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蛙看海》教案
蘇教版國標本二年級上冊教材分析:
課文是一篇童話故事。敘述了長期生活在湖邊的青蛙,很想看看大海,在蒼鷹的指點下,跟著松鼠一個臺階一個臺階地跳,最后終于到達山頂,看到大海的事,說明了只要腳踏實地,一步一個腳印,堅持不懈地刻苦努力,就一定會到達理想的彼岸。課文言近旨遠,按照事情的發展順序寫,揭示了一個深刻的道理,耐人尋味。文中抓住了人物的語言、動作和神態進行描寫,形象鮮明生動。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小動物頭飾
第一課時
導讀全文,教學生字生詞,試讀課文,指導寫字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讀課文,表演課文。
2、懂得只要腳踏實地地一步一個腳印,堅持不懈地刻苦努力,就一定能達到理想的彼岸。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1、今天陶城實驗小學雛鷹電視臺《童話天地》欄目將拍攝一部童話劇《青蛙看海》,要在我們班選出最優秀的演員參加演出,杭老師擔任本劇的導演,個位小演員你們有信心參加競選嗎?(有)
(多媒體顯示“童話天地”及“青蛙看海”)
[教師指導學生閱讀課文的方法是一個可以不斷創造的動態體系,而表演不失為一種優化的選擇。以表演導讀課文,創設趣味的情景,在實現學生主體與文本的對話中,使閱讀真正成為學生的一種生命體驗。]
2、我們已初步了解了劇情,誰來簡單介紹一下故事情節。
(故事敘述了一只長期生活在湖邊的青蛙,很想看看大海,在蒼鷹的指點下,跟著松鼠一個臺階一個臺階地跳,最后終于到達山頂,看到了大海的事。)
簡筆畫:(大海)
過渡:要想把這個故事演好,我們必須得熟讀劇本,而且要會把角色的臺詞讀到會背出來。
二、精讀課文。
(一)、講讀第1—3自然段。
1、我們先來讀讀1—3自然段,看看蒼鷹是怎么指點青蛙的?誰能學著蒼鷹的樣子來讀讀它的話,看誰學的像?
(學生自由讀,自由練)
[出示“喏,只要登上前面那座山,就能看到大海了。”這句話]
簡筆畫:(山)
2、這座山高嗎?(真高)如果讓你去爬,你心里會怎么
想?(發揮想像)
青蛙的想法和你們一樣,[出示句子:“天那,這么高的山!”]
誰來讀?青蛙邊說邊怎么做?你能學學嗎?(吸了口涼氣)
青蛙為什么會這樣吸一口氣?(聯系上下文和高山課件來說說)現在誰再來讀讀 這句話。
3、青蛙到底有什么困難呢?[出示句子:“我沒有一雙像你一樣有力的翅膀,也沒有四條善跑的長腿,怎么上得去呢?“]
a:誰有長跑的腿?(小馬、小鹿)為什么說它們善跑?
b:青蛙的話是什么意思呢?[突出顯示:怎么上得去呢?]
c:誰再來讀好青蛙的話。
4、 小青蛙要想看到大海,還有沒有別的辦法?看看蒼鷹是怎么說的,自由讀第三段,想想,你讀懂了什么?交流。
過渡:聽了蒼鷹的話,小青蛙心里非常失望,正在傷心難過的時候,你們看,誰來了?(貼出小松鼠圖)
三、精讀第4—11自然段。
1、讓我們一起來觀看小青蛙,小松鼠一起登山的動畫片,[動畫播放]
2、小朋友想不想把它們演好?怎樣才能把它演好呢?
3、你最想演誰,就把它的話多讀幾遍,并且能把這些話記下來,再和你的同桌演一演
4、指名上臺表演。(戴上青蛙或松鼠的頭飾,配上音樂表演)
[帶著表演的目的,教師指導學生讀對話,讓他們從各自的經驗和體驗出發,在人與文本之間建立起和諧的對話關系,使之由讀文進入悟境、悟情、悟理的閱讀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