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丑小鴨》(第二課時)課堂教學實錄及點評
五、拓展延伸
師:讀到這里,相信同學們一定又會有許多感慨。置身在《丑小鴨》的童話世界中。我們曾為丑小鴨受盡磨難而難過。又為他終究變成一只美麗的天鵝而欣喜。面對這些。你想對故事中的角色說些什么?
生:我想對哥哥姐姐說,你們再不要欺負丑小鴨了,丑小鴨雖然丑,可他畢竟是你們的親人呀。
生:我想對養(yǎng)鴨的小姑娘說,你不要看丑小鴨長得丑就討厭他,看一個人不能只看他的外貌,要看他的心靈。
生:我想對小鳥和獵狗說,你們再也不要欺負弱小的小動物了。
生:我想對農(nóng)夫說,謝謝你農(nóng)夫,如果沒有你丑小鴨也沒有今天呀,你真是一個善良的人,祝你好人一生平安。
生:我想對丑小鴨說,相信自己,可以飛翔;不怕困難,展翅飛翔;藍天因你而精彩!
……
【點評:教學中,讓學生敞開心扉,與課文進行精神交流,實現(xiàn)了學生對文本的理解、欣賞和評價,實現(xiàn)了學生張揚個性的自我超越。課堂上,學生可以自由傾吐、體會和感悟。“感言于心,心以化言”,語文閱讀教學在學生心靈的對話中就會活力四射。學生精彩的發(fā)言,既是情感的流淌,更是靈性的涌動;既是心靈的獨自,又是個性的張揚。】
師:說得多好呀!想把心里的話寫出來嗎?怎么想就怎么寫。
(學生自由寫,后指名交流。)
師:最后,讓我們帶著這些美好的愿望把課文完整地讀一讀吧,讓我們在朗讀中再次經(jīng)歷那份感動、那份驚喜。
(師生合作,完整地朗讀課文。)
【總評】
新課標指出: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之間的文本對話過程”,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因此,“課堂不應(yīng)該是一人獨白,應(yīng)該是雙主體的交流,是師生之間、生生之間、師生與文本之間自由、開放、弘揚個性的對話”。
新課標還指出:閱讀教學“要珍視學生的獨特感受、體驗和理解”。因此,我們在課堂上要允許學生“仁者見仁,智者見智”。要努力實現(xiàn)“思想與思想的碰撞、情感與情感的交融、心靈與心靈的接納”。
于是,我們都在心靈深處記下了:“人文關(guān)懷──語文教學所要追求的理想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