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蛙看海》教案
教學目標: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讀課文。
2.懂得只要有信心,并能腳踏實地,一步一個腳印,堅持不懈地刻苦努力,就一定能達到理想的彼岸。
教學重點、難點: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讀課文。
2.難點是在讀課文時懂得腳踏實地、堅持不懈、刻苦努力的童話寓意。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動物頭像。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1.小朋友們,你們看見過大海嗎?你覺得大海怎樣?(出示大海圖)
2、看,一望無邊的大海,海水是那么的藍,那么的清澈。你們喜歡大海嗎?(喜歡)
(設計意圖:通過優美的畫面,使學生感情升華,渴望看大海,從而理解文中青蛙想看大海的渴望。)
(二)賽賽,演演,精讀感悟
1、大海真美呀!小朋友,你們想去看大海嗎?上一節課我們已經知道一只小青蛙它也想去看大海,哪誰知道它為什么要去看大海?(出示句子:)“什么叫長期”?哪個小朋友來當這只小青蛙,把這句話讀一讀。(你讀得真棒!老師聽出你這只小青蛙很想看大海。)
2、小青蛙出了主意,它怎么說呢?你從哪兒找到的?相機出示老鷹的話,指導朗讀。“喏,只要登上前面那座山,就能看到大海了。”要看到大海,必須要有一個條件。(登上那座高山)對于老鷹來說,登上這座山困難嗎?為什么?誰來做老鷹把這句話讀一讀。。下面我們用“只要------就------”練習說話。
出示:只要今天不下雨,我們就去---------------。
只要-------------,就能取得好成績。
只要-------------,就-----------------。
3、對于老鷹來說,登上高山很容易。那么,青蛙對登上高山有沒有信心?你是從什么地方看出來的?
(1)指名讀青蛙說的話,體會他當時的心情,讀出相應的語氣。
①“天哪,這么高的山!”你能換個說法,意思不變。(青蛙覺得這個任務真難。)
②是呀,這么高的山,看上去多可怕呀!多嚇人呀!怪不得青蛙被嚇得吸了一口涼氣。
③青蛙為什么認為自己上不去?
出示:“沒有……也沒有……怎么……?”
比較:沒有翅膀-————,怎么------?
沒有翅膀---------------,我上不去。
(第一個句子有力,強調。第一句是反問句,反問句讀起來比較有力,反問句不用回答,因為答案就在句子里。)
④是呀,如果地球上沒有水,也沒有空氣,我們怎么生存下去?這只青蛙沒有有力的翅膀,也沒有善跑的長腿,它怎么登上這么高的山呢?怪不得它沒有信心。誰來學一學可憐的青蛙,把第二自然段朗讀一下?
4.那這山能不能不過呢?為什么?你從哪兒知道?
相機出示老鷹的話,指導朗讀。“是啊,這山是太高了!不過,你不登上山頂,怎么能看到大海呢?”
老鷹講的話有幾句?第一句是什么意思?(老鷹比較實事求是的說,對青蛙來說,這山太高了。)第二句話也是一個反問句,它的答案就藏在句中。
出示:兩個句子,哪個正確?
①不過,你不登上山頂,就能看到大海。
②不過,你不登上山頂,就不能看到大海。
那么,這座山如果不過,就看不見大海, 這時,青蛙又會怎么想?
分角色朗讀1~3自然段。(板書:失望)
蒼鷹說完就展翅飛走了。誰能幫幫這只失望的青蛙呢?他可是一點兒都沒信心了呀!正在它傷心難過的時候誰來了?(小松鼠)屏幕上出示小松鼠的圖片。小松鼠怎么說?誰來讀一讀?誰再有禮貌些。小青蛙怎樣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