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第三冊課外閱讀指導教案
⑴先向售貨員阿姨說明自己需要買什么東西
⑵請小朋友隨便挑,向小朋友介紹文具的品種、相關的知識。
⑶謝謝阿姨,給你錢!再見!
⑷小朋友走好,再見!
2、學生交流說圖的體會
實踐體驗
指導說話 1、請來分角色表演?
2、教師相機指導。
3、教師小結上課情況 1、同座位練說
2、推舉代表上臺練說
3、同座位再次練說
布置作業
鞏固成果 請小朋友自選一幅圖,到下節課在小組交流 有時間可在閱讀時間進行
-6-
課題 7、書要自己讀 課型 實踐訓練型
教學目標 教育學生要自己讀,只有自己讀,才能理解內容,積累好詞好句不斷豐富自己的知識,提高說寫能力
課前準備 每人準備一本課外書
教學過程 步驟 教學活動 學生活動
復習遷移
導入新課 師生共同總結書要自己讀的體會;
1、自己讀,才能理解意思。
2、自己讀,才能積累好詞好句。
3、自己讀,才能豐富自己的知識。提高說寫能力。 1、各組討論;書為什么要自己讀?
2、代表發言。
3、 書要自己讀的好處。
出示訓練
感悟方法 1、討論:本學期學了不少讀書的方法該怎么自己讀?
讀書要三到;讀書要動筆;讀書要劃出不懂的地方和精彩的地方。先把書讀通,請字典和老師幫忙,再把書讀懂,
2.出示訓練,選自讀課本,〈〈朝霞與日出〉〉請你自己讀讀說說你知道了什么?
3.交流,教師小結。 1、學生試讀。讀通文章。
2、圈出好詞、好句、好段。
3、交流。
①通過自己讀我知道朝霞很漂亮。
②我知道了日出時的景象。
③我知道了彩霞在不斷地變幻。
布置作業
鞏固成果 請小朋友回家自選看一本書,到下節課交流。
有時間可在閱讀時間進行,培養學生自覺讀書的好習慣。
-7-
課題 8、課內外結合讀 課型 實踐學習型
教學目標 指導學生掌握課內外結合讀的方法,在實踐中體會課內外結合讀的好處,激發學生由課內知識向課外知識延伸,拓寬學生的閱讀面。。
課前準備 搜集一些陳毅爺爺寫的的詩。
教學過程 步驟 教學活動 學生活動
復習遷移
導入新課 1. 小朋友,昨天我們學習了一首詩題目叫〈〈青松〉〉,誰來背?
2. 這首詩贊美了什么?
3. 今天我們再來學習陳毅爺爺寫的另外幾首詩 。 1. 指導學生背誦。
2. 這首詩贊美了青松毫不畏懼。
3. 堅強高潔的品質。
出示訓練
感悟好處 1. 誰來說說你搜集到的詩?
〈〈紅梅〉〉〈〈秋菊〉〉
2. 你理解這二首詩的意思?
3. 這兩首詩與〈〈青松〉〉有什么相同之處?
4. 由課內知識向課外知識延伸,有什么好處?
5. 總結課內外結合讀的好處。 1. 學生小組交流。
2. 讓學生交流搜集的方法和好處。豐富語言,提高積累。
3. 指名說說意思。
都是贊美了紅梅、秋菊毫不畏懼堅強高潔的品質。
實踐體驗
培養習慣 1.組織學生進行課外閱讀,要求學生課內外結合讀。
2.組織檢查和輔導。
3.小結上課情況。 1. 學生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