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玲玲的畫》課堂實錄
聲音真響亮,是個很棒的小小播音員呢;
老師就喜歡勇敢的孩子,表揚;
小嘴巴真巧,讀得非常流利。
有生選擇第9自然段朗讀,引出爸爸的話。
師:課堂上最動聽的是瑯瑯的讀書聲,他讀的這段真有意思,我們大家一起來讀。
(師生齊讀:
爸爸看了,高興的說:“看到了吧,孩子。好多事情并不像我們想象的那么糟。只要肯動腦筋,壞事往往能變成好事。”
師:這句話說只要肯動腦筋,壞事往往能變成好事。壞事是什么,好事又是什么呢?
(板書:壞事 好事)
現在,老師送大家每人一對火眼金睛,一起去文中找找吧。
自由挑選一段讀課文,旨在不同的形式練讀中加深學生對文本的印象,及時發現學習困難,在評價中解決。
四、品讀重點、理解課文
(一)壞事,1-6自然段。
師:讀課文1-6自然段。想想玲玲遇到什么“壞事”?也就是什么不順心的事。
生讀課文1-6自然段,思考。
師:玲玲遇到的“壞事”是?
預設:(生讀原文回答)
就在這時候,水彩筆叭的一下掉到了紙上,把畫弄臟了,玲玲哇地哭了起來。
師:簡單說,畫怎么了?
板書:畫臟了。
師:再畫一張唄?(生:來不及了)
師:你怎么知道。(生“我的畫臟了,另畫一張也來不及了。”)
師:你可真會學習,知道從課文中找答案,表揚!“另畫一張也來不及了。”來不及干什么?誰也能從課文中找出?
學生找到第一段。
句段:
玲玲滿意地端詳著自己畫的《我家的一角》。這幅畫明天就要參加評獎了。
指名讀,其他思考從這句話中你知道什么?
師:從這句話中你知道了什么?
生:玲玲的這幅畫明天參加評獎。
生:玲玲對這幅畫很滿意。
師(追問):從什么地方看出滿意?
生:這幅畫明天就要參加評獎了。
生:第2自然段,“爸爸又在催她了,”時間很晚,她還在看。)
師:請你滿意地讀讀。
師:什么叫“端詳”?
動作模擬,理解“端詳”詞義。
出示畫。
師:我們也來好好端詳端詳玲玲的這幅畫,怎么樣?
(生簡單評價)
師(小結):課就這么一張漂亮的畫卻——臟了,來不及重新畫。(師在畫上加上小黑點。)這里的壞事并不是指犯法、犯罪,而是指玲玲的畫臟了,來不及畫新畫。
師:這兩句話有什么不同。齊讀。
小黑板出示,比較句子:
(1)就在這時候,水彩筆叭的一下掉到了紙上,把畫弄臟了,玲玲哇地哭了起來。
(2)就在這時候,水彩筆掉到了紙上,把畫弄臟了,玲玲哭了起來。
師:兩個句子有什么不同?
預設:第一句多了“叭的一下”和“哇地”。
師:(小石子動作演示)你聽到什么?再聽。
預設:聽到叭叭的響聲。
師:“叭”是擬聲詞,模擬聲音的詞就是擬聲詞,表示聲音。“叭”可以描寫槍聲——叭,發令槍響起,劉翔箭一般跑出去。“叭”也可以寫東西落地的聲音——水彩筆叭的一下掉到了紙上,把畫弄臟了。
第一句話加上“叭的一下”,就仿佛聽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