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識字4》教學設計
3、學生交流如何記住帶點的字,給“取”“補”“益”和“彰”找朋友加深對成語的理解
師講解“取”“補”的漢字文化。左邊是耳朵,右邊是手(又),合起來表示用手割耳朵。古代作戰,以割取敵人尸體首級或左耳以計數獻功。
“補”左邊是衣字旁,也就是,衣服破了,用針補一補。
4、簡介成語特點:成語一般都是四字組成,也有二字、三字、五字、六字等成語。有些成語從字面上就能知道它的意思,也有些必須了解來源、出處才能明白,并且還有著有趣的故事和深刻的道理。
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學習,識字四的成語。請同學們把書翻到p49頁,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成語。昨晚同學們都已經回家預習了,現在請同學們自己讀一讀,注意一定要讀準字音,想一想每個成語的特點。
5、(課件出示課題)板書課題:識字4
二、檢查預習,初讀識字
1、自由朗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
2、齊讀
3、分組讀
4、看書開火車檢查讀正確流利。出示學生容易出錯的生字或者成語加深記憶。
5、出示成語卡片讀
三、出示圖片,學生猜成語。
1、分別出示圖片:
管中窺豹:從竹管孔中看豹,只能看到豹身上的一點斑紋。比喻看到的只是事物的一小部分,未能看到事物的全貌。
坐井觀天:比喻見識有限,眼光短淺。
一葉障目 不見泰山:一片小小的樹葉擋住了眼睛,就看不見遠處高大的山。比喻被眼前細小的事物蒙蔽,看不到事物的本質或者整體。
2、學生挑選相應的成語,先領讀,再貼在相應的位置上,并說出理由
3、相機指導,如何記住“障”字。
4、總共有三幅畫,這里還有哪個成語也能找到相應的位置。
5、抽生到黑板貼并說出理由。
6、出示課件:一葉障目,不見泰山的成語典故。
3、練讀本組成語 齊讀——抽生讀——背誦
四、學習第三組詞
學生自愿上臺交流。剩下的成語:拔苗助長徒勞無功 瓜熟蒂落 水到渠成
預設1:
1、生交流《拔苗助長》的故事。(讓學生找“拔苗助長”的卡片貼在黑板上,讓這位同學指著板書講故事。)
2、教師引導學生說《拔苗助長》的最終后果是什么?(生可能回答:白費力氣,莊稼全死了。也就是違背事物發展的規律的最終結果是徒勞無功。)
2、生領讀《拔苗助長》
3、教師相機提醒學生:“拔”這個字在寫的時候注意什么?學生交流。
4、能給這個字找個朋友嗎?(生可能交流“拔河”、“拔草”等。朋友多一點拔河就能贏!)
5、一起書空“拔”。并書中描紅 在田字格中書寫“拔”。
6、“助”告訴小朋友你是怎樣記住這個字的?(生可能交流:“且”加“力”“且”的最后一筆注意變成“/”)
7、書空寫“助”
8、教師引導孩子如何記住“徒”字。(學生可能回答師徒二人外出旅行,所以是雙人旁。)
9、學生書空練寫“徒”字。
預設2:
1、學生交流《瓜熟蒂落》的意思,教師相機補充。
2、讓學生指著卡片領讀。
預設3:
1、學生交流《水到渠成》的大體意思,教師相機的補充。
2、學生領讀《水到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