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動物過冬》說課稿
一,說教材:
《小動物過冬》是選自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小學語文第三冊第七單元的一篇課文,它是一篇自然常識故事,也是一篇童話,講的是青蛙,小燕子,小蜜蜂一起商量怎么過冬的事情.課文有8個自然段,第1自然段寫青蛙,小燕子和小蜜蜂是好朋友,常在一起唱歌跳舞.第2~7自然段寫三個好朋友在一起商量過冬的事情.這部分有5個自然段都是寫他們的對話,介紹了他們不同的過冬方式.第8自然段寫他們約定第二年春天再相見.課文不僅生動地介紹了有關過冬的知識,而且表現了小動物之間的相互關心.
二,說教學目標:
1,認知目標:學會本課的10個生字,正確認讀本課的6個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體會課文內容,了解小動物過冬的不同方式.
2,能力目標: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讀.培養學生自己查閱,收集資料的能力.初步學習"抓住課文的重點詞句,體會文章思想感情"的方法.
3,情感目標:讓學生懂得朋友之間要互相關心
其中抓住課文的重點詞句體會文章思想感情;了解動物過冬的有關知識,懂得對好朋友要關心是教學的重點和難點.
三,說學法:
二年級的學生已掌握了一些識字方法,有一定的識字能力,能夠閱讀一些淺近的文章,已經初步具有結合上下文和生活實際了解課文中詞句意思的能力,并且能夠展開想象,獲得初步的情感體驗,感受語言的優美.同時,學生的詞語積累量有限,有時心中很明白,卻不能用自己的語言表達,教師要適時引導點撥.例如:在學習三種小動物過冬的方法時,讓學生先讀一讀,然后小組里自由討論,把小動物過冬的方法先給小伙伴說一說.在一次次的合作中,學生之間的學習,思維方式便會潛移默化地產生影響,融合,自覺地取長補短,改善自己的學習,思維方式.
四,說課時安排,學具,教具:
本篇課文,用兩課時完成,第一課時完成識字教學和指導書寫.第二課時指導學生熟讀,感悟和拓展閱讀.
教學本篇課文,準備使用多媒體輔助教學,同時使用小燕子,青蛙,蜜蜂三種小動物的頭飾.
五,說教法:
有人說過"教學的藝術不在于傳授的本領,而在于激勵,喚醒,鼓舞".因此,課堂教學中應開放學生學習的情境,從而點燃思維的火花.在教學中我積極創設情境,先激起學生朗讀詞語的興趣,積極地讀準詞語的字音.然后圖中的小動物與課文中出現的動物名稱一一對應起來,讓學生在腦中建立起文中三種小動物的可愛形象.這最大程度的激發了學生學習的愿望,學生和小動物做好朋友,一同參與學習,學習就更有趣味了,學生自然比較自信,也容易獲得成功的快感.
六,說教學流程:
根椐對課標的認識,教材的理解,學生的學情及本文的特點,采用整體設計教學法(即先初讀課文,整體感知;再部分探究,深入理解;最后,整體理解).
引導學生通過想象感知語言文字背后隱含的情感.想象小動物們第二年相見會說些什么,體會好朋友之間的關心.
下面談談教學過程:
本節課我共設計了四個板塊激趣導入;自由閱讀,整體感悟;體會感情,讀中感悟;回歸整體,拓展升華.
(一)激趣導入:
從學生的生活實際入手,上課時,問學生"冬天到了,你們是怎樣抵御冬天的寒冷的 "然后再談話引出課題:"小動物們也有自己的方式度過寒冷的冬天."板書課題,并且引導學生針對課題提出問題.
(引導學生學會提出有價值的問題,培養學生的質疑能力,發展學生思維.同時也為學生"帶著問題"深入文本,為進行個性化閱讀做好了鋪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