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給盲婆婆的蟈蟈
2、同學們讀得真棒,老師要講一段故事來獎勵你們。
有一個小朋友,他的鄰居是個盲婆婆,已經好多年沒有看到美麗的鮮花、明亮的陽光。她的世界除了黑暗還是黑暗。這個小朋友經常去陪這位可憐的盲婆婆,給她帶去了很多快樂。可小男孩發(fā)現(xiàn),當自己去上學時,老婆婆一個人還是很孤單。這可怎么辦呢?小朋友想啊想,終于想出辦法來了。同學們,你們知道是什么辦法嗎?
二、進入情境、整體感知
(一).學習第一自然段.
1.(出示圖片)看,他帶著蟈蟈來了。(課件出示)聽課文錄音,想想這是一只怎樣的蟈蟈?(可愛 綠色 會唱歌)
2.你聽——它在唱歌呢!(課件出示) 如果你有這樣一只可愛的蟈蟈,你舍得送人嗎?小男孩舍得嗎?從哪看出來?自瀆第一自然段。
3交流出示:樂呵呵,喜滋滋
誰能通過朗讀讓小朋友知道你已經知道這兩個詞語的意思了?(指名讀,男女生對讀)
4.你還知道那些像“樂呵呵”這樣的表示高興的疊詞嗎? (喜洋洋 美滋滋 笑嘻嘻)
(二)學習第二自然段.
1.小男孩喜滋滋地給婆婆送蟈蟈時,會對婆婆說些什么呢?
2.指導朗讀.(自瀆指名讀 齊讀)
3.同學們,蟈蟈真會唱歌嗎
補充知識:蟈蟈并不是真的唱歌,而是雄蟈蟈的前翅有發(fā)音器,能發(fā)出清脆的聲音。這種聲音很好聽,就像唱歌一樣。
4.練習說話:在我上學的時候,就讓它替我給您唱歌,不上學的時候,文中的小朋友會怎樣去陪伴盲婆婆呢?(可以講故事 捶背 散步 為婆婆干活)
5.同學們,學到這里,你想對這個小朋友說些什么?
小結:是啊!多好的孩子,多么有愛心的孩子,他想的多么周到.
(三)學習第三自然段
1.過渡:(出示圖片)瞧,盲婆婆微笑的捧著蟈蟈,聚精會神地聽著, 聽著(播放蟈蟈叫聲)她仿佛會聽到什么,看到什么呢?
學生交流
2.蟈蟈的歌聲使他仿佛置身于原野之中,又見到了原野中的一切.她聽著,想著,心中充滿了歡樂.你能把歡樂的感覺讀出來嗎?
指名朗讀,師生共同評議.
3.聽了你的朗讀,老師仿佛也走進了田野,找到了歡樂,誰愿意再來讀讀?
再指名讀,分組比賽讀。齊讀。
4.同學們,那歌聲還會帶盲婆婆去什么地方呢?能照著書上的樣子說說嗎?(出示:歌聲會__________,歌聲會_____________,歌聲會_______________。)---比如:帶您來到花園,聞聞花香;帶您來到大街,看看熱鬧的人群;帶您來到森林,看看可愛的動物。)
四)學習第四自然段
1.請同學們以自己喜歡的方式讀第四自然段。
2.你讀懂小朋友關心盲婆婆的心意了嗎?先回想整個故事,想象“我”的美好形象。
能通過朗讀來體會嗎?(指名讀,比賽讀)
3.老師也讀懂了,現(xiàn)在讓我們變成那只會唱歌的蟈蟈,一起來讀好第四自然段。
三、拓展延伸,升華感情。
1.想象,當盲婆婆聽著歌聲,回想著清澈的小溪、快樂的童年。盲婆婆會對那個小朋友說些什么?
2、是啊!尊老愛幼、關心他人是我們少先隊員應有的品質。如果你的鄰居是一位盲婆婆,你會怎么做?
3.你們和書上的小朋友一樣,也是有愛心的孩子,讓我們把這感情帶進課文中,盡情朗讀吧!
四、指導寫字
1.同學們,你們朗讀得可真好,我們書讀得好,字更要寫得美。
2(出示)“替”字,觀察,你覺得什么地方要注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