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想變成大大的荷葉”片斷對比教學-
師:小魚來了,在荷葉下嬉戲。嬉戲是什么意思?
生:嬉戲就是玩耍游玩。
師:我們學過這首詩(師直接出示“采蓮曲”讓學生一起背誦。)就是描寫小魚嬉戲的,請大家一起來背。
(二)
師:荷葉像一柄大傘,靜靜地站著,小魚來了,它們在干嗎呢?
生:小魚來了,它們在荷葉下跑步、乘涼、捉迷藏
師:小魚們多舒服多開心啊!這就叫“嬉戲”。還記得我們學過的哪首詩也是寫小魚快樂的?
生:采蓮曲。
該生背誦“采蓮曲”
評點:詩歌“采蓮曲”引入的目的是擴充課文內容,使文本更加豐滿充實。在第一次的引入中,老師直接把這首詩歌給了學生,學生沒有思考回味的余地;而在第二次的引入中,就顯得不露聲色,水到渠成了。在大大的荷葉下,小魚們開心的嬉戲玩耍,此時,老師合適的問題:我們學過哪首描寫小魚嬉戲的詩歌?學生就能快速回答出來了。教學過程流暢自然,學生也有了知識的累積,應該是一舉兩得的。