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學語文二年級下冊各單元教材分析及備課參考
4、語言模仿。
學習語言的表達和運用是語文教學最本質的任務,學生的語言都是從模仿開始的,我們要引導學生發現教材中的語言規律,并指導學生積累和模仿這些語言規律。本文和第六課在用詞中有個共同的特點,在名詞前都加了定語,構成(怎么樣)的(什么),像“陽光燦爛的世界、美麗的身影、明亮的大鏡子、更大更甜的果子、靜靜的山谷、清脆的歌聲、歡快的泉水”學生在學習、積累這些詞語時,可引導學生比較加上修飾部分和不加有什么不同,從而感悟這樣可以使描寫的事物更具體,生動、形象。并引導學生在自己的寫話中也能模仿著寫寫,把閱讀和寫話有機結合在一起,學語言的同時學習用語言。
5、背誦積累。
讀讀背背這一項,提法有所不同,要求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這也是本冊教材更以人為本的創新之一。
本文認讀的生字和需要寫的生字不多,在全文朗讀中學生不斷和生字見面,然后可以集中在復習鞏固階段交流、識記,教師只要幫助學生重點分析“縫、罐”兩個比較不難記的生字,其他的生字可以放手讓學生自己識記,書寫指導時“鵑、股、脆”都帶有“月”的部件,可以結合第四課中的“骨”字,四個字一起出示,觀察“月”字作旁和在字的左下時的變化。
三、第三單元教材分析及教學建議
一、主題:愛祖國,愛家鄉
二上(第三單元)
二下(第三單元)
二、教學建議:
1、讓情感在搜集處理信息的過程中積淀。
(1)瀏覽本單元的課文,及早準備資料
“學習小伙伴”的話(41頁——48頁)
(2)搞一個“愛祖國,愛家鄉”的主題周
文字資料、圖片資料、實物(紀念品)
也可以在墻上張貼學生搜集的資料。
2、讓課文語言在背誦中得以積累。
《日月潭》:讀讀記記
《北京亮起來了》:讀讀記記
(1)準備一本積累本
(2)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3、別讓自己迷失在美麗的畫面中
《日月潭》課件(網上下載)—— 并不意味著擯棄“語言文字的訓練”
文字——畫面——文字
三、實施每課的注意點
1、《日月潭》:以讀帶講,讀中感悟
2、《葡萄溝》:設計各種活動引導學生讀書(為什么說葡萄溝是個好地方?從哪里看出?賽讀)
3、《難忘的潑水節》:充分利用課文插圖
學習周恩來、毛澤東等一代偉人,學生不太感興趣,介紹周總理,了解傣族的民族風情。
4、《北京亮起來了》引導學生積累和運用生動、優美的詞句。
第四單元《動手做做看》《郵票齒孔的故事》《畫風》《充氣雨衣》
主題:本組教材中的四個小故事,都是圍繞動手和動腦來選編的。課文中的那些發明創造的故事,也許只是在眨眼間的靈機一動,看起來沒有費什么力氣,事實上哪怕是一個小發明,也不是那么容易的。只有善于思考,勤于動手,敢于懷疑權威,打破常規,沖破定論,才能有所發現,有所創新。學習本組教材,目的不是要學生都立志做發明家或者整天想著發明創造,而是培養學生愛動腦、勤動手的好習慣,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