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學語文二年級下冊各單元教材分析及備課參考
3、學科兼容,課內外結合。教學本單元時,要突破傳統的課堂的概念,實現學科間的融合,課內外的結合。可以引領學生走進春天的大課堂,唱一唱春天的歌,畫一畫春天的美景,誦一誦春天的詩文……在廣闊的天地中去尋找春的腳印,去探索,去想象,去發現。和春天主題相關的文學作品非常多,教師可以幫助學生選擇一些文質兼美的作品,和學生一起欣賞閱讀。本冊書后面有六篇選讀課文,其中第一篇《春的消息》可以在教學本單元時引導學生閱讀。但拓展中我們要把握好延伸的度,還是要堅持以教材提供的文本為主,避免出現課文還沒讀通就忙著往課外拓展進行閱讀的現象。
4、識字教學要突出重點。進入二下年級,識字依然是學生語文學習的重點,但識字教學和一年級要有所區別。進入二下年級的學生,通過前三冊的學習,識字量按教材要求就達到1400字,如果老師在前幾學期重視學生識字方法引導,學生有較好的課外閱讀識字和生活識字習慣,大部分孩子的識字量達到了XX字,因此本單元四篇課文后雖然識字任務不輕,最少的第二課要認識7個字,最多的是第4課要認識14個生字,但學生已有一定的識字基礎,有自主識字的能力,因此教學中教師要盡可能利用學生這一學習資源,在交流合作中引導學生自主識字,突出識字重點,不需要面面俱到。識字方法也要根據具體的教學情況或集中在復習鞏固中識字,或分散在課文中識字。
5、尋找規律,落實寫字教學。落實寫字教學,從縱向來看,就是要落實每個字。新課程在多認少寫的原則下,每節課要寫的字不多,對這些字我們必須扎扎實實指導學生認真書寫,從字的結構、書寫規則等都要落到實處,在寫字教學過程中滲透漢字的形體美和結構美。從橫向看,我們在落實每個字的教學中,必須把寫字教學落實到每個孩子。隨著電腦的不斷普及,書寫越來越被忽視,寫字的基礎要從小學抓起,我們低段老師在寫字輔導時就應該關注全體學生,對書寫有困難的學生要個別輔導,甚至手把手地帶著寫。本單元要寫的39個字分布在四篇課文后面,歸類安排,如第一課9個字都是左右結構,前面6個都是左窄右寬的字,后面三個是左右同寬的字,另外幾課要書寫的生字都是按一定規律編排的,指導書寫時要引導學生自己發現書寫規律。另外,本單元第三課后面9個生字有6個生字以3個詞語形式要求書寫,這是孩子學習生字書寫以來第一次要求寫詞語,教學中教師要強調詞語的書寫形式,避免學生寫成aabb形式。
春天的主題安排在第一單元。但從我們地區的實際情況來看,開學時是2月份,春天的跡象尚不明顯。如果有需要,我們教師可以創造性地使用教材,調整一下教學順序,把春天這一主題的課文往后移。把第二單元“奉獻與關愛”提到前面來上。因為明年開學在2月下旬,學生學習第二組課文正好和3月5日“學雷日”前后的系列活動相吻合。而兩周后也就是3月中旬,春意漸濃,學生每天呼吸著暖暖的新鮮空氣,享受著春風輕輕的吹拂,放眼是春的顏色,細聽到處有春的旋律,在這樣的大自然中再來學習“春天的發現”這一組課文,學生的體會更多,感受更深,。
教學例舉:在主題整合思想的指導下,可以把本組的四篇課文和語文園地一進行了重新組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