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小動物過冬》教學
②評一評他演得怎么樣?(劃出“吃得飽飽的、好好睡上一大覺、來年春天”指導理解,如果學生表演、評價不到位,老師來演示,學生來評一評好在哪里)
③指名讀一讀小青蛙的話。
(教師重點指導這兩自然段的學習,指導學生抓住重點詞句“吃得飽飽的、好好睡上一大覺、來年春天”進行表演、評價,從而了解青蛙的過冬方式;體會小動物間的相互關心。為后面學生自主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
3、小蜜蜂
(1)自由讀一讀五、六自然段,劃出小燕子和小蜜蜂說的話。
(2)同桌讀對話。
(3)指名組分角色讀對話。
①讀得怎么樣?(指導朗讀:“早就采了很多蜜,夠吃上一個冬天的。” 如果學生評價不出,請聾人老師來演示,學生來評一評好在哪里)
②它干嗎要采那么多蜜呢?
③想象一下,冬天小蜜蜂躲在蜂巢里還會做什么啊?(學生自由說)
④誰能簡單地說說小蜜蜂準備怎么過冬?(板:躲在蜂巢里)
(這個部分的設計則體現了一個“放”字,放手讓學生讀小燕子和小蜜蜂的對話,并放手讓學生結合文本進行評價,然后讓學生說一說冬天蜜蜂在蜂巢里做什么,在進行語言文字的訓練同時又讓學生區分了蜜蜂和青蛙的過冬方式。學生通過讀、評、說這個實踐活動,走進了文本,對小蜜蜂的過冬方式有了一個深入、科學的認識。這樣,通過師生、生生相互交流,相互補充,分享彼此的思考、經驗和知識,從而共識共享共進)
(4)分角色朗讀對話
①你們覺得青蛙、小燕子和小蜜蜂過冬的方式有趣嗎?愿意向大家來介紹一下嗎?請小朋友大聲朗讀三——七自然段,等會兒請你們分角色來讀一讀青蛙、小燕子、小蜜蜂說的話。
②哪一小組來讀一讀?對話部分你們讀,其余部分咱們一起讀。(指名分角色讀對話,評論)
(分角色朗讀課文可以擴大學生的課堂參與面,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同時讓學生對課文又有了一次整體感知。在分角色朗讀的過程中學生又體會了“接著”、“又”這兩個詞語的作用)
四.學習第八自然段
(一)青蛙、小燕子和小蜜蜂商量好了過冬的事,而且還有了個約定。他們約定了什么?我們一起來讀一讀第八自然段。(他們約定第二年春天還在這里相見)
(二)小朋友你們看,第二年春天到了,小燕子呢?青蛙、小蜜蜂呢?(學生自由說)
(三)哪個小朋友能把這幾句話連起來說一說?(出示:第二年春天到了,青蛙從 了, 小燕子從 了,小蜜蜂從 了)
(這個環節的設計主要是對課文的一種延伸,同時也是對學生進行書面語表達能力的訓練。語文學習是離不開語言文字訓練的,葉圣陶老先生說過,什么是語文?無非是讀讀寫寫。這里的寫就是我們非常重視的書面語表達。在學生能夠自如表達的基礎上讓學生寫寫。教師應該不失時機的將書面語的表達方法教給學生,將轉換為書寫。)
[評析]
本節課的教學注重朗讀,以讀促悟。在此基礎上,注意引導學生進行自讀自評,體現了教師的“放”。其次“讀”的方法靈活多樣,有初步讀,有感情讀、表演讀、分角色讀等。另外“讀”的要求層層遞進,從初讀到細讀,再到品讀。在一次次讀的過程中,逐步加深了學生對課文的理解和感悟。本節課中教師注重情境的創設,結合教學進程通過指導進行朗讀、扮演角色、想象體會等方法把學生帶入到課文的情境中,激發了學生學習的興趣,加深了他們對課文角色情感的把握,使學生在直觀的環境中學習語言、感受語言。學生語文素養的提高離不開語言的積累,語文教學必須扎實落實學生的表達訓練。本節課結合閱讀教學的進程設計了多次的語言積累練習,主要有尋找近義詞、想象說話,補充句子等。問題形式靈活多樣,練習難度由淺入深,語言積累過程密切結合閱讀教學過程,既增強了學生對課文內容的理解,又提高了學生運用語言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