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禹治水(第一課時)》教學設計
(4)齊讀生詞。
3、剛才我們提出了兩個問題,大家自己讀讀課文,能找到答案嗎?
4、大禹為什么要治理洪水呢?誰找到了答案?(生讀第一小節)
三、學習第一小節。
1、可怕的洪水到底給老百姓帶來了什么呢?讓我們一塊看一看。(錄像)
2、回想剛才情景,猜想洪水中老百姓會怎樣呢?
學生一:我看到了滔滔的洪水淹沒了農田,沖倒了房屋,老百姓無家可歸,互相摻扶著四處去流浪。
學生二:聽到了雞飛狗叫的聲音;我看到了一個和我差不多大的小孩緊緊地抱著一棵大樹,大聲地喊著:“救命啊!救命啊!好心的人快來救救我吧!”
3、從大家的發言中,我們都感受到洪水的兇猛、百姓的可憐,你是從哪些詞語中感受到的呢?(滔滔……淹沒……沖倒……無家可歸……)
(1)反復讀讀詞語,都讀懂嗎?讀懂哪個說哪個。
(滔滔就是很大的水)
(無家可歸就是沒有家可以回。)
(出示圖片)你們看,洪水來了,老百姓的房子沒了,農田沒了,家里的一切都沒了,只好四處流浪、無家可歸,真是太可憐了!
(2)連起來讀讀,讓我們感受到洪水下百姓苦難的生活。
4、拿起書,讓我們一起滿懷同情讀讀這一段,感受那滔滔的洪水和人們的苦難!
5、傳說,當時人們為了避開洪水,把家安在山洞里,像野獸一樣的生活;為了避開洪水,把家安在大樹上,像猴子一樣爬上爬下,日子過的很是悲慘。
6、正因為如此,(出示)禹下決心要——治理洪水。
再讀讀,讀出大禹治水的決心。
7、禹為什么要治洪水,現在明白了嗎?
(對于“大禹為什么要治水?”這一問題,教師首先通過錄像讓學生產生視覺沖擊,再聯系生活想象洪水中百姓境況,在有了充分的直觀感受后迅速回歸文本展開教學。學生先通過瀏覽課文自然找到書中的答案(第一小節),自己再讀文感悟,體會到“洪水的浩大和百姓的不幸”,又從“滔滔、淹沒、沖倒”這些詞語中具體去想象洪水的兇猛,從“無家可歸”中去咀嚼百姓的苦不堪言,這樣由文到段再到詞句,教師始終放手引導學生自己一步步地讀懂文章,最后我們從學生聲情并茂的朗讀中欣喜地看到:我們的孩子真的走近了百姓,走近了洪水,更讀懂了文章。)
8、說起容易做起難,大禹是怎么做的呢?這個問題誰找到了答案?在第幾小節?
四、學習第二小節。
1、治洪水可不是一件簡單的事,大禹會怎么做的呢?
出示:“他吃盡了千辛萬苦,走遍了千山萬水,仔細地查看水流和地形。
他帶領老百姓挖通了九條大河,劈開了九座大山,引導洪水流入了大海。”
(1)誰來讀讀?禹是怎么治水的?畫出表示大禹治水的動作的詞語。
((察看、挖通、劈開……)
(2)那么你能根據課文把下面的這組詞連一連嗎?
(察看—地形;挖通—大河;劈開—大山)
(3)誰能用自己的話說說大禹是怎么治水的呢?
小結:是的,你們看大禹他們通過挖河劈山的方式開出一條水道,將四處泛濫的洪水引導入了大海。 板書:引
(4)大家知道禹的父親鯀過去也一直在治水,他采用的是什么方法呢?(用堵的方法治水)
鯀只懂得水來土掩,造堤筑壩,結果花了九年時間洪水沒有治好。就這樣禹接替了父親的工作。
(在重點段的教學中我主要是弄懂文本內容,即:大禹治水的方法。具體的練習環節則由四步展開:1、圈畫大禹治水的動詞。2、通過動賓詞組搭配練習理清治水的步驟。3、運用練習說話弄懂治水方法。4、資料對比禹父—鯀“堵”的方法,真切體會大禹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