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樂的潑水節(第二課時)》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1、細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和背誦課文。
3、知道我國是個多民族國家,感受潑水節的歡樂氣氛,了解潑水所表示的象征意義,初步了解傣族人民的風俗習慣。
教學重點:
教學描寫潑水的歡樂場面,體會潑水的情景和人們歡樂的心情。
教學難點:
懂得潑水的象征意義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云南風光之潑水節實況
教學過程:
一、 激發情感, 引起需求
開課:用上節課學的第一自然段導入,伴以《月光下的鳳尾竹》的音樂和鳳凰花的畫面導入,進入情境(西雙版納、鳳凰花、一年一度)學生讀一讀、背一背第一節,
是啊,春意盎然,草長鶯飛,當火紅的鳳凰花開遍翡翠般綠的西雙版納時,傣族人民又迎來了一年一度的潑水節。今天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第21課《歡樂的潑水節》(出示課題),讓我們一起走進課文,去感受一下潑水節的熱鬧歡快吧!
教學第二自然段
1、這一年一度的潑水節人們是怎樣歡度的呢?用你喜歡的方式讀第二自然段。想一想:潑水節給你留下了什么印象?(歡樂、熱鬧)
2、想親眼看看潑水節時那熱鬧的場面嗎?(觀看錄像:歡樂的潑水節)
你看到了什么?
(1)(出示):開始潑水了,大家互相追趕,你拿瓢往我衣領里灌,我端盆往你身上潑
a讀這句話,人們潑水潑得怎樣?你從哪里體會出人們的歡樂來?以四人小組為單位,讀讀這句話,表演一下人們潑水時的動作。
b哪些詞讓你體會到了人們的歡樂?(互相追趕、灌、潑)(加紅點)
哪一小組先來潑水?哪一小組潑得再用力些!潑得再開心些!
c讓我們邊讀邊潑,體會一下那歡樂的場面。
d小朋友們,傣族人民潑水時的動作可多著呢!請你看著書上的插圖想想還會有哪些動作呢?能學著書上的樣子來說一說嗎?
(出示)你 向我 ;我 往你 。
剛才我們看到的是一段無聲的錄像,現在請你做出色的配音演員,你就是一名歡度潑水節的傣族小朋友,你會對親朋好友和鄰里鄉親說些什么祝福的話呢?
我們再來表演“潑水”場面:全班一起來潑,用你喜歡的動作去潑水,想怎么潑就怎么潑;想怎么祝福就怎么祝福。
瞧,大家潑得多開心,祝福的話語不斷在耳邊響起!把這句話讀好了。 “清水是、
(2)大家互相追趕潑水,你還看到了什么?
①(出示)“老人、孩子、姑娘、小伙兒,個個身上濕淋淋,人人臉上笑開了花。”
哪兒看出人多?(老人、孩子、姑娘、小伙兒、個個、人人)
哪兒感到歡樂?(笑開了花)
老師來看看哪個小朋友讀得最開心。全班一起讀。
②看到大家如此開心,老師忍不住請大家再來潑一潑水,臉上開一開花。(讀三、四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