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個兒子教學設計
輕聲的讀法對于低年級學生不好掌握,特別是南方學生更難讀準,需加強示范、指導。 學生已經具有了一定的識字能力,所以給學生充分的自主識字的空間。(三)在語言環境中學習生字。 1、學“既”字。 (1)“既”字有個好朋友是“又”,他倆總在一起,誰來讀一讀課文中這句話。 出示課文中的句子:我的兒子既聰明又有力氣,誰也比不過他。 (2)師用“既……又……”的句式夸獎學生。(你讀得既正確又流利。) 2、學“嗓”字。 (1)你會用“嗓”字組詞嗎? (2)你還在哪里見過這個字? (如“金嗓子喉寶”“嗓咽喉爽”) (3)師夸贊學生。 如“你的聲音真好聽,你有一副好嗓子。”“你們的聲音真洪亮,真是金嗓子!”用有“嗓”字的句子夸贊學生。 3、學“拎”“桶”“晃”“甸”字 (1)請學生先做拎水桶的動作,然后說為什么“拎”字是提手旁, “桶”字是木字旁。 (2)請一名學生拎一桶水,其他學生觀察水面變化。 (3)師采訪拎水桶的學生:你拎這桶水感覺怎么樣啊?指導讀句子:一桶水可重啦!水直晃蕩。 (4)請學生說水面的變化,巧記“晃”字。 如:太陽發出萬丈光芒;日光為“晃”等。 (5)課文中還有一個詞也是說水很重的,誰發現了? “沉甸甸”,識記“甸”字。 (6)請大家讀詞語、句子。 4、師真誠地表揚:同學們真能干呀,這么多的生字都會讀了,真了不起。潛移默化地滲透多種識字方法。 (意在讓學生感受“既……又……”關聯詞語的用法。) 培養學生在生活中識字。在不同的語言環境中認識“嗓”字。 做動作、理解意思記字法。 憑借“一桶水”記住“拎、桶、晃、甸”四個字。 編兒歌記字法。 不忘把生字再放在句子中識記。三、創設情境、體驗情感、 練習朗讀。(一)創設情境、體驗情感。 1、小朋友,你看老師是這樣表揚你的,你還記得你的媽媽是怎么表揚你的嗎?(學生自由表達。) 2、你能把媽媽的表情和動作也做一做嗎?(學生自由表演。) (二)練習朗讀。 1、三個媽媽也在夸獎自己的孩子,請你自己去讀讀課文1-6小節,找出媽媽表揚孩子的話用橫線劃出。 2、你把自己就當成媽媽,去讀一讀媽媽的話,夸一夸孩子。 3、組內練讀。通過老師真誠的表揚,學生聯系生活,回憶、模仿媽媽的夸獎,為后面課文的感情朗讀墊定了基礎。 四、朗讀交流,感受閱讀樂趣。 交流(一): (出示第一個媽媽的話:“我的兒子既聰明又有力氣,誰也比不過他。”) 1、采訪剛才朗讀的同學,順勢指導: 師:這位“媽媽”,您剛才在夸獎兒子時,一邊說,一邊在想些什么呀? 預設:(1)我在想,我的孩子真了不起。 (2)我想,我的孩子真能干! (3)我為我的孩子感到驕傲! 2、各位媽媽們都自豪地、驕傲地夸獎夸獎自己的兒子吧。(學生練讀)這個環節的設計主要是為了讓孩子們把自己轉化成媽媽的角色,體會媽媽在介紹自己的孩子時是怎樣的驕傲和自豪。體驗人物情感,達到有感情地朗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