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路課:《3、英英學古詩》第一課時教學設計
1)指名讀、分組讀、齊讀。
師:詩人當時心情很苦悶,于是拿起手中的筆寫成這首古詩來表達當時的心情。那同學們想念家人時會怎么做?怎么說?(學生暢所欲言)
師:那同學們現在就拿起你手中的筆把你想說的話寫在李白的畫像旁邊吧!
四、總結全文
師:現在我們就和李白詩人一起把這首古詩送給遠在他鄉的人們吧?
1、學生閉上眼睛背誦詩歌。
師:今天我們不僅學會了這首古詩,并且還能從中了解到英英是如何學古詩的。最后我們再次來感受英英學古詩的方法。
2、全班齊讀課文。
《英英學古詩》教學反思
《英英學古詩》這一課主要是通過英英和奶奶的對話形式講了英英在學校學了一首古詩,回家后背給奶奶聽的一件事。課文內容淺顯易懂,學生易以接受,備課時,原以為課堂會很平淡,但事實并不是如此,今天的課堂卻出現了一些意料不到的出色,讓我感受到好的引導能激發學生廣闊的思維,從而調動他們真正的學習愛好。
教學片斷:
學生讀完《靜夜思》
師:“低頭思故鄉”的意思是?
生:不由得想起故鄉來。
(出示課文插圖)
師:請同學們想想:當時李白會想些什么?
生:他會想念家人……
師:那天是什么日子,詩人為何這么想念家鄉?
生:是中秋節。
師:昨天是中秋節,你和家人是怎么過的?假如你獨自一人遠在他鄉,心情會怎么樣?(學生暢所欲言)。
師:其實詩人的心情你們一樣,非常想念家鄉,現在就讓我們帶著那份思念,一起深情地朗誦這首古詩吧!
此時的學生一個個神情凝重,從他們的朗讀中我還體會到了淡淡的憂傷。于是我趁此機會進行一次小練筆,讓學生動筆把自己此時的心情用一兩句話寫下來,再次把他們的情感推向高潮。
這堂課體現了《語言課程標準》要求,學生應誦讀淺近古詩,展開想象,獲得初步的情感體驗,感受語言的優雅。在本課教案中,我緊密聯系學生的實際生活經驗,學生通過自己的感受展開想象,了解詩人的感受,從而感悟到詩中所蘊涵的感情。雖然學生的情感已得到升華,但并不是全部的學生都能調動起來,在以后的教學中,我還會繼續探討古詩誦讀方法,關注全部的學生。
二年級科組評議:
優點:本課教學思路清楚、層次分明;重、難點突出,特殊是詩歌的情感體驗引導非常到位。生字詞的熟悉方法新奇;比如“讓學生指出自己不懂的字,后來通過什么方法解決了”這不僅教會學生學習生字的方法,還體現了學生是學習的主人。不足:①生字“靜”應是兩邊等寬,而不是左窄右寬,老師口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