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的考試》教學實錄、說課設計、教學反思
針對本課特點,我將本課的教學預設為兩課時,現在向大家具體介紹第一課時的教學設計。
我將第一課時的教學目標設定為:
1、 認識“特殊、考試”等10個生詞,識記“特、考”等7個生字。
2、 練習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初步了解課文內容。
簡單,扼要的教學目標能夠使課堂的任務更明確,要點更突出,也使教與學的過程輕松了許多。而使教學目標得以實現的教學方式我也以簡便為追求,即采取直觀、形象的方式,投生之所好,讓他們在興趣盎然中輕松地學習。
在課的一開始,我便開門見山地告訴學生:同學們,今天,讓我們一起來學習一篇童話故事,題目叫作《特殊的考試》,請大這舉起小手,和老師一起在田字格里把題目寫一寫吧。
輕松的語調,加上默契的合作,使學生在寬松的狀態中投入到課堂中來,同時在一起書寫的過程中,認識了四個生字“特、殊、考、試”。一舉兩得。
寫完課題生,我又告訴學生:同學們,這節課老師還為大家準備了一份精美的禮物,不過,大家得先闖過“我是學習小主人”中的三道難關才能得到。有信心取勝么?好,請看第一關:我會問!聽好要求:請你的把課文題目讀一讀,想一想,看一看這個題目,我能提出什么問題呢?
低年級的孩子天生喜歡有挑戰性的游戲,因此,我便投其所好,將“我是學習小主人”這學法的滲透設計成闖關游戲,讓他們在玩中學,樂中獲。
當學生讀完課題后,便拋出一個個精彩的問題,我及時肯定了提得好的問題,同時不忘滲透提問題的絕竅,并且歸納出本課學習必須解決的幾個問題:特殊的考試指什么?誰被錄取了?為什么?
導入新課后,是本節課的第二個環節:初讀課文。在這個環節中,我與學生進行了形式多樣的讀書活動:由于課文的故事性比較強,有利于學生看上下文猜字,所以我先放手讓學生自己嘗試著讀讀課文。學生躍躍欲試,讀書熱情十分高漲。在這個時候,老師也加入到讀書活動中來了,有感情地范讀課文,并提醒學生注意生字、新詞以及自己不認識的字,老師是怎么樣讀的。由于目標明確,加上老師出色的范讀,學生聽得很入神,讀書的興趣更加濃厚了。因此在接下來的同桌互讀中,課堂書聲一片。
緊接著是本節課的第三個環節:生字教學。這是本節課的教學重點。如何將枯燥的生字教學變成學生喜聞樂見的學習活動,讓學生在愉悅的狀態下,扎實地撐握這些基礎知識呢?我所采取的方法是:有意識地將學習活動設計成充滿童趣的生活情境,將生字、詞語擬人化,讓它們會說,會動。具體的設計如下:
學生興致勃勃地初讀完課文后,我說:同們朗朗的讀書聲可真好聽呀!看,把門外的小蜜蜂都吸引過來了。它們還為我們帶來了一群生字朋友,它們想陪咱們闖過“我是學習小主人”的第二關“我會認”。看,它們來了。(出示第一組
生字詞)“同學們,有沒有發現,這些生字朋友,咱們好像在哪見過。誰認識他們,領著大家叫一叫他們的名字吧!充分了解學生學情的情況下,我將生字中比較容易認的歸為一組,既幫助學生復習、鞏固以前學過的知識,又能節省寶貴的課堂時間,達到抓住重點,避免所有知識點平均用力的效果。
接下來,我又出示了本課比較難以識記的生字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