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讓語文教學過程更具美感 ──《畫家和牧童》案例
生1:我認為小牧童的本事比畫家高!他比畫家懂得多!
生2:不,畫家的畫技高超,他只是沒有放過牛,才不知道斗牛的真實情景。
對于這個不同的觀點,我會請學生小組討論后,開展了一場辯論賽,學生們精彩的言語引導我做出了如下的評價:
可以這么說,畫家和牧童各有各的本領!牧童靠他平日的仔細觀察,非常熟知牛的形態和習性;而畫家也通過他日常勤奮畫畫,練就了高超的繪畫本事。可見,大畫家并不知曉天下所有的事,而小牧童當然也不可能畫技高超。相信,所有的同學都能達成共識!質疑讓學生對人物品德美的理解達到了前所未有的統一。
2、質疑美,升華美的價值:
師:通過今天的學習,你有什么想跟在座的各位同學和老師說嗎?
也許會出現這樣的情景,學生們沉思片刻,緩緩舉起小手。
生1:老師,我很喜歡今天上課的方式,我聽得可牢了。
生2:我覺得今天的這篇課文我學得很好。
生3:老師,你這樣的上課方式我很喜歡,一點都不兇巴巴的。而且一直都讓我們在尋找美。
師:整堂課下來,你就沒有感到不好,不美的地方嗎?
生:如果能再讓我們分角色讀一遍課文就好了,我覺得讀得還不夠。
(質疑美,它讓我明白了孩子們在語文課中,更需要什么。)
3、老師可以作適時的總結:
中國的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中國的語言文字正是其中一顆璀璨的明珠,今天,我們通過對這篇文章的學習發現了它很多的美妙之處,希望在今后的學習過程中,小朋友們能用自己的心找開眼睛的窗戶,去發現我們中國人、中國文字更多的美!
新課程改革下的今天,我們教師應該讓學生學得更輕松,學得更有效率,學得更美!那么,就請讓學生在一篇篇課文的學習過程中,振動“發現美、欣賞美、升華美”的翅膀吧,它會帶我們和學生一起,翱翔在課改所帶來的語文教學美的世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