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文 21 畫家和牧童(3篇)
4. 還有哪裡能看出他畫畫的水平高?
5. 我們上課時,一會兒……?一會兒……?
6.戴嵩畫畫的水平高,尤其是畫牛的水平最高。其實,還有很多著名的畫家也是畫動物的高手。剛才大家都讀過“我知道”了,看看,老師給大家帶來了幾幅畫,大家猜猜是誰畫的?(出示課件(3):齊白石的《蝦》、徐悲鴻的《馬》、李苦禪的《鷹》)
除了這些畫動物的大畫家以外,還有很多畫花草、山水的著名畫家呢!大家課后問一問、查一查,看看你能知道多少畫家和他們的作品。
1.他畫畫的水平很高。
2.讀課文或者說:他的畫一掛出來就有很多人觀賞。
3.(用“一……就……”說話)
4.讀課文:“他一會兒……一會兒……”
5.(用 “一會兒”說話)
6.齊白石、徐悲鴻、李苦禪。
對比感悟 提升文本價值取向──《畫家和牧童》教學設計一遼寧省葫蘆島市龍港區實驗小學 陳興杰[課前透視]
這是一篇充滿濃郁現代氣息的傳說故事,主要講述的是一個牧童指出唐朝著名畫家戴嵩畫中的錯誤,戴嵩虛心接受的事。課文以引人入勝的情節和充滿童貞童趣的語言滲透了謙虛、從善如流和實事求是、敢于向權威挑戰的人本理念。教學中教師應充分發揮教材的潛在優勢和學生中的人文資源,引導學生抓住圍觀人的表現與小牧童的話進行對比感悟,在讀一讀、想一想、評一評、演一演中充分感受戴嵩的謙虛和牧童的勇敢,逐步提升學生的人文素養。
[設計特色]
彌補缺失,取舍文本;對比感悟,啟思立新。
[教學目標]
1.會認13個生字,會寫12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畫家和牧童的優秀品質。
3.結合插圖展開想象,懂得要敢于挑戰權威,也要謙虛謹慎。
[信息資料]
生字卡片、智慧樹樂園掛圖、多媒體課件及我國名畫家的作品、學生給畫配話的練習單。
[教學過程]
第 一 課 時
一、激趣啟思
1.師:今天,老師帶來了兩位朋友,他們是誰呢?(課件出示:戴嵩和牧童)
2.指名讀他們的名字,去掉拼音讀“戴”:咱們班有姓“戴”的嗎?(如果沒有,建議學生回去可以調查一下周圍的人。)
3.了解戴嵩嗎?指名說說,教師出示“我知道”的內容。
4.(板書:畫家 牧童)齊讀:你發現了什么?(“畫家”兩個字寫得大“牧童”兩個字寫得小) 猜猜我為什么這樣寫?(因為戴嵩是大人,是畫家;牧童是小孩,是放牛的……)那么大畫家和小牧童之間會發生什么事呢?
[一大一小書寫課題,意在引起學生思維的碰撞,激發探究的欲望,為下文提升文本價值奠定基礎。]
二、自主探究
1.學生輕聲讀課文,劃出生字,反復地多讀幾遍。
2.同桌合作做“你指我認”的游戲:一個人拿卡片,另一個人讀生字,遇到不會的放在一邊,同桌互相幫助識字,看哪組合作的最好。
3.指名當小老師領讀:帶拼音讀詞語、去拼音讀詞語、打亂順序讀生字。
4.猜猜找找的游戲:請你根據老師的表現猜一猜,找到相應的生字.
注:字謎──黑土
動作識字──戴 拱 翹 抹
體驗識字── 一個人常常因為做錯事或有缺點而感到不好意思.
5.參加“智慧樂園”:智慧樹上智慧果,智慧樹下你和我,聰明的孩子們,你們能摘到智慧果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