課文較長更適宜默讀,教師可以倡導。這個故事能給孩子很大的啟發,小小的齒孔中閃耀著智慧的火花,使孩子們懂得發明與生活只有一步之遙,并不是高不可攀的事情。要從小養成觀察、分析、動手的好習慣。而要達到這一目的,必須引導學生感悟一些重點詞句,讀要有所側重,第三、四自然段是朗讀感悟的重點,要多讀。
可安排以下教學環節。
1.自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自主選擇讀書方式。
2.合作學習,讀給小伙伴聽,相互檢查、訂正。
3.抓重點語句悟讀、品讀。
文中出現了兩個人物,一個是用別針刺孔撕開郵票的先生,一個是發明家阿切爾,你喜歡誰呢?為什么?
學生的看法可以不同,只要能講出道理就可以。有的學生可能喜歡那位不知名的先生,因為他遇事能動腦想辦法,說話彬彬有禮;有的學生可能喜歡阿切爾,因為他能細心觀察,用心思考,并且能把自己的想法付之行動,發明了郵票打孔機,給更多的人帶來方便。隨著學生的思路,相機引導讀好各部分課文。
以下的引導方法可供參考。
。1)用禮貌的語氣讀一讀他們的對話。
。2)從課文中哪些句子可以看出那個人和阿切爾都很善于動腦筋?怎樣讀這些句子才能突出他們在用心思考呢?此時教師可示范讀,也可組織學生進行比較讀。
。3)“阿切爾被那個人的舉動吸引住了”從這句話你知道了什么?看插圖你能想象出當時阿切爾的動作神情嗎?學一學他的樣子,理解“吸引”一詞,使學生感受到阿切爾能細心觀察生活的細節。
。4)“英國郵政部門立即采用了這種機器!敝小傲⒓础币辉~可以換成什么詞?通過這個詞你知道了什么?
。5)“直到現在,世界各地仍然在使用郵票打孔機!睆摹叭匀弧币辉~你又知道了什么?用敬佩的語氣讀第四自然段中的后兩句。
(三)積累運用
1.課文中表示數量的詞語有哪些,找出來讀一讀,再說出幾個這樣的詞語。(如,一大張郵票一枚別針一臺機器一家小酒館一位先生)還可以說“一枚”、“一家”什么呢?在生活中找找看。完成課后練習“讀讀填填”。
2.你覺得課文中哪些詞語用得好,找出來和小朋友交流一下,再記到小本子上,或者用這個詞仿照書上的句子說一句話。
可引導積累以下詞語:求助、舉動、吸引、整齊、研究、立即、仍然。
(四)實踐活動
1.讀課后“我知道”的內容,了解郵票的一些常識。響應學習伙伴的提議,去收集一些郵票。
2.故事會。找一找、講一講受生活小事的啟發,從而有所發明創造的故事,比如,《瓦特發明蒸汽機》、《牛頓發現萬有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