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風教學案例
師:同學們想象真豐富!真聰明!那你們能不能把你剛才說的畫下來呢
好.請同學們拿出彩筆和紙,把你們想的像老師這樣用簡單的兩筆畫下來,看誰畫得又快又好 可以自己畫自己的,也可以兩三個小朋友一起合作畫.瞧,老師這兒有一幅簡單的畫,誰愿意上來添畫 (生畫,師放錄音)
師:(展示畫)誰畫的呀,你們都說說你們畫了些什么來表現風的
生1:我畫了一個小孩正在放風箏,風箏飛起來了,說明有風.
生2:我畫的是一個長頭發的小女孩,她的頭發被風吹起來了.
生3:我們家的窗簾被風吹起來了.
生4:我畫的是一片綠草地,小草被風吹歪了……
師:(小結)這節課,同學們表現得真不錯,這說明只要我們開動腦筋,敢于想象,就一定能把想做的事做好!
其實早在唐朝就有描述風的詩篇.唐代大詩人李僑就寫有名篇.
(出示:解落千秋葉,能開二月花.過江千尺浪,入竹萬竿斜.)簡單講解:這首詩為我們形象地揭示了風吹到樹林,田野,江河,竹林等不同地方引起的不同事物變化,你發現了嗎 讓我們一起來讀讀這首詩.
師:秋天風把樹葉吹落了,春天又把花朵吹開了,到江上吹起了浪花,進入竹林又吹斜了竹竿,風的本領可真大啊!
可是小朋友們,你們知道么 風對于我們的生產生活并不都是有益的.那么回家以后,可以翻翻書,也可以問問爸爸媽媽,共同來研究一下:風給人類帶來哪些好處 又給人類帶來哪些壞處 怎樣讓風更好地為人類造福 相信,在你的探索中會有更大的收獲!咱們下節活動課研究
風吹影動 動中怡情
——教學反思
泰戈爾曾說過:"果實的事業是尊貴的,花的事業是甜美的;但是讓我做葉的事業吧,葉是謙遜地,專心地垂著綠蔭的."我們教師常以此自比.
確實,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們的確兢兢業業,默默無聞.我們精心地呵護著掌心每一棵稚嫩的小苗,毫不吝惜地將自己的所學傳授給他們.一遍不成,兩遍,三遍,甚至嚼碎了"喂"給他們,我們堅持"一個都不能少",結果呢 學生越來越"懶",不愿思考,成了新時期的小"溥儀".與其這樣,還不如放開手腳,讓學生自己探究,而教師從旁協助,真正成為學生的朋友,引路人.
風,是自然界一種很抽象的事物,它無色無味無形.《畫風》不僅對于文中的小朋友是一個小小的挑戰,對于我的學生更是一個培養其創造性思維的大好機會.實施創新教育,培養創新人才是21世紀教育的主題和最顯著的特征.激發創新精神,培養創新能力,塑造創造性人格,是語文教學中實施創新教育的重要內容.根據這篇課文的特點,我設計了啟導——探究——證實——拓展這一教學模式.從興趣入手,借助多媒體技術在課始就調動起學生的多種感官同時活動,并在互動中展開探究,在動手實踐中得到證實.
在教學過程中,學生能充分活動起來,動腦想一想,動口說一說,動手畫一畫.特別是在畫風的時候能有自己的見地,從自己的生活認知著手,這就是一個提高.比如,有的畫了一個小孩正在放風箏,風箏飛起來了,說明有風;有的畫的是一個長頭發的小女孩,她的頭發被風吹起來了;有的畫了自己家的窗簾被風吹起來的樣子等等.同學們不僅能畫,會畫,還敢于展示自己,傾聽別人,這對于今后的學習是有幫助的.
但是,我覺得美中不足的是,在這堂課上,學生自己創新的多,合作的少,合作的意識還不是很明了.如果教師能適機稍作引導,學生可能就會把自己的作品和其他人進行整合,可能時間上還需要再寬裕些才便于處理.這可能是我對于學生的情況沒有完全掌握的結果.今后的工作中一定在課前多做準備,除了對教材深入挖掘,更要了解學生,積累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