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想變成大大的荷葉》教學設計
教材分析:這是一首兒童詩,展現了孩子們在夏天的美好遐想,洋溢著濃濃的童真童趣。全詩由第一節(jié)開始,一步一步鋪陳孩子的遐想,于遐想中又透出對大自然的向往和心靈的美好,讀起來合情合理,易于引發(fā)學生的共鳴。教師從整體出發(fā),適時點撥,啟發(fā)激活學生的內心世界,在教學中教師不用自己的感受代替學生的感受,采用多種方法誘導學生把自己對詩句的感受讀出來,發(fā)自內心,溢于言表。
學情分析:
兒童是最富有活力的。他們對周圍世界的萬事萬物充滿了好奇,勃動著探索的欲望,尤其有著大膽的及至夢幻的想象力。而文中“想變點兒什么”的一問,啟開了想象的閘門,為孩子們提供了一個廣闊想象空間。低年級學生的思維形態(tài)以形象思維為主,在教學中應用多種教學媒體的展示,讓學生直觀形象地感受美、親近美。而且孩子與生俱來就有探索、實踐的欲望,他們對現實世界已具有一定的生活經驗,樂于表達自己眼中的世界,抒發(fā)自己的內心情懷,讓他們在讀中感受美、想象美,再去創(chuàng)造美,步步漸進,使他們身臨其境,趣味盎然。
教學目標:
1、嘗試在動作、表情輔助下誦讀詩歌,把作者的語言內化為自己的語言。
2、通過朗讀感悟詩的意境,發(fā)揮想象力,體會閱讀的樂趣。通過感悟激發(fā)學生對美好大自然的向往,體會、親近大自然。
3、由讀而感,由感而發(fā),模仿詩歌的形式說說寫寫。
教學重、難點分析:
通過對課文的朗讀感悟,激發(fā)學生對大自然的熱愛,讓學生充分發(fā)揮想象,由感而發(fā),真情表露。
教學過程:
一、游戲導入,激發(fā)興趣
1、同學們你們喜歡玩游戲嗎?那這節(jié)課呢趙老師就先和大家一起來做個游戲,高興嗎?那可要認真聽好了我的要求:
(1)大聲地說話;(2)大膽地想象;(3)大方地表演。大家能做到嗎?我們的游戲就叫——真想變成……(板書)
(學生自由發(fā)言,用動作和語言說說自己真想變成……)
2、介紹作者王宜振,導入詩歌學習。
有一位作家爺爺也喜歡玩這個游戲,你們想知道是誰嗎?他就是王宜振爺爺,王爺爺今年已經六十多歲了,但他最喜歡小朋友,而且給我們寫了好多優(yōu)秀的作品,你們現在一定想知道王爺爺想變什么,對嗎?
那就先讀一讀王爺爺帶給大家的詩歌《真想變成大大的荷葉》吧!請打開課本120頁,自己認真地讀一讀。如果遇到不好讀的字詞就借助拼音多讀幾次,把句子讀通順,好嗎?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 自由讀詩,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 指名分小節(jié)讀詩歌,隨機糾正讀音,特別是有特點的詞語,比如:
清凌凌(abb) 穿梭(平舌音與翹舌音的區(qū)分) 彎彎的 (aab)
3、 檢測詞語讀音,課件出示, 大家看,這荷葉下面還藏著幾個詞呢,你能讀出來嗎?
清凌凌 熱情 穿梭 透明 眨眼 嬉戲
4、指導詞語的朗讀,并隨時放回句子中引導學生朗讀感悟,為下面的朗讀詩歌做鋪墊。
5、這些生詞困難全部解決了,接下來讀書會更流利!請小朋友再大聲的把課文朗讀一次。把剛才讀詞語的感覺放進詩歌體會。 。
三、品讀詩歌,讀中感悟
1、課文朗讀了兩遍后,你一定知道王爺爺想變什么了。現在就來說說王爺爺想變什么吧。我們按順序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