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星星的孩子》教案
課前讓學生仔細觀察兩個晴朗夜晚天空中星星的情況。
1、 茫茫星空,群星璀璨,課前讓大家仔細觀察星空,誰愿意把自己的發現和大家交流交流。
2、 天上的星星多極了!說星星多,你會用哪些詞語?結合學生回答,提示卡片:“無數”、“數不清”(正音),導讀“天上有無數的星星”、“天上的星星數不清”。
3、 天上的星星真的數不清嗎?小朋友,你們有沒有數過?在我國漢朝,有一個愛數星星的孩子(板書課題),他說,天上的星星,能看得見就能數得清。他是誰,他在數星星的時候發現了什么秘密呢?我們快打開書讀讀這篇課文吧!
(二) 初讀感悟,合作識字。
1、 學生自讀課文。(1)邊讀課文邊找出文中的“星星”——生字,想辦法叫準它們的名字;(2)讀通課文。
2、小組合作識字。你能叫出哪幾顆“星星”的名字?讀給小伙伴們聽一聽。其余同學傾聽,看看是否讀正確。
3、請生當老師,領讀帶生字的詞語(句子)。
4、學生聯系自己的生活實際,說說自己在哪里見過這個字,并說說是怎樣記住它的。
5、編謎語,猜字謎。如,“差點稱王,不能作主”(玉)。學生上臺出字謎,其余同學猜,猜對的獎勵一顆星星。
(三)潛底反浮,設置懸念。
1、喜歡這個數星星的孩子嗎?他是怎樣一個人?為什么他最后成為了著名的天文學家?(設置懸念,激發興趣,學習全文)
2、 再讀課文,找出有關句子,反復讀,細細體會。
(四)圖文結合,細讀探究。
1、 指導學生學習第一自然段。張衡數星星時的動作、神態(即張衡是怎樣數星星的)。
2、指導學生學習第三自然段。在指導學生讀這一自然段時,讓學生先想后說自己看到的情況和書中寫的“星星是在動,可不是亂動”、“這顆星和那顆星,中間總是那么遠”是不是一樣。
(五)直觀演示,欣賞感悟。
1、教師用課前自制的活動星空圖,結合課文第四自然段作演示,重點指導學生從直觀演示中明白三個問題:①星星在動,距離不變。②認識北斗星和北極星。③北斗星總是繞著北極星轉。演示后指導學生朗讀這一自然段。
2、欣賞祖孫三人一起交談的情境。(多媒體展示課文人物動畫)
3、看了課文動畫,你最想對誰說什么?如:
我最想對小張衡說,你真是個認真的孩子!(依據:一直、一夜、幾次)
我最想對小張衡說,你觀察星星好仔細呀!(依據:總是、慢慢地轉動)
(六)整體朗讀感悟
1、學了課文,你明白了什么?學生自由表達自己的感受。
2、放輕音樂,朗讀課文,把自己的感受讀出來吧!
3、播放人物動畫(由學生給張衡、奶奶、爺爺配音)。
(七)課外拓展延伸
1、學生自讀“我知道”的內容,并說說知道了什么,師隨機介紹張衡(資料袋)。
2、出示地動儀圖片,師簡單介紹。
3、補充教郭沫若的《天上的街市》,進一步喚起學生的想象。
4、你還知道哪些關于宇宙、星空的知識?展示課前收集的資料。
(八)指導寫字
(九)課外實踐活動
選一個天空晴朗但沒有月亮的晚上,到空曠的地方觀察一下浩瀚的星空。找找北斗星、北極星,然后用筆把它們的位置畫下來,并寫一篇觀察日記。
五、學習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