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學語文二年級下冊各單元教材分析及備課參考
3、《三個兒子》是一個很耐人尋味的故事。無論古今中外,孝道都是永恒的美德。課文通過三個媽媽對自己兒子的夸獎和三個兒子在媽媽面前的具體表現的對比敘述,揭示了一個深刻而又厚重的道理。即:兒女應該以實際行動為父母分擔生活重擔。課文內容淺顯,語言通俗,人物對話較多。但是淺顯的文字中卻包含著樸素而深刻的道理,那就是“為人子,方少時,孝與親,所當執”。教學中我們不必給二年級的孩子們講多少孝敬父母的大道理,也不必逐字逐句地深挖細摳文章的思想內含,應引導學生進行充分的語文實踐活動,幫助學生走進文本,在多形式的閱讀活動中,引領學生與課文進行真實的對話。在閱讀中思考、發現,進而獲得豐富的感受和體驗。啟發聯系生活實際,豐富學生的情感體驗,在閱讀中提升自己。品讀要讀出問題,帶著問題再讀。只要在引導學生熟讀課文的基礎上,抓住“明明有三個兒子同時在眼前,為什么老爺爺說只看到一個兒子”這一問題引導孩子讀書討論就可以了。課文要求認識的生字很少,也并不難,可以放手讓學生獨立完成。補充材料:〈子路借米〉
4、現代的家庭獨生子女居多,被父母寵著,只會想自己。出門打車,見什么買什么,很少替家長考慮,也不懂得節儉。《玩具柜臺前的孩子》內容貼近學生生活,容易引起學生情感上的共鳴。教學中應抓住略讀課文的教學規律,積極引導學生認真讀文,強調自讀自悟,讓學生在讀中體會、思考,在被故事情深深吸引的同時會不由自主地把自己與文聽小男孩進行對照。這冊的每個單元的最后一課都沒有要求寫的生字,課文一般都比較長,旨在培養學生默讀思考的能力。建議這課以默讀為重點,培養學生一定的自學能力,使學生懂得體諒、關心他人,學會節儉。
5、語文園地六
我的發現: 這項練習由六個aabb式的疊詞組成,而且每個詞都是由意思相反的詞構成的。教學中,教師要結合學習伙伴的揭示,引導學生觀察,發現,促進學生的積累。同進可以挖掘學生的積累,促進學生相互交流,拓展學生對此類詞語的積累,豐富學生的語言,激發學生對祖國文字的熱愛。
日積月累:包含三項內容:讀讀認認、我會填、我會讀。“讀讀認認”是利用形聲字的構字規律,認識具有相同形旁的八個字。由于構字上的特點,便于學生識字,結合二年級學生的識字經驗和獨立識字的能力,教師應充分放手,引導學生練習,通過組詞,學生理解形近字在音形義上的不同,鞏固學生的漢字積累。“我會讀”中安排閱讀一首小詩<一個石頭小姑娘>,這首小詩充滿童真童趣,揭示了小女孩善良美好的心靈。教學中要堅持以讀為主,在讀通讀熟的基礎上,再引導學生感悟交流,豐富學生的認知和情感體驗。
口語交際:本次話題是對本組課文主題“好品質”的延伸。教材以小故事的形式,為學生交際提供了情境。教師在教學中應充分理解教材的編寫意圖,引發學生的討論,組織學生為故事的人物提出合理的建議,這樣不僅培養了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也挖掘了學生的對問題的認識,讓學生在討論交際中懂得要做誠實、守信、盡責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