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德的扁擔 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 學會10個生字,會認8個只認不寫的生字。
2、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 了解課文內容,學習句子,初步感悟革命領袖與戰士們同甘共苦的可貴品質。
教學重難點: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引導學生初步感悟革命領袖與戰士們同甘共苦的可貴品質。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略)
一、 談話導入新課。
二、 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三、 學習第一自然段,初步了解當時的時代背景。
四、 學習部分生字。
第二課時
一、 復習、反饋上節課的學習內容。
1、 回憶上節課的學習內容。
師:上節課我們初讀了課文,并學習了第1自然段,這里有些詞語誰能來讀讀?
2、 出示詞語:扁擔 布匹 官兵 仍然 嚴密封鎖 日理萬機
二、 激趣導入,引導質疑,整體感知二、三自然段。
1、 回顧課文內容,畫扁擔。
2、 認識朱德的扁擔。(課件出示:有一排扁擔,其中一根上刻有“朱德記”字樣)
師:這些扁擔是當年紅軍戰士用過了,你能發現哪根扁擔是朱德用的呢?(生答)我記得課文中也有這三個字,請大家快速打開書看看吧!
3、 生讀。(課件出示相應句子:“為了防止……三個大字”)
4、 師:原來他是為了防止戰士們再藏他的扁擔。
5、 激疑:戰士們為什么要藏朱德的扁擔呢?
6、 自讀二、三自然段:思考:戰士們為什么要藏朱德的扁擔?
7、 全班交流。
① 生答:戰士們怕他累壞了。
② 請大家再自由地讀,把你們的想法和小伙伴說一說。
三、 學習二、三自然段,感悟朱德的可貴品質。
(一) 學習第二自然段,感悟朱德挑糧辛苦。
1、 自讀第二自然段,邊讀邊感受朱德挑糧辛苦。
2、 圍繞“挑糧辛苦”,指導學生讀懂句子,并朗讀句子。
①“朱德同志常隨戰士們一塊兒去挑糧,一天往返50千米。”
a、 什么是往返?在課文中往返指從哪到哪兒呢?朱德一天這樣往返多么遠的路?50千米那是多少?
b、 讀來讀讀這句?
c、 男生齊讀此句。
師:在第二自然段中你還從哪里知道朱德挑糧十分累?
②句子“根據地周圍地勢十分險要,上山下山十分難走。”
a、 大家爬過山嗎?在你的印象中什么是險要?
b、 課件出示圖片(朱德挑糧走過的畫面)這山,這樹林,這哪是路啊,朱德在這里行走會遇到什么危險呢?
c、 指名說,再讀此句,女生齊讀。
③ 出示句子“他穿著草鞋……被他甩得老遠。”
a、 從這句中你還從哪里感受到挑糧很辛苦?(滿滿的)
b、 老師這里有一筐米,它滿了嗎?(沒)老師再倒些,滿了嗎?呦,好重啊,你們幫我抬下去,(把二名男生上臺)告訴大家什么感覺?(太重了)
④ 出示整個2自然段。(重點詞語做上記號)
⑤ 指名讀,齊讀。
3、 聯系第二自然段的第一、二句話,感受挑糧的緊迫。
a、請大家再讀第二自然中的前2句,說說你知道了什么?
b、師相機出示“奇缺”卡片,齊讀。“奇缺” 是什么意思?
c、出示視頻畫面:井岡山被敵人圍困的畫面。
4、 再讀第二自然段的最后一句話,感受朱德樂觀的精神。
a、 再看看朱德是怎樣挑糧的,再齊讀最后一句,我們看文中插圖,挑糧多累了,可是朱德臉上卻是笑咪咪的,這是怎么回事呢?請同座之間互相商量商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