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鸛雀樓》教學設計
1)千里目指想怎樣?要看到很遠很遠的地方,必須要—— 哪個字表示還要登樓?出示“更”。只要再登一層就足夠了嗎?
站得越高,看得越遠。詩人想:要想——,就必須要——。
2)板書:登高才能看得遠
3)這兩句詩是詩人登樓所想,也是這首詩告訴我們的道理。“更上一層樓”已成為千古名句。人們常常用來指奔向更新的高度,“百尺竿頭,更進一步。”生活中還有哪些地方也需要更上一層樓?
指名說
4)指導朗讀:不管什么人,不管做什么事,都需要更上一層樓,都需要再做一番努力!今天我們更上一層樓,明天,我們就會欲窮千里目!再讀這兩句詩。
四、誦讀古詩
1)這就是名揚天下的古詩《登鸛雀樓》,喜歡嗎?配樂讀。
自由練習,指名,賽讀,齊讀。注意引導讀出詩的節奏。
2)指導背誦:我們把它背下來好嗎?這首詩先寫……再寫……
閉上眼睛背
3)從你們的背中你仿佛看到了什么?體會到什么?
4)這里有樓、有詩、有情、有景,有著深厚的文化底蘊。登此樓,真有凌空欲飛之勢,即可鳥瞰那波濤滾滾、浩瀚無涯的黃河,感受“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
配樂齊誦全詩
五、拓展積累
涼州詞
「唐」 王之渙
黃河遠上白云間,一片孤城萬仞山。
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
師介紹 :這首詩描寫了西北邊塞重鎮涼州一帶雄奇壯闊又荒涼的景象,同時也寫出了守衛在那兒的將士的艱苦。
生讀一讀、背一背。
六、寫字
區別:人跟入
其他的字學生自己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