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級上冊語文第四單元教學設計
(2)討論上面的問題。
(3)指兩個組匯報。
(狼的第二次找的借口是:“就算這樣吧,你總是個壞家伙,我聽說,去年你在背地里說我的壞話。”)
(小羊的申辯是:先肯定地說:“那是不可能的。”然后進一步用“去年我還沒有生下來哪”這個事實,說明自己不可能說過狼的壞話。)
理解:
氣沖沖:形容非常生氣的樣子。
背地里:在背后,不是當面的。
啊:表示驚訝。
(4)指導朗讀。
狼“氣沖沖”地說,要讀出蠻不講理的語氣。小羊的樣子“可憐”,急得“喊”了起來,并且稱呼“親愛的狼先生”要讀出認真申辯和害怕的語氣。
試讀,指名分角色朗讀。
過渡:狼兩次找碴兒想吃掉小羊,都被小羊理直氣壯地反駁了,狼不甘心,又怎么樣了?學習第6段。
5.學習第6自然段。
(1)指名讀。
(2)想:狼第三次找了什么借口了?它又是怎樣做的?
(先是罵小羊,又找的借口是:“說我壞話的不是你就是你爸爸,反正都一樣”。狼這時是:齜著牙,逼近小羊大聲嚷道,并且向小羊身上撲去。)
理解:
齜著牙:把牙露出來。
逼近:氣勢洶洶地,一步一步地靠近。
嚷:喊叫的意思。
(3)指導讀:
要讀出狼兇狠的樣子。
試讀,指名讀,全體讀。
3、總結。
狼想吃掉小羊,三次故意找碴兒,無中生有,沒事找事,小羊雖然溫和善良,據理力爭,但毫無用處。通過這個寓言故事,你們明白了什么?
(惡人總是蠻不講理的,我們不要上當,不怕,去斗爭,我們要看清它們的嘴臉。)分角色朗讀全文。
(四)發散思維,繼續想故事。
狼向小羊撲去,結果怎樣呢?請同學想一想說一說。
板書設計:10 狼和小羊
故意找碴兒 講道理
(蠻橫無理) (溫和善良)
11、狐貍和烏鴉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生字,認識2個偏旁,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意思。
2.能分角色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復述課文。
3.創設情境,讓學生領悟課文蘊含的意義,進行創造性想象。
4.讓學生知道動聽的語言并不都是好話,懂得喜歡聽奉承話容易上當受騙的道理。
教學重、難點:
1.學會本課生字,認識2個偏旁,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意思。
2.讓學生知道動聽的語言并不都是好話,懂得喜歡聽奉承話容易上當受騙的道理。
3.識字、寫字。
教具準備:多媒體課件
教學時間:兩課時。
教學流程:
第一課時
一、出示圖片,引入新課。
1.同學們,老師給大家帶來兩種動物,看看它們是誰?
2.板書課題:狐貍和烏鴉。
3.誰能介紹一下狐貍、烏鴉?
4.今天我們學的這篇課文講的就是狐貍和烏鴉之間發生的故事。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學生自由讀3遍課文。
要求:
(1)畫出生字詞,標出自然段序號。
(2)讀準生字字音,把生字多讀幾遍。
(3)把句子讀通順,讀連貫。
2.同桌互讀課文,看誰讀的正確流利。
3.指名分自然段讀課文。
(1)使用生字卡片、詞語卡片糾正字音。
(2)出示小黑板,提醒“一”的變調。
一棵 一眼 一開口 (讀第四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