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文 21 畫家和牧童(3篇)
一、課前交流時──“情趣”在這里發芽
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有經驗的教師總是善于把握小學生具有好奇心強和好勝心強的心理特點,上課前和學生談談話,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我在上公開課前對學生說:“同學們,能和大家在這明朗的早晨一起學習,我非常高興,一句話說的好,‘一日之計在于晨’,老師相信這節課能帶給我們一天的好心情,你們相信嗎?”接著我又向學生了解了幾天前他們在同一會場上另外一堂公開課的情況,讓他們互相說說課上誰表現的最好。聽完學生的評價,我富于鼓動性的指出最出色的學生的標準“注意聽講,主動思考,積極回答問題,認真傾聽別人的發言,這樣的學生就是最出色的學生,誰有信心做這節課最出色的學生呀?”學生齊刷刷的舉起了小手。我及時充滿信任的說“老師相信你們每個人都能做到,讓咱們上完這節課見分曉吧!”接著師生都以飽滿的熱情進入了課堂。
這一番充滿鼓勵和信任的談話使學生的精神為之一振,一定會受到激發,從而產生主動學習的內趨力。
二、品讀感悟時──“情趣”在這里生長
在品讀感悟時,激發學生的情趣,使之入情、入境才能有效地品味語言。只有學生真正投入,才能有所感悟,有所體驗,才能和作者產生情感上的共鳴。但學生的任知水平有限,有時即使感悟到也不能通過讀表達出來,此時教師的渲染、示范就顯得尤位重要,能迅速把學生引入文章所描述的情境之中。
在教學《畫家和牧童》時,學生畫出很多能表達畫家著名的語句,可是在讀的時候不到位。例如:在指導讀“他的畫一掛出來,就有許多人觀賞時”我去掉“一”和“就”來讀,讓學生感覺意思表達上的不同。學生感悟到“老師讀的好象大畫家戴嵩的畫掛出來并不是馬上有人來看,這畫不一定好!苯又僮寣W生去體會讀,學生就能抓住重點詞讀好這句話了。再比如:讀商人、教書先生的話時,我引導說:“這是位年輕的教書先生,哪位是留著長胡須的教書先生?”“聽了這位商人的話,我感覺到他馬上要花大價錢買畫了!边@些評價性的語言對學生有較強的激勵作用。在感悟人物品質時,我采用分角色讀、教師引讀等多種形式激發學生的情感,從而使學生讀書時的興趣經久不衰。
三、創造表達時──“情趣”在這里綻放
從小學生學習心理特點的角度看,他們的情緒不可能始終處于高漲、緊張的狀態,總會隨時間的推移而產生心理疲勞,這往往是一節課的的平淡之處,如何在這時迅速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激活他們的思維,是一節課是否成功的關鍵。
小學生的思維比較活躍,創新意識比較強,在教學《畫家和牧童》一文時,我設計幾處創造性的說話訓練,例如“想象一下除了商人和教書先生,還會有什么樣的人,怎樣稱贊戴嵩的畫呢?”,“當牧童擠進來大喊‘畫錯了!’時,剛才紛紛夸贊的人們心理會想些什么呢?”。這些創造性的說話訓練充分激發了學生的學習情趣。
課文學到最后,學生已感悟出兩個人物的品質。我在這時設計了“你有什么話想對虛心的畫家或勇敢的小牧童說嗎?”這一創造性說話訓練的環節,馬上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學生的情緒又一次被調動了起來。
四、拓展延伸時──“情趣”在這里定格
新課標提倡要充分開發利用課程資源,教學時我特別注意這一點,不要局限于教材,要充分挖掘教學內容,把教材用“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