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獅子和兔子》教案及反思
“惱”:獅子為什么惱火?
“羞”:獅子為什么羞愧?
“怒”:獅子惱羞成怒時是怎么說的?
④請生再讀獅子的話,分組讀。
教師小結:力氣大、脾氣也大、自認為是百獸之王的一只大獅子,卻奈何不了屈屈一群小紅螞蟻,在兔子面前的獅子真是丟盡了面子。面對惱羞成怒的獅子,兔子又是怎么表現的呢?
⑤指名讀第6自然段,引導理解“笑嘻嘻”,體會兔子并不計較獅子的蠻橫無理,還在幫獅子。
4、后來:一句話提醒了獅子,他縱身跳進河里,河水立即把紅螞蟻沖走了。
①后來怎么做的?這個辦法好嗎?從哪兒看出的?(立即)換近義詞,看來兔子的辦法很管用。
②兔子為什么不直接告訴獅子了,他想讓獅子明白些什么呢?
三、總結教育,點明中心。
1、學習最后一個自然段
看看兔子想告訴獅子什么?(口頭填空)兔子說:“這回你明白了,光憑——和——是解決不了問題的,要想————————,必須——————————。”(齊讀)
2、根據課文內容想象,說說后面的部分。
兔子在岸上說:“這回你明白了吧,光憑力氣和發脾氣是解決不了問題的。要想——————————,必須————————————。”
3、教師總結:是呀,一只兇猛威武的獅子雖然力大無比,可面對紅螞蟻的叮咬時,光憑力氣與發脾氣,怎么都奈何不了紅螞蟻,最后還是兔子提醒他,用了一個十分簡單的辦法就輕易把紅螞蟻趕走了。看來我們遇到問題時,光生氣、著急、害怕是不行的,而應該積極動腦筋,想出既簡單又好用的辦法才是最重要的。
4、開動腦筋,寫一寫:
獅子上岸以后,對兔子說:“———————————— ———————————— ——————。”
5、分角色朗讀課文。
6、請孩子們把這個故事繪聲繪色的講給爸爸或媽媽,好嗎?注意用上動作、表情和適當的語氣。
四、布置作業,練習語言
1、摘抄本文的好詞佳句。
2、搜集其他動腦筋的故事讀一讀,講給同學聽。
板書設計:
獅子和兔子
獅子:吼 蹦 翻滾——趕不走(憑力氣、發脾氣沒用)
兔子:跳到水里去————立即沖走(動腦筋解決問題)
提醒
課后反思
(一)、反思教學中師生地位
在教學中我堅持做到“以學定教”,尊重學生發展的主體性,盡量的發揮學生在學習中的自主性。小學語文特級教師竇桂梅說:“做教師的關鍵是自己替學生當梯子,還是學生替自己當梯子;關鍵是自己的智慧如何轉化為課堂的生產力,如何作用到學生身上,真正讓學生的情感思想找到土壤,真正讓學生生命狀態不是停留在‵滿分′而是‵滿意′感到‵滿足′的過程。”在學習課文第一段時,先結合學生已有的認知水平談對獅子的認識,再開始個性化的朗讀,從朗讀中讀出對獅子這一猛獸的認識,尊重了學生獨特的感知。在分別學習各段前,先讓學生自讀課文,把每一個閱讀中的學生作為獨特的自我。在學習課文的3-7段時,采用讓學生做動作“跳起來,吼著、蹦著、翻滾著”,調動了學生主動學習的心態,積極地參與學習道獲取知識,從知識的概括和總結中頓悟、明白道理,從而實現讓學生從樂學、會學到學會的轉變。而我在其中發揮在著穿針引線、適時點撥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